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阴父子卖男装,周杰伦代言,年入209亿,要去港股上市

铅笔道·2025年09月12日 20:38
你穿过海澜之家的衣服吗?

海澜之家靠卖男装起家,门店遍布全国,从一线城市到县城,随处可见其广告牌。

过去几年,它悄悄扩展了童装、运动、家居等品类,甚至做起了跨境电商,把品牌推向海外。

数据显示,中国男装行业规模6800亿元,企业参与数量已经超过10万家,海澜之家蝉联中国男装市场“市占率冠军”十一年。

自2014年登陆A股后,海澜之家近日发布公告称,准备在港交所再次上市。

截至发稿时,海澜之家总市值达329.47亿元。

- 01 -

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澜之家”)创始人叫周建平,1960年出生于江苏江阴新桥镇。

1978年,周建平在江阴开了一家照相馆。由于没有对手,短短几年,他成了万元户。

1988 年,周建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拿出做生意攒下的30万元积蓄,盘下了快要倒闭、只剩18名工人的江阴市新桥第三毛纺厂。

彼时,他的儿子周立宸刚出生,家庭的责任与创业的压力一同沉甸甸地落在他的肩头。

接手毛纺厂后,周建平采取“市场缺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策略,刚开始是棉布、尼龙,后来是粗纺。市场上每出现一种新款,周建平第一时间跟进。

三毛厂的粗纺产品尤其畅销。仅仅三年,生产能力就突破百万米,销售突破亿元。

1991年,周建平意识到,随着人们布料的追求越来越高,精纺面料市场将会快速发展。他四处筹钱,投资1000万元开始做精纺。

当时,西服很流行,用来做西服的精纺布料卖得很火。

1994 年,周建平毛纺厂的精纺产品年销售额超过了1亿。同年,周建平创立了海澜之家的前身江苏三毛集团公司,成为杉杉、雅戈尔等品牌的重要代工厂。

到了1996年,三毛集团公司总资产达到55亿元,职工5000 人,产销10亿元。

2001年,周建平邀请影星梁朝伟做三毛集团的形象代言人,并将“三毛” 改为 “圣凯诺”。同年,三毛集团正式更名为海澜集团。

- 02 -

2002年初,周建平赴日本市场考察,第一次接触到优衣库。回国后,周建平立即效仿优衣库的量贩式自选购衣模式,设立了“海澜之家” 品牌。

海澜之家定位于“男装零售”,专注为男性消费者提供从商务装到休闲装、配饰一体化搭配的整体着装方案,以满足中青年男士日常和工作场景的穿衣需求。

2002年9月,“海澜之家” 第一家门店 ——南京中山北路店正式开业。通过加盟模式,一年之内,“海澜之家” 出现在全国数十座城市。

2014 年 4 月,海澜之家借壳登陆资本市场,成为“男装第一股”。

资料显示,海澜之家已连续十一年(2014-2024年)拿下男装市场占有率榜首,坐稳 “中国男装之王”。

2020年,花甲之年的周建平交棒公司管理权至其85后儿子周立宸。

上任后,周立宸为海澜之家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线上平台,2023 年其电商销售额已占到总营收的 20%。

2024年海澜之家营收达209.57 亿元、净利润 21.59 亿元,连续六年稳坐A股服装行业榜首。

而周建平的身价也在持续攀升。据2024 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他以 270亿元财富登顶无锡地区首富。

- 03 -

提到海澜之家,大家可能还会想到“男人的衣柜”这句宣传语。如今的海澜集团已形成了覆盖不同年龄段、不同场景需求的品牌矩阵。

包括主品牌男装“海澜之家”(HLA)、职业装团购定制品牌“圣凯诺”(SANCANAL)、都市职场女性服装品牌“OVV”、婴童品牌“英氏”(YeeHoO)和“男生女生”(HEY LADS),以及生活家居品牌“海澜优选”(HEILAN HOME)。

近些年,海澜在技术、数据和物流方面投入很大。海澜的核心竞争力不是服装设计,而是背后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海澜之家给超过1亿件服装都装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让每件衣服都有独特的“数字身份证”,能精准追踪和管理库存。同时,公司积累了超过8000万份加密的人体体型数据,这些数据用于服装版型设计和人工智能量体。在“海澜智云”智能工厂里,一条西服生产线日产量能达到2000件,实现了柔性化智能制造。

- 04 -

近几年,海澜之家投入大量资金,想改变“爸爸的衣柜”这种印象,吸引年轻消费者。自2014年起,其每年广告支出都超过5亿元,2023年销售费用更是达到43.5亿元。

为了重塑品牌形象,海澜之家不惜重金3000万元签约周杰伦作为代言人,此外还和曾舜晞等新生代艺人合作,同时与《大闹天宫》、暴雪娱乐等文化IP联名推出产品,贴近年轻潮流文化。

不过,大量的营销投入还没完全扭转品牌形象。有消费者表示,虽然喜欢代言人,但觉得产品设计没跟上营销步伐。这说明品牌年轻化不只是营销,还需要从产品研发入手。公司每年约2亿元的研发投入,对品牌年轻化转型的成功很关键。

此外,海外市场也成为海澜之家近年探索的新战场。截至2025 年上半年,其在海外市场门店已有 111 家。上半年海外主营业务收入约 2.06 亿元,同比增长 27.42%。

海澜之家正“出海”,已在东南亚市场深耕,同时把目光投向中亚、中东及非洲,并有计划在悉尼开设澳洲首家门店。

- 05 -

除了服装主业,海澜集团也在“投资”。

早在2007 年,海澜集团就成立了私募股权投资平台 “江阴海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关注银行、证券类金融机构、资源型企业、新能源、环保、节能型项目,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等。

在周立宸成为董事长之后,公司有明确动作成为多个产业基金的有限合伙人(LP)。例如,2025 年公司子公司合计出资 4 亿元人民币参与若干产业基金,这些基金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大消费等领域。

与弘章资本等机构合作设立基金,如“扬州弘创基金”“苏州弘卓基金”“霞客新兴基金”“霞客科技基金”等。部分基金从 2022 年注册成立,公司作为 LP 出资。

这些投资板块,一方面可能带来财务回报,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公司掌握供应链上下游、新兴技术或消费趋势,从而支撑服装/品牌业务的长期竞争力。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铅笔道”(ID:pencilnews),作者:阿欣 ,36氪经授权发布。

+1
1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复盘短剧暑期档,常规化之困凸显。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