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面积“野蛮增长”或将告一段落

攸克地产·2025年08月27日 10:53
请回到“好房子”的初心。

政策细心呵护之下,今年最好的销售季节即将到来。但业内也隐隐有些不安。

8月以来,脆弱的楼市预期一直被一则消息扰动:规划审批口径正在收紧,“面积红利”行将消失。以“高得房率”、“高赠送面积”为核心特质的“好房子”风潮,经历多半年之后,似乎走到了一个微妙时刻。

据我们了解,多地的规划审批口径确实在收紧。

北京东部地区的某个新项目,规划方案多次被打回,最终取消了阳台外的花池方才得以通过。另外两个项目,也都是在报规方案多次调整之后方获放行,阳台进深相较之前明显缩短,这意味着未来能够封闭进室内的“赠送空间”将会减少。这几个项目并非孤例,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还有更多项目的报规方案正在调整之中。

这一切,确实都发生在2025年8月以后。

实际上,作为高得房率、高赠送面积“先行者”的成都和广州更早行动,规范市场中的变相面积赠送行为。今年5月,成都下发通知,明确“板率”、层高等指标的误差不能超过1.5%。这意味着违规改造设备平台增加使用面积将无法通过验收,通过加高夹层、隔板等方式变相增加套内使用面积,也无法通过验收。

今年8月中旬,广州市也出手规范好房子规划设计中的变相增加使用面积行为,通过对功能进行限制,40米以上楼层的花池禁止改造为实用空间,结构柱被纳入面积核算,建筑内部的天井也将进一步标准化等,套内面积的“野蛮增长”自此或将告一段落。

无论是成都广州,还是北京,规划审批或验收口径的“收紧”,主要目的还是“规范”市场行为。一方面,市场中肆意“偷面积”、增加室内使用空间的做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局部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中央做出“好房子”重要决策的初衷与本意,是全方位提升住房规划设计水平、建筑施工质量、物业服务水准,如果任由市场将其异化为仅仅增加使用面积,就会“把好经念歪”,严重背离中央决策的初衷。

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考量,都到了对“好房子”政策执行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问题加以规范的时刻。在此过程中,需要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处理好“规划审批与财政收入”、“住房换代与市场秩序”、“居住需求与市场预期”这三对关系。

首先,“规划审批与财政收入”是基础性的关系所在。与普通流通商品不同,商品住房是限制性较强的一种商品,生产多少“住房商品”,生产什么样的“住房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由开发商自己决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审批规划的口径会施加重要影响。

规划审批的口径松一些,开发商可售的“商品”就多一些,形态就丰富一些。通过放松阳台、设备平台、结构柱、花池等方面的规划审批尺度,开发商就具备了变相增加室内空间面积的可能和路径,在弱势市场中,开发商会以此为卖点,吸引购房者。有这样的“宽松”,开发商的拿地意愿也会更强。

即便时至今日,土地出让金对地方财政仍然十分重要。上述逻辑之下,为了卖地,基层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也有放松规划口径的积极性。在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下,相比于出让价格,将生地做熟的土地整理成本较低,一定程度上放松规划审批口径,也不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支出,在短期和局部维度上属于“无本生意”。既然规划条件放松能让开发商更愿意拿地,那么便顺水推舟,毕竟卖地对财政收入很重要。

这种影响,是基础性的。

其次, “住房换代与市场秩序”则是协同性关系。以增加使用面积为核心特质的“好房子”风潮来袭后,住房产品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换代”。与其他产品或商品通过市场竞争,逐步改进逐步淘汰的方式不同,住房换代没有过渡期、缓冲期,新旧产品直接短兵相接。

在同等建筑面积下,新住房产品的使用面积远多过老住房产品,在资产升值预期不在的环境中,老住房产品会迅速被淘汰。面对这一压力,老住房产品惟一办法是尽快降价出售出清,无论是二手房,还是新建商品房都是如此。

尽快出清的心态,在第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踩踏”,住房换代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不应无视住房换代引发的市场局部失序。因为住房消费向来存在“卖旧买新”的梯级置换效用,存量房市场的价值变化,终究会通过购买力的变化传达到“新一代住房”的市场,当失序导致老一代住房过度贬值,必然会影响到置换者的购买力,新一代住房的销售也会受到影响。

第三,“居住需求与市场预期”是衍生性关系。我国在居民住房领域经历了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发展变化过程。面积和空间确实是“住得好”的基础性条件之一,但却不是唯一。这也是中央在推行“好房子”决策中,确立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能便捷这一标准框架的核心要义所在。

如果面积这一因素表现得过于显性,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到市场对“好房子”总体的判断预期。

由于面积因素受到规划审批尺度影响,看到比老一代住房产品使用面积“更大”的产品后,市场可能会形成另一种预期:以后的规划尺度是否会更放松,赠送面积是否会更大?

等待和观望由此形成。与其他商品市场不同,住房产品形态受规划审批口径影响较大,而规划审批环节口径的形成、变化过程,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市场无法及时理解、调整预期。等待、观望的情绪一旦铸成,这对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十分不利。

因此,从处理好以上三对关系的角度出发,对当下以高赠送面积的好房子风潮加以规范,十分必要。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参与者,应该以更全面的视角衡量利益得失,局部市场失序、观望预期铸成,势必会影响开发商销售回款,进而影响到现金流。

在这两者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开发商在土地市场的购买力也会受到影响,进而波及到土地市场,最终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对规划审批口径的规范,不仅对维护市场秩序甚至公平有益,也对土地市场保持长期稳定有利。

理顺这些关系,还有利于将市场主体的重点回归到提升建筑质量、优化规划设计,提高服务水平上来,这些才是全方位提高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品质的体系化关键因素所在,也是中央做出“好房子”重大决策的初衷和本意所在。

“好房子”这颗导弹,已经飞了一会儿,只有因时因地修正弹道,才能飞得更远更精准,最终使命中目标,达成它应有的历史使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攸克地产”,作者:攸克,36氪经授权发布。

+1
1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这两天,不少网友拍到的系列小米伪装图片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2025-08-2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