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贵VS旧富:超豪华车客群正加速洗牌

新能源观察家·2025年09月03日 18:16
电动化“洗礼”

这届成都车展,豪车迷们可能要失望了。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劳斯莱斯……这些往年最闪亮的明星,今年竟然集体缺席!

难道这些顶级品牌也要扛不住了吗?准确的说法是,它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巨大挑战。电动化、智能化的浪潮袭来,就连最顶级的超豪华品牌也不能幸免。

图/智能化汽车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手工打造的温度无可替代,但变革已经不可避免,它们站在十字路口。

真正的奢华,不是固守传统,而是在新时代中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豪华。

1. 超豪华品牌最后的倔强:手工艺术的绝唱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在世界汽车工业版图上,超豪华品牌正在经历一场无声的巨变。

回顾这些品牌的辉煌过去,尤其是在华销量,曾一度登峰造极。劳斯莱斯2021年在华销量同比增长近50%,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其全球最大市场;宾利2022年全球销量15174辆,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超过30%的份额。

图/劳斯莱斯销售门店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辉煌之下,暗流涌动,背后隐藏着残酷的现实:在汽车工业格局加速演进中,一些传奇豪华品牌早已悄然退出历史舞台或被迫重组。

例如,迈巴赫被奔驰收购后,虽以子品牌的形式存在,却已失去了独立品牌原本的荣耀;悍马转型为电动车,也彻底告别了燃油时代的无上荣光;2017年豪华跑车品牌科尼塞克退出中国大陆市场;2022年讴歌正式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图/悍马电动车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此外,玛莎拉蒂、英菲尼迪等品牌虽未退出中国市场,但它们在华发展面临严重困境,销量持续下滑,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玛莎拉蒂2023年在中国市场的进口销量为4264辆,同比下滑12%,2024年1—8月,进口销量总计840辆,同比下滑74%。英菲尼迪从2017年年销4.8万辆到2022年年销4237辆,2023年虽有品牌焕新计划,但成效甚微,全国门店也仅剩58家。

这些案例勾勒出了豪华汽车市场的残酷现实。放眼现在的这场汽车工业巨大的历史变革中,手工工艺似乎成为这些豪华品牌最后的护城河。

大家可知道,每一辆劳斯莱斯都需要60双匠人之手、超过800个小时的精工细作。从车身抛光到内饰缝线,匠人手作的价值在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时光与心血。

宾利至今仍坚持使用克鲁工厂传承百年的皮革缝制工艺。每辆车要消耗10—14张精选小公牛皮,全部由工匠纯手工裁剪缝制。

图/匠人手工制作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定制服务更是超豪华品牌的独门绝技。劳斯莱斯的“Bespoke高级定制”可谓无所不能:星空顶篷、迷你酒柜、特殊漆面……只要你想得到,他们就能做得到。宾利的Mulliner定制部门更是让客户成为“设计师”。你甚至可以自带材料,让工匠为你打造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座驾。

图/宾利Mulliner定制效果图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这种体验是量产车永远给不了的,稀缺性才是价值的保证。劳斯莱斯年产量仅几千台,兰博基尼某些型号甚至只产几百台,而这也恰恰成就了它们的绝世稀有与珍贵。

2. 电动化来袭:超豪华品牌的生死抉择

当全球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浪潮席卷而来,以百年工艺与机械美学为核心的超豪华品牌,正站在“转型”与“坚守”的十字路口:是主动拥抱电动技术,还是固守传统动力的情怀?不同品牌给出了差异化答案,而抉择的背后,既是对时代趋势的回应,也是对“豪华”本质的重新探索。

保时捷无疑是电动化先行者,其首款纯电车型Taycan,打破了“电动化会削弱运动基因”的质疑。2024年保时捷电动车型(含纯电与插混)全球销量占比超40%,这一数字远超行业预期,为超豪华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提供了范本。

图/保时捷电车-Taycan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劳斯莱斯则以“仪式感”开启尝试,首款纯电车型Spectre并未追求极致性能,而是专注于“奢华基因与电动技术的无缝衔接”——它保留了“欢庆女神”立标与手工打造的内饰面板,更通过优化隔音材料,将电动机的静谧性升级为“超越燃油车的极致体验”。

图/劳斯莱斯纯电车-Spectre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兰博基尼则选择“战略性布局”,其纯电概念车Lanzador的发布,宣告了2028年全系车型电动化的目标,既展现了对时代趋势的顺应,也为品牌预留了足够时间打磨电动化技术,确保未来车型仍能保留“蛮牛”标志性的激进性能。

图/兰博基尼纯电概念车-Lanzador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然而,电动化的推进,始终绕不开传统动力系统的“情怀困境”。2024年宾利宣布停产W12发动机,堪称“一个时代的终结”。这款6.0升双涡轮增压12缸发动机,曾是宾利“极致性能与尊贵身份”的象征——它的轰鸣声、平顺输出与“每缸一火花塞”的精密工艺,都是燃油时代机械美学的巅峰。

相比之下,兰博基尼对V12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最后坚守”更显温情,其推出的Aventador Ultimae车型,成为搭载该发动机的收官之作,用大排量自吸的独特声浪与线性动力,为传统动力画上浪漫句点。

图/兰博基尼-Aventador Ultimae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而混合动力虽被视为“过渡方案”,却面临不少技术挑战:如何在不增加车身重量的前提下,兼容两套动力系统?如何让电动机的静谧与燃油机的声浪自然衔接?这些难题,考验着工程师对“平衡”的把控能力。

更核心的变革,在于电动化正在重新定义“超豪华”的内涵。

过去,大排量发动机的声浪与平顺输出是豪华体验的重要标志,如今电动机的静音性却成为新的竞争点——劳斯莱斯Spectre通过主动降噪技术,让车内几乎听不到外界干扰,将“静谧”升华为新的豪华符号。

同时,电动性能与传统驾控体验的融合,也成为品牌探索的重点。法拉利为插混车型SF90 Stradale加入“模拟换挡逻辑”,让驾驶者能感受到类似燃油车的动力间歇;保时捷则在Taycan上保留了经典的“五连仪表”布局,用数字化屏幕延续传统驾控仪式感。

从保时捷的先行到兰博基尼的布局,从宾利对W12的告别到劳斯莱斯对静谧豪华的重构,超豪华品牌的电动化抉择,早已超越“转型”与“坚守”的二元对立:电动化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让“豪华”在新时代找到新的表达——无论是性能、工艺还是体验,唯有顺应趋势又保留内核,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得以存活。

3. 新贵VS旧富:超豪华客群正加速洗牌

传统富豪与科技新贵的审美差异越来越大,这让品牌方不得不重新思考产品策略。事实上,超豪华品牌的客户群体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最明显的变化是车主年龄的断崖式下跌——中国车主的平均年龄已经降到35岁,比欧美市场整整年轻了20岁!这些年轻人成长在数字时代,要的是科技感、个性化,传统豪华概念正在被重新定义。

图/年轻群体购车比例 来源/易车研究院

更令人惊讶的是,女性车主比例创下历史新高,越来越多的女性企业家、高管成为超豪华品牌的客户。她们对美学和舒适性的独到见解,正在改变超豪华汽车的设计语言。

图/男性女性购车比例 来源/汽车消费者定量调研

全球市场正在分化,中国消费者偏爱SUV和长轴距车型,注重后排舒适性;欧美市场则更看重驾驶体验和个性化定制。有的客户依然钟情经典黑白配色的低调奢华;有的则大胆选择亮眼配色彰显个性。这种分化让品牌不得不推出更多元的产品线,价值观的碰撞无处不在。

环保意识也在影响购买决策。现在的富豪们不仅要奢华,还要环保。他们希望自己的座驾既能彰显身份,又能体现环保理念。这种需求正在倒逼品牌使用可持续材料。

图/汽车环保 来源/互联网 新能源观截图

数字化体验已经成为新的豪华标准。年轻车主们期待他们的豪车拥有最先进的智能互联功能:手机远程控制、智能驾驶辅助、OTA在线升级……缺少这些,再贵的车也会被认为“过时”。

图/智能辅助驾驶 来源/汽车消费者定量调研

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更是不容小觑。理想、极氪和鸿蒙智行等品牌凭借对本土消费者的深刻理解,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它们正在改写超豪华市场的游戏规则。

就连讲品牌故事的方式都要创新,年轻客户更看重体验和情感连接,而不是单纯的历史传承。超豪华品牌必须用更现代的方式与客户建立联系。

超豪华品牌正处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势不可挡,客户群体变迁重塑市场格局。唯有那些既能传承经典又能创新突破的品牌,才能继续赢得新时代的青睐。

真正的奢华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在变革中不断重新定义,在创新中持续升华。那些既守住工艺精髓又敢拥抱变化的品牌,才能真正赢得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能源观”,作者:又见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Agent落地,需要“刚刚好”的成本底座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