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割草机的“冰火两重天”
冰火两重天背后的深层隐喻是,智能割草机蓝海已经染红,新入局者难以偏安一隅。跨界者、清洁赛道头部、新创企都有着不同的战略打法,资源禀赋差异显著,现在能看到的趋势是“头部与跨界者领跑”。
出货量激增的割草机赛道,注定是“巨头游乐场”?
IDC 2025年9月发布的《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出货1535.2万台,同比增长33%;而割草机器人出货量达234.3万台,同比激增327.2%。
市场爆发中 ,智能割草机赛道的“洗牌战”初见分晓。曾被视作“行业新势力”的森合创新,于今年5月正式宣告解散,创始人李畅直言,“团队重组、制造难题、资金短缺”三大困境直接压垮了这家初创企业;同期,另一家新创公司长曜创新也深陷交付泥潭,生存空间被持续挤压。
与新创企业的“寒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市公司及独角兽企业正以绝对优势领跑赛道:九号公司2024年割草机出货量突破14万台;松灵机器人旗下库犸科技同年欧美品牌销量达8万台;科沃斯GOAT系列、追觅A1型号及MOVA品牌的出货量均超10万台。
头部企业的规模化优势已彻底拉开与中小玩家的差距。
冰火两重天背后的深层隐喻是,智能割草机蓝海已经染红,新入局者难以偏安一隅。跨界者、清洁赛道头部、新创企都有着不同的战略打法,资源禀赋差异显著,现在能看到的趋势是“头部与跨界者领跑”。
市场特性拉高准入门槛
智能割草机是典型的“强者游戏”。
核心原因在于,该赛道专属于准入门槛高的海外市场,欧美家庭需求旺盛,70%-80%有自主维护草坪的需求,高端住宅区还会雇佣园林工人进行打理。整体市场的购买力极强,每年在草坪维护的支出少则100美元,多则要接近1500美元。而一款高端割草机器人价格大约在2000-5000美元左右,是一笔能算明白的经济账。
图片来源:石头科技Roborock
市场特性倒逼入局者有强产品力和营销力,还要做好本土化,拿捏“老外心”。三大门槛直接将中小新创企业挡在门外,只有具备综合实力的头部企业才能站稳脚跟。
透过出海成绩单较为不错的企业来看,大多都同时具备“供应链硬实力+技术沉淀+营销巧劲+渠道广覆盖”。例如,石头科技、科沃斯等企业。
供应链层面,石头科技通过垂直整合实现成本控制,曾将激光雷达扫地机价格从“中千档”拉至“两千档”,同时在越南建立代工厂,缩短欧美市场交货周期;渠道层面,截至2024年,石头产品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线上依托亚马逊、独立站,线下入驻Target、Best Buy等零售商,这些渠道直接复用于割草机品类,大幅降低新业务拓展成本。
再看北美这一核心市场,其营销体系已高度成熟,对应的是“高营销成本”。头部企业可凭借资金优势和此前出海的营销方法论快速抢占用户心智,中小厂难以抗衡。
而新创企业试图通过“垂直细分+技术错位”突围,却面临双重困境:一是垂直领域市场规模有限,且易被头部企业通过产品线拓展“挤压空间”(如小米系的石头科技,产线拓展能力行业领先);二是新创企业的“技术差异化”正在被头部企业的研发实力“追平”,难以形成长期壁垒。
以科沃斯为例,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达5.07亿元,占营收比重5.8%,远超行业均值(3.2%)。长期技术积累下,头部企业可快速攻克导航、避障等核心难题;而中小创企受限于资金、团队规模,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逐渐被边缘化。
更关键的是,割草机的核心技术已进入收敛期——无论是RTK、激光雷达,还是纯视觉或混合方案,技术路线已明确,且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迁移、开源生态的完善,正快速解决剩余技术难点。这意味着,新创企业靠技术创新破局的可能性几乎消失。
此外,当前市场处于“低渗透率”的早期,用户对新品类的信任高度依赖品牌积淀。作为“高单价、低回购”的耐用品,用户更倾向选择有口碑、有售后保障的头部品牌。例如科沃斯凭借数千家线下门店,既能提供产品体验,又能快速响应售后需求,自然成为用户首选考虑;而新创企业缺乏品牌基础,难以获取用户信任。
由此可见,横亘在创业企业面前的是,来自头部企业资金、技术、营销等多维度的压制。巨头阴影下,留给新人的局面逐渐压缩。
三类玩家的博弈
明确市场特性后,再来看看所谓领头羊们都有哪些杀手锏?
第一类是九号、优必选为代表的跨界者,它们布局割草机的核心逻辑是:将自身在“移动、感知”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割草机场景结合,为未来具身智能产品落地积累技术、资本与用户经验。
以九号为例,2025上半年,九号实现营收117.42亿元,同比增长76.14%;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激增108.45%。一方面来自其基本盘的两轮车,在存量市场中仍具竞争优势,但“第二曲线”却是实打实的割草机。
图片来源:九号Segway
2022年,九号公司以1399欧元的高端定价,在欧洲试水无边界割草机器人,首批3000台迅速售罄,当年营收达2.88亿元。2024年,该业务迎来爆发,全年出货14万台,营收突破8.61亿元,同比增长超283%,毛利率超51%,与传统制造业的薄利相去甚远。如今九号已经成为24万家庭割草的选择,市值也水涨船高到491亿。
技术打法上,这类企业聚焦核心技术迁移与场景适配。如九号公司将短程代步工具的电机控制、电池管理技术应用于割草机,提升产品续航与稳定性;优必选将具身智能领域的环境感知、SLAM导航技术移植到割草机,推出的M10型号可实现“无边界割草+广域连接+全自动化操作”。
供应链策略上,这类企业依托原有领域的供应链优势,确保核心部件稳定供应。九号公司借全球化供应链网络,与电池、电机厂商建立长期合作,有效控制成本与生产周期。优必选策略相似,利用自身在伺服电机、芯片领域的生产资源,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营销与渠道上,他们能够精准锁定目标用户,联动自身业务生态。九号公司则针对智能短交通用户群体,通过社群营销、跨界合作推广产品,目前也已与劳氏(Lowe's)达成合作,并在洽谈更多大型渠道商。
第二类清洁赛道头部企业,如石头、科沃斯。他们擅长以渠道与用户洞察为矛,快速抢占市场,从扫地机器人领域拓展至割草机赛道,迅速成为行业主力军。它们的核心策略是“聚焦用户痛点,优化实际使用场景”。
技术策略上,他们选择“小步快跑”“逐个击破”,围绕用户反馈迭代产品。
例如针对“割草高度调节不便”的痛点,库犸科技研发自动升降刀盘技术,用户可灵活控制草皮裁剪深浅;针对“大庭院续航不足”的问题,科沃斯采用大容量电池、快充技术,并结合精准规划路径,减少冗余移动,使得机器能够高效胜任大面积割草。
供应链布局上,这类头部企业延续全球化优势,针对割草机特性进行本土化优化。石头科技在越南设厂,既降低生产成本,又缩短欧美市场交货周期;科沃斯与德国知名刀具企业签订独家协议,定制高耐用性刀片,确保核心部件质量,满足德国用户期待。
营销与渠道方面,线上线下全方位覆盖,降低用户决策成本。线上依托亚马逊等电商平台,通过PrimeDay等促销活动提升销量;线下利用已有门店、合作零售商开展体验活动。据了解,石头科技在北美线下渠道进展显著,Target门店覆盖达1400家,Best Buy覆盖超千家,同时推进与Costco、沃尔玛的合作,其SKU聚焦中高端性价比价位段,这类渠道能够精准匹配线下需求。
但这种营销推广与渠道建设并非初创企业能够轻松复制。哪怕放在渗透率只有不足3%的北美市场,即便有着诱人增长预期,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与渠道铺展中却常常进退两难。
曾有厂商负责人表示“很多公司对美国市场的用户教育工作心存顾虑,大家都担心前期投入资源培育市场认知后,反而被后来者摘了果子、抢占市场红利。”而当企业试图去铺展与线下门店合作,又会发现这些KA对新创企十分不友好。
以美国为例,劳氏、Home Depot这两家KA手握线下渠道,但却连富世华、宝时得在内的老牌割草机器人厂商也未能入驻。这类卖场对割草机厂商的品牌、资质、产品、售后等有着严格的评价体系,新创企难以进入其视野。而倘若选择自己组建经销网络,那又需要巨额的资源、资金,且难以短时间内起规模。
总的来说,在这片亟待“跑马圈地”新兴市场,新创企坐在牌桌边面临着一个灵魂质问:你到底跟不跟?拿什么跟?
割草机,具身智能进家庭的“先锋队”
当前家庭智能设备正朝着更加智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同扫地机加装机械臂实现功能拓展,未来割草机也将朝着场景更立体、功能更丰富的方向演进。作为家庭户外清洁的核心工具,割草机不仅是具备具身智能特征的产品之一,更将在“用户认知培育”“家庭生态构建”等方面,为具身智能产品落地铺路。
图片来源:科沃斯
一个比较内隐的影响是,割草机正在培育用户认知,它让具身智能从“概念”走向“日常”。
割草机与家庭生活场景高度绑定,用户对其功能、使用逻辑熟悉度高。随着智能化升级,割草机逐渐具备具身智能的核心特征——自主规划路径(自主决策)、识别障碍物(环境感知)、远程操控(人机交互)。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能直观感受到“机器自主完成任务”的便捷性,从而逐步接受“具身智能产品”的概念。
同时,割草机的“安全性优化”“趣味性创新”,也在为具身智能产品进入家庭“背书”。例如,具备儿童、宠物识别功能的割草机,通过实际场景验证了“机器安全交互”的可行性;库犸科技推出的“3D草坪打印”功能,让割草机从“工具”变为“家庭娱乐载体”,这些案例都在降低用户对具身智能产品的“陌生感”,为后续产品落地和进入用户心智奠定认知基础。
而比较明显的预见是,割草机正在构建家庭具身生态,打造出具身智能的“场景入口”。
未来,割草机将不再局限于“割草”功能,而是通过与其他家庭智能设备联动,成为家庭具身生态的“连接节点”。比如与智能安防联动,割草机搭载的摄像头可实时监测庭院环境,发现异常情况(如陌生人闯入)时,自动向家庭智能终端推送警报,实现“户外清洁+安防监控”双重功能。
再者像与智能灌溉联动,割草机通过传感器检测草坪湿度,自动向灌溉系统发送指令,调节灌溉时间与水量,实现草坪“精细化管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
可以预见,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与割草机产品的升级,割草机将成为连接“具身智能赛道”与“家庭用户”的关键桥梁。它既会推动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也将让更多家庭用户真正体验到具身智能带来的便利,最终实现“具身智能走进千家万户”的目标。
颇具深意的是,割草机这一“家庭户外清洁工具”,正扮演着具身智能“摆渡人”的角色。它以自身为载体,让激光雷达、环境感知、自主导航等具身智能核心技术与零配件,完成了从“实验室样机”到“万台级量产”的淬炼。
优必选日前发布的中期年报显示,消费级机器人业务是营收增长核心,而割草机是该业务的关键品类;地瓜机器人大批量交付的RDK X3、X5芯片,多数部署于扫地机与割草机场景,其与广和通合作的纯视觉方案已被多家中小品牌采用;禾赛科技定制化的JT系列激光雷达5个月交付超10万台,速腾聚创与库犸科技在5月签下三年120万台的激光雷达大单。从产业实践来看,看似“小众”的割草机,实则是托举具身智能落地的核心载体。
这些数据背后,是技术跨越“死亡谷”的关键一跃。而若将具身智能的终极目标视作“走进家庭、服务生活”,那么割草机作为这场征程的“先行者”,并已经着手构建家庭智能生态。
可以说,智能割草机赛道的今天,正是具身智能的明天,它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以自身的产业涟漪,推动着具身智能向家庭场景的深处扩散,最终让“机器理解生活、服务生活”的哲学构想,落地为可触可感的日常。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具身研习社”,作者:彭堃方,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