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巨头鏖战,抖音旁观?
消失的附近又回来了,不过这次是在线上。
这个秋天,“第一杯奶茶”的仪式感还未消散,便是满屏“0元外卖”、“1分钱商品”的泼天福利。京东、淘宝、美团巨头们贴身肉搏,表面上是为了争夺每一杯奶茶、每一份外卖,实则是一场关于未来零售入口的终极博弈。
尽管三巨头的订单量展现出强劲的用户增长与市场扩张态势,但激进的市场策略也为平台的财务表现带来阶段性压力。最新财报显示,三大巨头利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然而,喧嚣的补贴战中,一个本该活跃的身影却显得格外沉默——那个最擅长用流量改写行业规则的抖音,在这场“烧钱换市场”的游戏中选择了旁观。
抖音的沉默是战略性的放弃,还是另有所图?当巨头们为即时零售打得头破血流时,抖音去了哪里?
01
烽烟四起
即时零售战局重塑“身边经济”
2024年,社会消费零售大盘增速已降至3.5%,传统渠道持续萎缩,线上零售同步趋缓;与此同时,即时零售渗透率快速提升,GMV同比增长19.5%,增速是同期网络零售的3倍。
当下的即时零售战场,已告别初期的流量抢夺,进入体系化竞争阶段。平台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连接,而是深度介入甚至自建线下基础设施,竞争维度全面升维。
美团持续巩固其“流量+履约”护城河。以 3 万个闪电仓构建起强大的平台生态,其“美团闪购”日订单量已突破1.5亿单。从餐饮外卖拓展至全品类,甚至与安踏等品牌合作。
阿里凭借生态协同与流量支持,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并将其置于App首页一级入口,通过补贴推动日订单量迅速增长至8000万。
京东以“品质外卖”为核心,结合供应链与达达配送优势,推出“秒送仓”模式。
快手作为后入者,也试图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分一杯羹。8月,快手APP在首页“团购”板块下新增了独立的“外卖”入口。主要依托美团进行商品供应与履约。此外,也有部分外卖商品直接来自快手平台商家,这些商家可自行上架外卖商品并提供自配或第三方配送服务。
拼多多旗下的“多多买菜”也强势入局——2025年率先在上海等一线城市落地「1小时达」即时配送服务。
实体零售企业的加入更升级了战事,战火一度蔓延至更多业态。零售行业专家荆焰认为,即时零售的概念已经被奥乐齐、山姆和盒马重新定义:500米内的社区店+3公里商圈内30分钟送达。既能够看得见品质,又有快捷的到家服务。即时零售不再是简单的送达,还需有看得见的信任和时效性的要求。京东七鲜、小象社区店,已经完全转变了思路。
现在无论传统商超、便利店还是零食量贩,最大的对手已经不是彼此,这几个老对手已经杀出了平衡,现在共同面临的两个对手是即时零售和地摊经济,能从这两个竞争对手夹击下活的滋润,那才是真实力。
即时零售竞争,已超越了初级的价格补贴和流量抢夺,进入了更深层次、更重投入的硬核比拼阶段。
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是降本增效的关键。京东的供应链整合、淘宝闪购与盒马的协同、拼多多买菜的货盘分层与智能化改造,都旨在提升商品丰富度、保证品质、降低成本。平台们不断向上游延伸,甚至通过投资、并购或自建的方式强化对核心品类的供应链控制力,以保障稳定供给和价格竞争力。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客座顾问、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看来,消费者选择即时零售的逻辑已发生根本性重构。商品丰富度以68%的选择率首次超越61%的配送速度,成为决策首要因素。多业态协同发展已然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竞争的核心。单一平台的孤军奋战难以应对多维度的竞争。阿里系(饿了么、高德、盒马、淘宝)的生态联动、快手与美团的导流合作,都表明流量的来源和转化路径愈发多元化。
02
失语的巨人?
抖音的“进”与“退”
在补贴大战席卷全网之际,抖音这家以算法和流量重塑了电商、本地生活乃至内容行业规则的巨头,似乎选择了“旁观”。但真实的抖音,真的是缺席者,还是另一种形式的“进击者”?
尽管声量不及其他平台,抖音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尝试早已启动,路径也逐渐清晰。
《零售圈》从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抖音即时零售业务此前已明确划分为“小时达”与“次日达”两个板块,分别对标传统即时零售与快速电商。小时达覆盖医药、鲜花、3C、母婴等高时效需求品类,与美团闪购、京东到家正面竞争;而次日达则依托快递网络,将覆盖范围从门店周边3-5公里扩展至区域甚至全国,服务于“非即时急迫但追求更快履约”的消费场景。
抖音曾小范围测试“心动外卖”,并在部分城市引入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团购配送”,探索即时配送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抖音在过去一年中持续搭建即时零售的生态基础:建立专属达人池、与服务商深化合作、接入多家物流企业(如三通一达、顺丰、京东物流),甚至尝试共享仓模式,逐步完善货盘、履约与流量分发的闭环。
此前据部分媒体报道,抖音电商近期将打通即时零售与电商业务,复用产品及履约能力,并同步调整团队组织架构。其一线业务人员告诉《零售圈》,此次仅是根据业务的形态,进行了一些整合。目前团队没有裁员,业务也没有变,整个后台和产品能力未作大的调整,并不影响内部的作业。
尽管动作频频,但对比巨头,其未在全国范围掀起浪花,也未参与本轮补贴大战,声量远小于其体量。其背后是基于自身基因与战略的判断。
缺乏自建物流体系是抖音的“先天不足”。其小时达业务依赖第三方配送,导致履约成本高企且时效稳定性不足。相比之下,美团闪购依托庞大的外卖骑手网络,京东有达达,菜鸟有蜂鸟,都构成了短期内难以撼动的履约壁垒。
抖音流量分发逻辑与即时零售存在本质差异。抖音的流量是“中心化”的:用户看到的是内容,而非基于地理位置的“附近商品”。这种模式虽能爆发式起量,却难以稳定支撑网格化、地域化的即时零售网络。
业内人士告诉《零售圈》“闪购是一个网格化的流量分发网,你在这我就能够看到,你不在这我就看不到,比较适配于区域里不同的货盘。但是抖音是直播间或者是短视频,无论是哪种形式,更多的是一个中心化、中心化的流量池,短视频出去,所有的区域内,不管是哪个网络里看到的内容都相似的,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抖音流量召回没有那么高效。”
此外,用户对平台的预期不同。打开抖音目的是“逛”和“娱乐”,心智是放松和发现。即时零售需求是“急”和“找”,心智是明确和效率。内部人士坦言:“抖音更适合做‘逛’出来的消费,而非‘找’出来的急单。”内部调研显示,用户对抖音购物的时效预期宽容度显著高于美团、饿了么。
03
沉默≠放弃
抖音在构建自己的“时刻”
抖音的“沉默”背后,是对长短板衡量之下的选择。
《零售圈》行业专家荆焰指出,抖音的核心优势在于巨大的流量池和强大的场景营销能力,能有效实现“线上内容导流至线下履约”;但其物流端依赖第三方,缺乏自建骑手团队和仓储网络,若强行入场参与美团、京东的“补贴大战”,投入产出比将非常不经济。
尽管刘强东曾对外表示投入外卖业务“比去抖音、腾讯买流量更划算”,展现出巨头对即时零售战略价值的认可,但这场席卷全国的“补贴大战”力度之大,仍然在最新财报中留下了清晰可见的印记。用户端“零元外卖”“一分钱奶茶”的狂欢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动辄上百亿的重金和营销宣传,让整个战事充满了“烧钱”的味道。
这甚至引发了监管部门的关注。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三平台,8月1日,三巨头几乎同步发文抵制不正当竞争。随后,《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布,对补贴等行为进行规范。
据内部人士理解,抖音采取的是“避短扬长、顺势而为”的策略——先以内容生态赋能线下零售,等待市场教育完成、履约网络成熟后,再以更低成本接入即时零售赛道。
业内人士告诉《零售圈》,抖音不做“送外卖的抖音”,而做“更快电商的抖音”。其将即时零售视为“电商履约效率的升级”,而非独立赛道。其目标不是争夺“现在就要”的急单用户,而是服务“看到就想买,并希望更快收到”的内容激发型消费。
抖音内部对烧钱大战持也持审慎态度。据相关人士透露,抖音曾尝试货品补贴,但通过严格的AB测试发现,其带来的增长动力有限且难以持续。平台更愿将资源投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激励达人内容创作、扶持服务商、优化物流合作,以及填补空白类目和区域的市场供给,而非单纯补贴用户订单。对于生态的建设,抖音更关注类目渗透率、区域均衡性、售后体验等长期指标,而非单纯订单量。抖音在物流自动化、仓配整合、动态履约等技术上持续投入,试图在未来通过更轻、更智能的方式突破即时零售的成本与效率瓶颈。
不去正面抢夺“小时级”战场,抖音正试图重新定义“即时”的涵义,并将战场引向自身更具优势的维度。短期内,通过“次日达”模式卡位“快速电商”,避开正面交锋;中长期,通过生态建设与技术积累,等待流量分发与履约网络更深度融合的时机。
抖音的差异化路径,使其在即时零售的长期竞争中占据了独特生态位,但也面临巨大挑战。
在提及面对更多元和复杂的竞争时,抖音方相关人士告诉笔者,“即时零售一定是未来,它不能叫颠覆,而是未来电商的迭代的必然模式,只要履约速度足够的快,电商就是即时,没有什么区别。”如《零售圈》外部专家所言“从商业零售的根本来说,永远是产品-客户,其他的无论门店还是电商或者即时零售,都是中间的服务状态。”
在访谈的最后,一位接近抖音的人士点明:“当别人在抢用户时,我们在修路。路修通了,车自然能跑得更快。”
然而,即时零售的大战依然在进行。在2025年6月份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CEO蒋凡首次详解淘宝闪购战略,他表示,随着淘宝闪购已经达到领先规模,平台将快速提升经营效率,即用户结构、订单结构、履约效率和成本的优化。蒋凡预计,未来三年内随着百万品牌门店入驻,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实现1万亿交易增量。
行文至此,再回到篇首的提问,抖音基于自身长短板的考量,它未必想成为下一个美团,而是可能致力于成为一个融合了“兴趣激发”与“快速履约”的新一代零售平台。尽管合并后的分工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拥有7亿日活的抖音,其去向将深刻影响整个零售行业的格局与走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售圈”,作者:漾晴,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