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苹果今年愿意给标准版 iPhone 加高刷?

剁椒Spicy·2025年09月11日 10:01
苹果卷起来了,安卓怎么办?

被安卓打压了一年后,苹果“挤爆牙膏”。

2025年9月10日凌晨,苹果举办“前方超燃”主题发布会,推出了全新的iPhone 17系列手机。与往年iPhone仅仅按部就班更新不同,iPhone 17系列手机全系大跨步进化。

图源:Apple

其中,iPhone 17加量不加价,并且支持ProMotion刷新率;全新的iPhone Air厚度仅为5.6mm,堪称新一代潮流单品;iPhone 17 Pro系列则主打“力大砖飞”,加入VC均热板,持续性能提升60%,并且长焦支持8倍光变。

图源:卢伟冰

因升级幅度较大,在社交媒体平台,iPhone 17系列手机不光不再被骂,甚至还赢得了“友商”高管的赞誉。9月10日早上,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发文称,“我认为这绝对是iPhone变化最大的一年。我准备买一部试用,大家推荐买哪款?”

图源:京东

京东平台的数据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截止发稿,iPhone 17系列四款机型在京东平台的预约总量为278万,其中iPhone 17标准版的预约量为116.5万,占比41.9%,iPhone 17 Pro的预约量为66.4万,占比23.9%,iPhone 17 Pro Max的预约量为83.3万,占比29.9%,iPhone Air的预约量为11.8万,占比4.2%。

横向对比不难发现,iPhone 17系列的预约量,一举扭转前代“头重脚轻”的格局,变为了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金字塔型”格局,价格最低的iPhone 17标准版,成为了出货主力军。

而苹果为iPhone 17系列疯狂堆料,很大程度上也预示着,安卓手机厂商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全系高刷,iPhone17标准款预约量暴增,Air处境尴尬

尽管同属智能手机赛道,但由于拥有差异化的闭环生态,过去几年,苹果一直没有理会来势汹汹的安卓旗舰手机。

图源:安兔兔

典型如屏幕刷新率,安兔兔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Q2,中国市场就有57.5%的安卓手机配备了高刷屏,这其中不乏千元机。可以说,2021年后,高刷屏几乎成为了安卓手机的标配。

事实上,2021年秋季,苹果推出的iPhone 13 Pro系列也首次引入ProMotion技术,最高可实现120Hz高刷新率。然而,过去几年,为了区隔中高端产品,苹果起售价高达5999元的iPhone标准版机型一直采用60Hz刷新率,体验大幅落后于同价位甚至价格更低的安卓机型。

由于标准版iPhone“高价低配”,而iPhone Pro系列的价格又十分高昂,随着安卓手机掀起“低价高配”的内卷潮,苹果的市场影响力不断走低。

图源:IDC

IDC数据显示,2023年-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iPhone的出货量分别同比下跌2.2%、5.4%,市场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三。2025年Q2,iPhone的出货量仅为960万台,位列第五,即将跌入“Others”队列。

比市场影响力下滑更令苹果感到焦虑的是,其大中华区的业绩也不断走低。财报显示,2024财年Q1-2025财年Q2,苹果大中华区销售额同比跌幅分别为13%、8%、6.5%、0.34%、11%、2%,下行趋势明显。

为了夺回市场竞争的主动权,2025年秋季,苹果果断出击,对iPhone 17系列手机的配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升级。

图源:沈义人

比如,今年苹果取消iPhone 17 Plus机型,推出了全新的iPhone Air,主打极致轻薄设计,机身厚度仅5.6毫米,被称为“迄今最薄的iPhone”。由于产品理念新颖,前OPPO副总裁沈义人、前魅族副总裁李楠等业内人士纷纷在社交媒体表达对iPhone Air感兴趣的看法。

不止推出了差异化的iPhone Air,iPhone 17标准版也不再固守“入门级”定位,而是加入了诸多旗舰级功能。

与其他三款机型相同,iPhone 17标准版搭载了LTPO屏幕,支持1-120Hz ProMotion可变刷新率、全屏AOD,峰值亮度高达3000尼特。

有网友好奇,“库克如何说服高管标准版17加上ProMotion的?”李楠一针见血地指出,“很明显是三星、华为们说服的。”

图源:Apple

此外,iPhone 17标准版还采用了第二代超瓷晶面板,抗刮擦性能提升至前代的3倍。对比而言,2025年初问世的三星Galaxy S25 Ultra也搭载了第二代超瓷晶面板,但该产品的起售价高达9699元,远超iPhone 17标准版。

综合而言,此番iPhone 17系列手机配置大升级,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苹果的内在焦虑。由于前几年产品配置升级有限,随着竞争愈演愈烈,苹果的市场影响力不断被安卓手机蚕食。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苹果不得不紧跟安卓手机的步调,提高旗下产品的配置。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苹果沦为了“追赶者”。

图源:李楠

李楠认为,“iPhone 17这一代的三条产品线定位更清楚了,都更纯粹了”,其中iPhone 17标准版由性价比驱动、iPhone 17 Pro和Pro Max由性能驱动、iPhone Air由设计驱动。

图源:影视飓风

由于不同的产品定位聚焦不同的受众,iPhone 17系列中三条产品线在各自的垂直赛道均拥有不俗的竞争力。比如,强化影像能力的iPhone 17 Pro系列,就剑指专业用户。影视飓风认为,支持ProRes RAW、Genlock等功能的iPhone 17 Pro系列“一定程度上比专业的摄影机都要专业。”

苹果确立新“锚点”,压力给到安卓厂商

尽管整体而言,过去几年,iPhone的市场影响力被不断蚕食,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代iPhone Pro系列都追求“量大管饱”,iPhone销量下滑,主要是因为基础款iPhone缺乏吸引力所致。

图源:CIRP

CIRP统计的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iPhone Pro系列两款机型的销量占比分别为47%、44%以及45%,表现相对较为稳定。对比而言,同期基础款iPhone的销量占比分别为46%、43%和42%。

图源:RD观测

透过具体的机型,可以明显感受到基础款iPhone的尴尬。2025年9月3日,RD观测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2025第33周(8月11日-8月17日),iPhone 16系列累计销量约3364万台,其中iPhone 16 Pro Max占约39.5% 、iPhone 16 Pro占约37%、iPhone 16占约20.1% 、iPhone 16 Plus占约2.7%、iPhone 16e占约0.6%。

一位手机行业的从业者对剁椒Spicy表示,“一般而言,智能手机的销量和价格呈反比,也就是价格越低,销量越高;价格越高,销量越低。”在iPhone 16系列中,售价更高的Pro系列合计销量占比高达76.5%,显得极不正常。

这一方面昭示出,iPhone 16系列中的Pro机型拥有不俗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说明,苹果在中端赛道缺乏竞争力。

此番苹果推出全新的iPhone 17系列手机,就是为了扭转上述反常的销量占比。iPhone 17 Pro系列不必多说,强悍的配置加持下,其将帮助苹果守住高端市场。对比而言,iPhone 17标准版将成为苹果反击安卓的重中之重。

如前文所述,iPhone 17标准版加入了诸多旗舰级配置,实力不俗,更重要的是,该产品做到了加量不加价。

众所周知,受关税上涨影响,苹果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2025财年Q3财报电话会上,苹果CEO库克透露,关税已使苹果损失8亿美元,预计下一季度将继续带来约11亿美元的额外成本。

基于此,诸多分析师认为,苹果将在全球范围内上调iPhone 17系列的售价。然而,如我们所见,国行iPhone 17标准版256GB售价5999元,甚至比iPhone 16标准版上市初便宜1000元。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苹果意识到了,相较于向消费者市场简单粗暴地转嫁成本,通过高性价比策略实现规模效应,更符合公司的长远利益。毕竟,2025年以来,iPhone 16系列多次降价,就吃到了“国补”的甜头。

财报显示,2025财年Q3,苹果大中华区销售额为15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结束了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滑的颓势。对此,库克高度肯定“国补”,“这项补贴确实适用于我们的部分产品,而且显然有帮助。”

按国补政策测算,iPhone 17标准版256GB售价将可以拿满500元补贴,降至5499元,极具性价比。李楠就认为,性价比驱动的iPhone 17标准版将大卖。

在此背景下,国产智能手机厂商讲了几年的平替版“OPhone”故事或许很难继续顺畅地讲下去。因为iPhone 17标准版补足硬件层面的短板后,消费者没有理由再去选择“替身”。

图源:李健

剁椒Spicy梳理后发现,近期国产安卓旗舰都开始寻找差异化的卖点。比如,9月9日,荣耀CEO李健预热荣耀Magic8系列时,着重强调该产品AI层面的亮点,“将从硬件性能、系统交互、应用生态三大领域,带给用户全方位的创新体验,定义最强自进化AI原生手机。”

9月10日,vivo产品经理韩伯啸则着重宣传vivo X300 Pro的镜头凸起在比肩iPhone 17标准版的背景下,拥有“蔡司双两亿”。OPPO Find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则宣称,Find X9标准版搭载7025mAh超大容量电池,媲美两台iPhone 17。

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安卓旗舰的某些配置确实远远超越iPhone 17标准版,但iPhone 17标准版更大层面的意义在于,其凭借全面均衡的产品力,为入门级旗舰智能手机确立了新的“锚点”。

国产安卓旗舰如果想分流消费者对iPhone 17标准版的关注度,仅靠单一配置的亮眼表现远远不够,而是需要打造出同样配置均衡且出众的产品,并且给出更有诚意的价格。

软件护城河变窄,苹果退守硬件

过去几年,苹果之所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缓慢更新iPhone硬件,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沉溺于软件层面的商业护城河。

2025年初,步步高创始人、知名投资人段永平在浙江大学透露,2018年时,自己曾对“股神”巴菲特表示,“我觉得苹果的商业模式比可口可乐要好,为什么说苹果商业模式更好,我说你看百事可乐价钱只有可口可乐的一半时,你就喝百事了,但Android和iPhone比价钱差了多少,你看真正的苹果用户没有人在乎。”随后,巴菲特大举加仓苹果。

不过近年来,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正大举减持苹果。202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对苹果的持股数量从9.05亿股下降到3亿股;对苹果公司的持股比例从6%降至2%。2025年Q2,伯克希尔·哈撒韦再次抛售2000万股苹果股票。

作为价值投资者,巴菲特之所以大举减持苹果,或许是因为其意识到了,苹果软件层面的商业护城河正逐渐变得干涸。

此前,苹果拥有独树一帜的iPhone、Mac、iPad全家桶,软硬件交互与协同高度一致,安卓手机只能孤军奋战。但近年来,随着以华为、小米、OPPO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厂商发力全场景闭环生态,并且主动适配苹果生态,iPhone用户的忠诚度不断走低。

图源:QuestMobile

QuestMobile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6月、2024年2月、2025年6月,iPhone同品牌换机率分别为55.3%、53.6%、52.9%,不断下滑。对比而言,同期华为同品牌的换机率则为29.7%、35.3%、40.4%,显著抬升。

面对安卓智能手机在生态层面的进攻,苹果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发力AI技术,试图靠充沛的本地算力以及软硬件协同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使用体验。然而遗憾的是,由于苹果底层自研AI技术进步迟缓,并且难以在全球范围内落地,AI并未成为提振iPhone销量的“解药”。

有鉴于软件层面的商业护城河正逐渐消逝,2025年,苹果选择发力自己更加擅长的硬件,推出了全面进化的iPhone 17系列手机。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苹果率先“出牌”,2025年下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再次开启激烈的竞赛。未来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将不再停留于配置、体验与生态的表层较量,而是对品牌洞察消费者深层需求、把握竞品特质的系统性考验。唯有真正打破短板、实现体系化精进的品牌,才能在新一轮洗牌中立于潮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剁椒Spicy”,作者:无字,36氪经授权发布。

+1
2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市市通高铁”

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