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哭了,老板笑了:东航宣布机上Wi-Fi免费
“没错!我们免费了!”
近日,东航再放大招,针对全航程开放基础版“空中 Wi-Fi”免费服务。
不过,这项免费福利并非无门槛,而是包含三个核心适用条件:
一是航线范围锁定“京沪”“沪蓉”等37条东航空中快线;
二是需搭乘宽体机执飞的航班;
三是舱位需满足超级经济舱或经济舱N舱及以上。
这37条空中快线因高频次、高准点率,长期成为商旅客户的出行首选,但也因承载了大量奔波的商务人士,被不少打工人调侃为“牛马专线”。
毕竟这些航线连接着国内核心经济圈,穿梭其中的商旅人士往往带着满负荷的工作任务,飞行时间也被视作 “移动办公时间”,“牛马专线”的称呼虽带点自嘲,却也精准戳中了商务出行的忙碌常态。
从东航官宣细节来看,此次开放的基础版 “空中 Wi-Fi”,彻底告别了此前仅10 分钟的免费试用模式,实现全航程免费使用,支持的场景有:
社交聊天、在线购物、网页浏览、文本阅读、办公应用等。
有业内人士评价,这是国内航司首次以如此大规模、正式化的方式,向经济舱旅客开放免费机上Wi-Fi服务。
新服务落地后,市场反馈呈现明显分化。
有旅客实际体验后表示,基础版Wi-Fi网速略逊于付费年卡,微信仅能发送文字,图片与链接传输存在困难,“若有观看视频、直播或参与视频会议等高带宽需求,需额外付费升级至标准版或尊享版才能获得更快网速。”
也有旅客对“全程不断网”赞不绝口,称“在飞机上能实时查看航班动态,出行体验感大幅提升”。
本以为“免费福利”会收获一边倒的好评,没想到在打工人群体中却引发两极争议。
正面来看,商务人士将其视为“及时雨”。
从事销售行业的李先生就分享了自己的体验:“最近出差搭乘东航快线,靠免费Wi-Fi全程跟客户沟通订单细节,还处理了好几封紧急邮件,飞行时间再也不是‘工作空白期’,效率直接拉满。”
但负面吐槽同样尖锐,核心集中在“工作入侵休息”的焦虑上。
不少打工人直言,飞机曾是少数能“强制断联”的“净土”,如今免费Wi-Fi普及,老板随时能发消息安排工作,彻底打破了飞行途中的宁静。
还有人担忧,未来飞机可能会像高铁一样出现大量外放噪音,原本想利用飞行时间补觉、放松的计划将彻底落空。
这种两极反馈的背后,实则是数字化时代,打工人对“工作与休息边界模糊”的深层担忧。
“随时在线”早已成为职场常态,而飞机曾是少数能暂时脱离工作节奏的空间,如今免费Wi-Fi的出现,相当于又夺走了一块难得的“喘息之地”。
不过,从长期发展视角来看,东航的这一举措仍是“利大于弊”,毕竟在数字化时代,“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才是留住客户的关键,而商旅客户作为航空市场的“高价值群体”,其需求的满足将直接带动航班客座率与品牌认可度的提升。
事实上,在航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机上Wi-Fi早已成为航司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筹码。
此前,国内航司的服务差异主要集中在餐食、座椅间距等传统领域,而东航此次将“数字化服务”作为突破口,不仅能吸引更多对 Wi-Fi有需求的商旅客户,还能通过Wi-Fi使用数据挖掘用户偏好。
比如哪些航线的客户更倾向于付费升级、哪些时段的 Wi-Fi 使用频率最高、客户常用的办公应用有哪些……
这些数据将为后续服务优化提供重要支撑,无论是增加特定办公软件适配,还是调整付费套餐价格,都能更贴合旅客需求,进一步巩固“空中快线”的商旅客户粘性。
若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不难发现机上Wi-Fi服务已成为成熟航司的标配。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国泰航空宣布,全线客机Wi-Fi全覆盖,部分航班的特定客舱可免费使用。
回顾东航此前推出的“随心飞”曾引发行业跟风潮,此次免费机上Wi-Fi服务是否会再次掀起“行业竞赛”?
不少旅客与业内人士都在期待:未来或许会有更多航司跟进,将免费机上Wi-Fi纳入标配服务,而最终受益的,终将是广大旅客 —— 尤其是对“空中办公”有刚需的商旅群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旅讯”,作者:谢常青,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