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点名表扬两个波兰人,OpenAI还没遇到过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

量子位·2025年09月10日 11:33
“没有他们,OpenAI就不是今天的样子”

奥特曼点名表扬了两个波兰人。

没有他们,OpenAI就不是今天的样子。

他们是OpenAI首席科学家Jakub Pachocki以及头衔为“Technical Fellow”的Szymon Sidor

左:Jakub Pachocki,右:Szymon Sidor

两人不仅是波兰老乡,而且是高中同学,读博时分别选择了计算机科学和机器人,后来又在OpenAI重聚。

在ChatGPT风靡全球、每天服务数亿用户的今天,奥特曼感慨大多数人永远不会想到背后那些付出心血的人,这两位波兰科学家,正是其中的关键角色。

他们在OpenAI的贡献从Dota项目大规模扩展了强化学习,到领导了GPT-4的预训练,还与 Ilya和Lukasz共同推动了导致推理突破的最初想法。

当然,奥特曼对他们如此高评价或许还有另一个原因:

在2023年OpenAI内乱事件中,他俩也是带头站出来宣布辞职,要追随奥特曼离开的。

从高中同窗到OpenAI重聚

故事还要从波兰的一所学校说起,格丁尼亚第三高中。

在那里两人跟随同一位老师学习计算机,接受的教育深度远超普通高中课程,涉及图论等内容。

两人第一次相遇是在编程夏令营,每年他们要在夏令营做两个月高强度训练。

不过后来他们回忆,两人在高中时关系还没那么好,只算学业上的同伴。离开高中后一同在美国闯荡,才让他们建立深厚友谊。

先说Pachocki(以下简称帕哥)这边。

15岁的时候,他像很多少年一样还不确定自己未来想做什么。

父亲给了他一本书,是YC联合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散文集《黑客与画家》的波兰语译本。

给帕哥触动最深的是书中这样的描写:黑客和画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创造者。

与作曲家、建筑师和作家一样,黑客和画家努力做的是创造美好的事物。他们本质上并非在进行研究,但如果在尝试创造美好事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技术,那就更好了。

帕哥很幸运,不仅发现自己对计算机有兴趣,不久后还发现自己在这方面是真的有天赋:高中时期拿过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的银牌。

话说回来,奥特曼本曼的职业道路也是受到格雷厄姆影响很深,不过是创投事业的那一面。

在8月份的OpenAI播客节目中,帕哥表示现在想想整件事还挺好笑的,当时真的没有把这些联系起来。

高中毕业后,帕哥来到波兰华沙大学读计算机专业,在本科期间又拿过许多竞赛奖项。

2012年ICM-ICPC的金牌和Google Code Jam,至今仍然能搜到他在ICPC的获奖感言片段。

中:Jakub Pachocki

本科毕业后他来到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对于AI,他原以为真正能做到推理的AI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开发出来,需要更大的计算机和非常扎实的数学基础。

但2016年的AlphaGo改变了一切。

围棋的搜索空间太大了,我们的算法根本无法应对。但他们用深度学习解决了这个问题,这迫使我重新思考。

毕业后帕哥先在哈佛大学做了一年博士后之后,2017年2月就加入了OpenAI。

再来看Sidor(以下简称西哥)这边,让他坚定研究强化学习的也是AplphaGo,不过青少年时期给他启发最大的是《钢铁侠》电影。

高中毕业后,他本科先去的英国读剑桥大学,博士就读于MIT。

但不是他主动选择了MIT,而是他当时申请了很多美国学校,只有MIT没有拒绝他,因为MIT不考英语,而他的英语很差(允悲)。

一开始他选择的是机器人专业,不过很快他就对现实中的机器人并没有电影里那么炫酷感到失望了,转而学习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

最终毕业时他的论文课题是“自然语言处理中多阶段推理的强化学习方法”,这个题目拿到现在当成最新的大模型研究题目都没问题。

只不过当时西哥的研究对象是LSTM模型、Deep Q-learning强化学习算法,多阶段推理任务指的是句子打乱重排序问题。

博士毕业后,他受AlphaGo影响,先申请的DeepMind岗位,不过面试时被问到很多理论机器学习问题,他一个都不会就挂掉了。

尽管当时OpenAI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但看起来对做强化学习这件事很认真,西哥就加入了。

2017年,两个波兰人在OpenAI重聚。

加入OpenAI后不久,两人投入到Dota 2项目中,目标是让AI在复杂的电子竞技游戏中击败人类职业选手。

Dota项目早期访谈,右:Szymon SIdor

他们原本想通过这个项目找到强化学习的极限在哪里,到什么程度会失效,结果却大获成功,击败人类职业选手队伍创造了历史。

代价是两人都失去了发际线。

在这个项目中,帕哥专注于大规模强化学习与优化,而西哥参与开发了分布式训练系统和持续训练工具。

两人的合作模式在这个项目中逐渐成型。

帕哥会在办公室或公寓里走来走去,深入思考应该如何研究一个现象。而西哥更倾向于直接开干,先整出一些数据再说。

这种一个深度思考、一个动手实验的组合,成为他们的制胜法宝。

到了GPT-4的开发阶段,帕哥已经成为项目的领导者。奥特曼曾公开表示:”如果没有他的贡献,我们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西哥的角色非常灵活,他将自己定位为“独立贡献者”,只是偶尔承担领导职责,核心是去做最有价值的事。

危机时刻见真章

2023年11月的OpenAI内乱危机,让这对搭档的分量彻底显现出来。

11月17日中午,正在吃午饭的两人收到了奥特曼被解职的消息。

西哥回忆到,当时他正在走廊里思考问题,收到消息马上去找帕哥。帕哥正在与别人讨论一个一个很深入问题。西哥很粗鲁地打断了他们,给他们看公告内容。

帕哥的反应非常果断,立即走出大楼给奥特曼打电话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电话那头的奥特曼同样困惑。

后来两人步调一致,与Aleksander Madry一起率先宣布辞职,要追随奥特曼一起加入微软,也正是他们坚定的支持成为促使Altman回归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次危机给两人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帕哥感慨:

直到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治理结构有多重要。我们建设了近十年的东西,突然间就可能面临剧变。

对此西哥也有同感,“当初设立这些治理结构时,感觉像是杀鸡用牛刀”,而现在他得到的教训是“在公司早期做出的决策,即使当时看起来微不足道,也可能在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后来事情暂告一段落之后,帕哥正式接棒Ilya成为首席科学家,主要职责是为公司制定研究路线图,并确立长期的技术愿景。

他认为深度学习尽管基于数学,但更像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者需要通过实验去理解其内在现象。

他未来的目标是构建能够进行自主科学研究的AI系统,认为这种系统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持久的实体”,并有望解决AI对齐等行业难题。

西哥继续保持着独立贡献者的角色,他的社交媒体签名是“一行一行代码地构建AGI”。

对他俩的搭档关系,奥特曼有感而发:

我听说过一些两个人能够完美互补的合作关系,但能够见证这种合作关系多年来的演变,真的非常特别。

而奥特曼给他们的最新评价是:OpenAI还没有遇到过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里面或许既指研究上的问题,也暗含管理上的问题。

参考链接

[1]https://blog.samaltman.com/jakub-and-szymon

[2]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BzStBK6Z8c

[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auSf7Hoxw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作者:梦晨,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她经济”最猛独角兽,有大消息了。

3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