圆桌对话:产业升级的飞轮是如何转动的? | 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
9月10日,由36氪主办的2025年36氪产业未来大会在中国厦门盛大启幕。本次大会重磅携手商务部主办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精耕时代,潮涌嘉禾”为核心主题,倾力打造一场兼具国家高度、产业深度与市场热度的高规格、高价值、高影响力产业盛典。
大会紧密锚定国家战略导向与产业发展前沿,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汇聚行业顶尖力量共商发展路径、擘画产业未来。在为期两天的议程中,大会以“产业协作链条”为逻辑主线,重点聚焦“政、资、产”三方协同机制,深入探讨如何打破壁垒、整合资源,精准破解产业发展中的痛点堵点与瓶颈制约。
36氪在产业未来大会策划了一场“产业升级的飞轮是如何转动的?”的圆桌对话。36氪未来产业主编【主持人】阿至,1688产业带优供特区总经理卓含,星联城市产业创新平台总经理吴怀敏,厦门姚明织带副总经理巴典,佛山南海晶步电商负责人潘嘉雯,几位大咖围绕产业升级,共同探讨以AI为代表新的技术变量如何重塑中国的制造业?
以下为圆桌内容,经36氪整理编辑:
阿至:大家下午好,我是36氪未来产业的阿至。今天上午和此前环节聊了飞机、eVTOL、机器人等硬科技话题,但“产业未来”是更宏大的概念——我们不仅关注前沿科技制造,更聚焦中国庞大制造业及产业带的整体发展。接下来,我们将视角转向AI To B领域,探讨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如何重塑制造业、落地到商家经营中。
今天我们请到了1688产业带优供特区总经理卓含,星联城市产业创新平台总经理吴怀敏,厦门姚明织带副总经理巴典,佛山南海晶步电商负责人潘嘉雯四位嘉宾,覆盖产业带商家、链主及B2B供应链平台,先请各位用一分钟介绍自己与公司。
卓含:各位好,我是1688产业带优供特区的卓含。1688基因偏线上,近年我们加大线下产业带投入,整合所有资源和数字化技术能力注入到城市产业带,作为城市产业带的平台,今年成立产业带优供特区,就是希望贴近产业带与产业带工厂探索和实现生意新增长飞轮。
吴怀敏:大家好,我是星联城市产业创新平台的吴怀敏。星联中心做了30年鞋服领域国际贸易,深耕东南亚、欧美市场,现搭建城市产业创新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生态,帮产业带中小企业实现贸易数字化1.0到3.0升级,同时链接1688等平台数据服务上下游。
巴典:各位好,我是厦门姚明织带的巴典。我们深耕窄幅涤纶织带20多年,是全球最大织带工厂,近年探索出第二增长曲线,产品从服装辅料、礼品包装,拓展到国内家居装饰类,提供情绪价值的产品,还早早在印度设厂,助力海外业绩突破。
潘嘉雯:大家好,我是佛山晶步包装的潘嘉雯,是“厂二代”。我们主营纸箱、泡沫箱等包装产品,在广东多地建仓库,整合佛山本地产业带,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包装解决方案。
阿至:今天主题是“中国制造AI升级”,产业带与供应链是核心。今年外部压力、内部竞争让产业升级有了新感受,也有技术、渠道等新机会。第一个问题:传统增长模式为何失灵?推动产业带商家从“卷”到“变”的核心要素是什么?
巴典:今年制造业很难,尤其外贸企业。我们美国市场受冲击大,印度工厂出口美国货物被加征50%关税,所以我们又在越南、柬埔寨设厂,还在同合作伙伴一起考虑在美国本地办厂,通过供应链多元布局应对风险。
过去谈VUCA时代,今年有了Trumpy时代,不确定性更强,这倒逼我们多元布局,比如“出口转内销”——把国外节日装饰产品融入中国元素,结合1688拓线上渠道,再用抖音、小红书做内容营销,挖掘业绩新可能。
潘嘉雯:传统模式失灵是必然。市场经济上半场是粗放的资本积累,“生产为王”靠红利就能赚钱;下半场转向高质量发展,话语权到了需求端,消费者更看重质价比、个性化,“卷”是传统模式内耗,“变”才是主动突围。
我们主要靠1688超级工厂接单,纸箱行业很卷,订单越来越碎片化,“小单定制”“小单快返”是刚需,所以我们升级设备、团队承接需求。外部订单压力是导火索,内部技术变革是核心,消费转型是源头,最终都是为了迎合消费者。
吴怀敏:我们聚焦鞋服领域,工厂找我们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工厂与渠道商、品牌方的信息不对称,二是海外订单对品控、仓发、认证等整体解决方案要求高,中小企业能力跟不上。
我们和1688合作选品中心,用1688标准化体系帮工厂做出海准备——比如数字化软件用SAAS共享、数据共用,抱团解决单个企业做不到的事,推动大家从“卷价格”转向“卷效率”。
卓含:从数据和厂商沟通看,大家痛点很一致:流量贵、获客难、利润降、研发难,爆品生命周期还短,核心就是“卷”。
“卷”的根源是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商家为清库存打价格战,甚至低于成本销售。但也有机会的利好:先行指标在变好,库存接近底部。要避免再“卷”,核心是改变观念——从“重生产、重营销”转向“重买家需求、重产品研发”。
具体要做两件事:一是拥抱AI,AI靠数据和算法迭代,预测、决策比人精准;从“经验主义”转“认知主义”,过去传统生意依赖经验,有局限性,未来AI重塑对生意的认识,AI能催生经验想象不到的新产品、新模式。二是做好产品(结合AI识别需求)、做数字化(全链路能力数字化,精准匹配买家),这样生意才可持续。
阿至:今年AI在产业端的应用是重点,外部要拓出海,内部要找新增长、新匹配。第二轮提问先问卓总:1688在供应链升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有哪些新进展?AI如何结合生意落地?
卓含:1688是源头厂货直供平台,去年开始打造全国最大数字供应链平台。过去三年通过数字化技术能力打通下游所有销售平台,买家在1688选品,能一键同步到天猫、亚马逊等平台销售。
今年我们推“智启计划”,在产业带做四件事:一是做“产地名片”,以城市为单位聚合产业带制造厂商,接入高德、支付宝等生态,打造成买家找工厂的“第一入口”;二是推“数字小店”,工厂免费认领,多方背书对接全网买家;三是在核心产业带落地“选品中心”,联合政府、链主,用数据指引研发,帮商家专注生产货通全网,买家实现“一站式采购”;四是办“超级买家选品会”,9月17日和泉州市政府合作,汇聚各平台买家,首发1000款新品,促进买卖匹配。
最终会逐个构建专属的产业带经营模型,完善数字化能力,在产业带通过供应链的不断创新加上AI技术能力应用,让买卖匹配效率更高,路径更短,生意更简单。
阿至:星联作为泉州鞋服产业带链主,和1688合作如何帮商家提数字化能力、拓海外?有哪些实际增长?
吴怀敏:我们和1688打通API,数据共享、业务协同,深度赋能中小企业。1688数据量大,但中小企业接不住,我们分三阶段赋能:1.0做数字展示,2.0做数字交易,3.0做数字售后和研发,按企业能力分步推进,把数据切片化、轻量化交付,降成本提效率。
工厂缺运营人才,我们联合院校、1688建商学院陪跑,每月办买家卖家活动,教工厂做线上展厅、上架产品,帮找设计师。AI也在落地,比如拆分订单、管理溯源信息,用AI降本增效,帮工厂接好1688的订单。
阿至:很多工厂数字化渗透率低,这是不是AI+的前提障碍?1688会先帮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吗?
卓含:确实,很多工厂数字化程度不够,这是增长的大挑战。所以我们这几年贴近产业带,就是想把技术、运营能力赋能给中小企业。只有先做好数字化,才能用AI应对不确定性,希望更多商家和我们合作。
阿至:姚明织带“出口转内销”如何打开市场、找增量?有哪些新渠道和模式?
巴典:我们没放弃海外,还在拓南美、中东、俄语市场,同时发力国内C端。比如推出家居装饰用的扭纽带,靠简单操作的手工制作提供情绪价值。
我们优先选1688,毕竟合作21年,能触达B端和大C买家,还计划通过1688严选打品牌。线上用小红书、抖音种草,线下对接胖东来、盒马等商超,做线上线下融合。
B端转C端挑战大,要教育市场、建团队,但我们靠年轻化团队,结合1688的AI工具做调研、定价,甚至要上智能机器人做展厅讲解,和1688联动拓客,既降本又有新机会。
阿至:你们做2C营销时,AI占比多少?在洞察、研发中参与度如何?
巴典:1688的AI工具帮了大忙,选品、上品、做视频、运营都能靠AI数字员工,比如旺旺智能客服24小时接待,还能自动学话术迭代。这些AI工具不用建团队就能用,帮我们在营销端提效率,比传统方式更精准。
阿至:纸箱是传统品类,你们如何靠线上化和AI做到品类头部?分享下转型路径。
潘嘉雯:纸箱行业是红海,2016年我们从线下转线上,靠1688重生。2021年成为首批超级工厂,舅舅全国学电商带团队;2022年砍掉所有线下业务,在1688多店布局,建专业电商团队;2024年买“散单王”设备,一天能做80多个小单,兼顾规模生产和柔性快返。
我们的差异化在服务:3小时出样、24小时出货,12万箱51小时交付,还有24小时专人响应。还整合供应链,帮客户搞定封箱胶、冰袋等配套,做解决方案。
AI方面,我们用AI做设计、装修,1688的免费数字员工帮做数据分析、链接优化、营销总结和智能客服。团队以00后为主,他们更懂AI和电商,帮传统企业打开视野。
阿至:商家视角谈谈AI如何融入生产运营、是否会改变经营模式;平台和链主视角说说推动AI+产业带要做好什么,有何呼吁。
潘嘉雯:AI已用在设计、运营、客服、生产管理上,未来年轻人主导市场,AI大概率会重塑生产和经营模式。但需要大家主动拥抱,更需要生态协同。呼吁大家早点用AI,就像用智能手机一样,把未来便利拿到当下。
阿至:接下来请各位用1-2句话展望。
巴典:传统制造业要加大数字化和AI投入,从接单到售后全链路用AI,拥抱AI不是口号,是找多元发展的实际路径。
吴怀敏:要靠1688数据联动产业链抱团出海,培养本土化人才,用AI避免盲打,还要做价值闭环,希望联合更多机构深化合作。
卓含:在AITOB领域,TOB与TOC最大的不同在于,TOB的卖家与买家在采购品类上、采购链路上和采购流程上相对固定和确定,能较好被沉淀、识别和匹配,能更好的通过AI提升TOB领域供需匹配效率,我们在打造1688产业大模型,让AI渗透到研产供销服全环节,打造基础操作系统,与商家合力,为每一个商家提供专属的生意智能体,未来所有平台的壁垒,都会被AI打破,相信、拥抱、应用AI,才能预见已知的未来。
阿至:呼吁更多商家关注并加入平台与产业带生态。感谢四位嘉宾,今天的圆桌论坛到此结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