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也到了「十字路口」

极客公园·2025年08月29日 18:29
一份很能赚钱,但不再「性感」的财报。

8 月 28 日,理想汽车公布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这次理想汽车的「期中成绩单」,可以说是一份「喜忧参半」的答卷。

喜的是,理想依然是那个很会赚钱、家底厚实的「优等生」,基本盘非常稳固;忧的是,理想的成长速度明显放缓,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如何才能再次让大家眼前一亮,是它需要思考的难题。

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交付量为 11.1 万辆,同比增长只有 2.3%;二季度营收 302 亿元,同比下滑 4.5%; 净利润为 11 亿,连续 11 个季度盈利;理想汽车现金储备(现金、定存、短期投资等)高达 1069 亿元。

所以,现在的理想汽车,就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优等生。一边是鲜花和掌声,另一边是挑战和疑问。它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决定它未来是继续领跑,还是会被对手追上。

财报发布后,理想汽车美股价格上涨 2.92% 到 23.26 美元,最新总市值为 248.98 亿美元。

01「学霸」失速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一家成长型公司的估值核心在于其未来的增长潜力。然而,曾经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现象级」存在的理想汽车,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增长危机。

想象一下,你们班里有一位曾经每次考试都进步神速的「学霸」,突然有一次成绩只比上次高了一点点,而全班的平均分却在飞速提高。这时候,我们是不是会觉得这位「学霸」遇到了点麻烦?

理想汽车现在就面临着类似的情况。

在新能源汽车这个「班级」里,理想汽车一度是「现象级」的存在。但是,最新的「成绩单」显示,理想上半年累计交付 20.39 万辆,同比增长 7.9%。其中,二季度交付量为 11.1 万辆,同比增速骤降至 2.3%。

理想进入 2025 年,销量增速持续放缓 | 图片来源:业绩报告截图

相比之下,整个「班级」上半年的平均分(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销量)却提高了 40.3%。这个对比是不是很惊人?这说明,理想汽车的脚步明显慢下来了。

那么,是什么让这位曾经的「优等生」慢下来的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遇到了强敌的「贴身肉搏」。以华为系问界为代表的挑战者,其 M7、M9 等车型在产品定位、目标客群、价格区间上与理想 L 系列高度重合。问界借助华为强大的技术光环、品牌号召力及渠道网络,对理想汽车的市场份额发起了最直接、最猛烈的冲击。理想 L 系列销量的放缓,问界的崛起是首要的外部因素。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挑战来自于技术路线的转换。理想汽车赖以成功的增程式技术,正在遭遇挑战。随着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充电基础设施(包括理想自身大力建设的超充网络)的日益完善,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和补能便利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因此,理想「增程式」的优势正在减弱,整个市场的天平正在向「纯电动」倾斜。理想汽车赖以成功的优势正在变窄。

更值得注意的是,理想的总收入出现了负增长。2025 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为 302 亿元,较 2024 年第二季度的 317 亿元减少 4.5%。

在交付量实现微弱增长的背景下,营收的负增长表明其核心指标——平均单车售价(ASP)正在被显著侵蚀。

理想财报也坦承表示,这是由于价格更低的 L6 成为销售主力、向客户提供金融贴息以及销售激励增加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车型销售结构来看,这一趋势更为清晰。2025 年上半年,销量支柱已然从过去的 L7/L8/L9 组合,转变为价格门槛更低的理想 L6(累计销量 9.64 万辆,占比达到 47%)。而寄予厚望、意图冲击高端纯电市场的理想 MEGA,市场表现惨淡(上半年累计销量仅 5805 辆,占比仅为 2.8%),未能对 ASP 和品牌形象形成太大提振。

如果说之前的数据还只是「警示」,那理想汽车对未来的预测就真的让人捏一把汗了。理想汽车预计三季度车辆交付量仅为 9 万至 9.5 万辆,同比降幅高达 37.8% 至 41.1%。同时,预计三季度收入总额将同比锐减 38.8% 至 42.1%,降至 248 亿元至 262 亿元之间。

这背后的根本还在于随着越来越多的竞品上市,理想的产品力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同时,被寄予厚望的纯电车型,i8 刚开始交付,i6 则还没有上市。

02 失速下的「压舱石」

理想汽车这位「学霸」遇到的增长烦恼,可以说是故事的 A 面。现在,我们翻到 B 面,看看一个同样重要,甚至更关键的事实:理想汽车,依然是一家非常会「赚钱」的公司。

在一个大家都在「流血」打价格战的市场上,能赚钱,本身就是一种超能力。

我们先来看下理想有些坚挺的毛利率。2025 年第二季度,理想的车辆毛利率为 19.4%,上半年整体为 19.6%。尽管相较于巅峰时期略有下滑,但在行业普遍为毛利率挣扎的当下,能够维持在接近 20% 的水平,堪称优秀。

理想汽车 2025 年 Q2 的主要财务指标 | 图片来源:业绩报告截图

那它是怎么做到的?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理想的外号抠厂。财报给出的答案是「成本降低」。这听起来简单,背后却是极强的功夫。这说明理想在管理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是「高手」。它能用更少的钱,造出同样好的车。这是它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总收入同比下滑的背景下,理想汽车依然实现了跟去年同期差不多盈利。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为 17.4 亿元,同比增长 3%。其中,Q2 净利润为 11 亿元,同比只减少了 0.4%。

这主要得益于其对费用的严格管控。财报显示,上半年研发费用和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为 53.24 亿元和 52.49 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 12.4% 和 9.4%,主要原因是「雇员薪酬减少及运营效率提高」。

这表明,面对市场的寒风,理想能够迅速反应,通过「勒紧裤腰带」来保住利润,展现了一家成熟企业的财务纪律。

这份强大的盈利能力,就是理想汽车的「底气」。这正是它和大多数竞争对手的根本区别,也是它在面临增长停滞的困境时,依然有底气去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的根本原因。因为它有钱,有时间去试错,去寻找下一个增长点。

所以,全面地看,理想汽车就像一个遇到了瓶颈,但家底非常厚实的学霸。他可能暂时在名次上退步了,但他有足够的资本和能力去调整学习方法。

03 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过去,大家为什么愿意给理想汽车很高的评价和估值?因为都把它看作一个「高成长股」,期待它能像火箭一样,销量和收入不断翻番。

但现在,情况变了:旧故事讲完了,它赖以成功的「增程式 SUV」这个故事,已经摸到了天花板;新故事没开好头:被寄予厚望的「纯电」这个新故事,开局并不顺利。

接下俩来,理想 i8 和即将上市的 i6,能否在市场上大获成功,将是检验理想汽车一切能力——产品力、品牌号召力、销售能力——的最终「试金石」。它们能不能在「卷」到飞起的市场里站稳脚跟,将直接决定理想未来一两年的核心业绩。

理想 i8 上首次搭载了 VLA 模型,带来了更强的舒适性|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不过,我们也不用替理想汽车过分「操心」。为什么?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钱多!

截至 2025 年上半年,它的账上躺着高达 1069 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笔庞大的「战争储备金」,是它应对一切挑战的最大底气。它有足够的钱去承受转型带来的阵痛,可以在不找外部融资的情况下,持续投入纯电技术、建超充网络,甚至可以承受新车上市初期亏损的压力。

理想汽车的故事,已经从一场轻松的百米冲刺,变成了一场考验耐力、智慧和勇气的马拉松。市场的目光,正全部聚焦于它,看它能否成功驶过这个惊涛骇浪的十字路口,开创下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

*头图来源:理想汽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周永亮,36氪经授权发布。

+1
1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用极客视角,追踪你最不可错过的科技圈。

下一篇

方程豹钛3的「变脸计划」无疑是本次车展的焦点。

1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