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些指标与公式告诉老板:数字化到底带来了什么价值

湘江数评-老杨·2025年08月29日 08:44
企业数字化平衡计分卡(BSC)通俗详解版

在群内经常看到CIO们在求助:企业做数字化转型建设价值如何体现?有哪些评价指标?这些头疼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信息部门,在大部分情况下信息部门自我感觉良好,引进了系统也正常上线了,业务部门也应用了,但最后绩效考核的时候HR不认可、领导也不认同,要求提供详细的指标、数据以及依据,此时CIO很郁闷,不得不为了绩效合理而硬着头皮去网上寻找一些方案,但往往又以理论居多,缺乏实战性的评价指标,今天老杨就用最通俗的语言、最实用的公式告诉你如何进行数字化价值计算。

这是每个老板最关心的核心问题,投了这么多钱搞数字化,到底值不值?这就涉及到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很多情况下CIO们都会这么想:做数字化需要长期主义!但老板给会给你时间吗?老板们需要的是用最短的时间体现最高的回报率,如果CIO说引进数字化系统实现了降本增效,那么降了哪里的本?增了哪里的效?我想很多CIO都说不清、由于缺乏数据依据很多解释都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因此CIO需要一套公式给老板直观展示数字化的价值。老杨总结如下:

1.成本节约

指标:单位成本下降率公式:(原成本-数字化后成本)/原成本×100%

比如: 某工厂引入MES系统后,单件生产成本从¥120降至¥98 → 下降18.3%

2.人工效率提升指标:人均产值增长率公式:(数字化后人均产值-原人均产值)/原人均产值×100%

比如:企业引进RPA流程自动化后使财务部人均处理单据量从200单/日提升至350单 →提升75%

3. 收入增长

指标:数字化渠道收入占比公式:数字化渠道销售额/总销售额×100%

比如:某零售企业小程序销售额占比从15%提升至38% →增量23%

4.流程周期压缩率公式:(原周期-数字化后周期)/原周期×100%

比如:企业实现线上审批后,合同审批周期从5天缩短至1.2天 →压缩76%5.生产设备利用率公式:实际运行时间/计划运行时间×100%

比如:通过IoT设备预测性维护后,机床利用率从65%提升至82%

6.产品不良率下降公式:(原不良率-数字化后不良率)/原不良率×100%

比如:企业引进AI质检使手机屏幕不良率从3.2%降至1.1% →下降65.6%

7.数据准确率公式:准确数据条目/总数据条目×100%比如:企业进行主数据治理后,相关核心数据准确率从72%提升至98%

8.客户服务体验提升率

公式:(推荐者%-贬损者%)比如:某零售企业的APP改版后NPS从32提升至51

9.服务响应时间公式:平均问题解决时间(数字化后-原时间)比如:企业应用智能客服系统后使平均响应时间从45分钟降至8分钟

10.客户留存率公式:(数字化后复购客户数-原复购客户数)/原客户总数×100%比如:企业的会员采用数字化运营使年复购率从28%提升至43%

11.研发周期缩短率公式:(原周期-数字化后周期)/原周期×100%比如:某车企采用3D仿真设计使新车研发周期从36个月缩短至28个月 →缩短22%

12.自动化率 = 已自动化流程数 ÷ 可自动化流程总数

比如:某企业有100个流程,其中 40个已自动化 → 40%

13.数据决策占比= 用数据做的决策 ÷ 总决策

比如:企业高管会10个议题,6个用了数据分析 →60%

14.系统知识复用率=被调用的知识条目 ÷ 总知识条目

15.数字人才密度 = 具备数据分析/AI等能力的员工数÷总员工数

比如:企业知识库有100条解决方案,其中70条被员工用过 →70%。

那么公式有了,信息部门如何制定一套系统化的数字化专项平衡计分卡?用系统化的、数据化的指标来进行数字化价值的综合性评估与管理?老杨将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维护进行描述,涵盖了12项核心指标,具体如下:

第一、财务维度(数字化投资回报)

第二、客户维度(体验与生态)

第三、内部流程维度(效率与质量)

第四、学习与成长维度(组织能力)

核心指标

数字人才密度 = 具备数据分析/AI等能力的员工数÷总员工数(目标:年增8%)

知识复用率 = 数字化知识库调用次数÷知识库总量(目标:≥70%)

权重分配建议:

最后总结一下:

如果您有对数字化价值的不同见解欢迎评论区留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湘江数评”(ID:benpaoshuzi),作者:老杨,36氪经授权发布。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平息“宝火之争”

7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