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三年进化路线曝光,iPhone将迎来3次大改款

36氪的朋友们·2025年08月25日 18:03
苹果未来三年推三次iPhone大改款,轻薄/折叠/曲面设计应对挑战。

8月2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正将赌注重新押注于其核心产品线——iPhone。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计划在未来三年(2025-2027)连续推出三次重大iPhone改款,试图为这款面世17年的产品注入新的活力。首波动作将于今年9月拉开帷幕,随后在2026年和2027年,苹果将通过全新设计和功能重塑iPhone的增长曲线,力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巩固其领导地位。

长期以来,iPhone一直是苹果营收的支柱。在2024财年(截至2024年9月底),iPhone贡献了公司近一半的收入,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换机周期延长、消费者支出趋于谨慎,以及来自中国厂商的竞争加剧,使 iPhone销量在过去两个季度连续下滑。苹果此番密集的设计和功能革新,不仅是为了刺激换机需求,更是在向市场传递一个明确信号:iPhone仍有巨大的创新空间。

一、iPhone“进化三部曲”

01 iPhone Air :主打轻薄,取代iPhone 16 Plus

2025年秋季,苹果将发布 iPhone 17 系列,这将开启“三年三次大改款”的新阶段。系列中的一大看点是 iPhone Air。据外媒报道,这款机型将取代iPhone 16 Plus,并借鉴 2008年MacBook Air的设计理念,主打轻薄化。不过,为了实现极致纤薄,iPhone Air 在配置上作出了一些取舍,例如电池续航相对有限、仅配备单摄系统,并取消了物理 SIM 卡槽,改用苹果自研的 C1 调制解调器芯片。整体而言,iPhone Air 的工程设计和组件方案,更多地为后续产品创新提供了试验和铺垫。

与 iPhone Air 同期推出的还有 iPhone 17、17 Pro 和 17 Pro Max。整体外观与 iPhone 16 系列相近,但 Pro 机型会采用全新的背部工业设计,升级摄像头系统,并新增橙色配色;iPhone Air 则提供浅蓝色版本。虽然这些改动并非颠覆性,但预计 Pro 系列依然会凭借性能和稳定的市场表现,成为多数消费者的首选。

更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将在iOS中进一步整合生成式 AI 功能,覆盖个性化助手、照片与视频生成、邮件和消息自动回复等应用场景。据报道,苹果正在与 OpenAI、谷歌、Anthropic 等公司合作,部分任务将直接调用外部模型,如谷歌的Gemini 或OpenAI 的 ChatGPT。相比三星和谷歌的激进策略,苹果更强调安全与隐私,希望通过这种差异化定位来强化品牌价值。

02 苹果首款折叠屏iPhone,书本式形态

2026年,苹果计划推出首款折叠屏 iPhone,代号 V68。该机采用类似三星 Galaxy Z Fold 的书本式设计,展开后尺寸接近小型平板电脑。配置方面,设备配备四个摄像头(前置一个、内侧一个、后置两个),并采用 Touch ID 取代 Face ID,以适应折叠形态下的多场景使用。它还将搭载性能更强的 C2 自研调制解调器芯片,并通过改进的 In-cell 触控屏幕技术缓解折叠屏常见的折痕问题,同时提升显示效果与触控精度。

据悉,初期机型仅提供黑白两种配色,供应商计划在2026年初启动量产,正式发布时间预计在秋季。该产品的定位更倾向于高端用户及注重视频体验的群体。

03 20周年特别款:iPhone 20全曲面玻璃设计

2027年,正值 iPhone 问世20 周年,苹果计划推出代号 “iPhone 20” 的新机型。该设备将采用全曲面玻璃设计,结束自 2020 年以来延续的直边风格。它还会与 iOS 26 的全新 “Liquid Glass” 界面相配合,界面元素以圆润边缘和半透明分层为特点,营造出更连贯的视觉效果。硬件与软件的统一设计,使手机的物理边缘与屏幕显示更自然地融合,被视为继 iPhone X 之后一次重要的外观革新。

二、 iPhone仍是生态中枢,配件功能全面升级

为了继续把iPhone放在“生态 C 位”,苹果最近的动作越来越快。第十代Apple Watch被传会和iPhone的AI功能打通,不光能看健康数据,还能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健康小报告,甚至直接对接医疗服务。AirPods Pro 也不再只是耳机,它可能要加上心率监测,还在尝试实时翻译、空间交互,把耳机变成 iPhone 的“延伸器官”。与此同时,一款自带屏幕的 HomePod 也在路上,会搭载一个全新的 Charismatic 家居系统,显然就是冲着亚马逊和谷歌的智能家居而去。

在混合现实领域,尽管Vision Pro销量未达预期,苹果正开发更轻薄、价格更亲民的版本,预计2026年发布。iPhone与Vision系列的深度互联被视为苹果生态的下一阶段重点,旨在通过空间计算和AI增强用户体验。此外,苹果还在研发无屏幕智能眼镜、桌面机器人、大型折叠iPad和Mac可转换设备,以及家用安防摄像头系统,这些新品类将进一步丰富苹果生态的多样性。

三、服务业务逼近千亿美元,但正在迎来“监管大考”

硬件之外,服务业务是苹果营收增长的另一支柱。应用商店App Store、Apple Music、iCloud 和 Apple TV+ 等服务在过去五年持续增长,2024财年收入接近1000亿美元,占公司总收入的近四分之一。然而,监管压力正威胁这一板块的盈利能力。在欧盟,《数字市场法》要求苹果开放应用商店,允许侧载应用和第三方支付系统;在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苹果的App Store抽成模式是否构成垄断。此外,与谷歌的搜索合作协议(每年为苹果带来约200亿美元收入)可能因反垄断诉讼而终止。

为应对这些挑战,苹果推出AppleCare One(每月20美元,覆盖三台设备保护)等新服务,并将Apple TV+价格从9.99美元上调至12.99美元。2026年,苹果计划推出基于AI的Apple Health+订阅服务,提供营养规划和医疗建议,以进一步挖掘服务收入潜力。分析师预计,苹果将通过调整App Store费用结构和开发新订阅服务来抵消监管带来的损失。

四、AI团队核心成员流失,苹果寻求外援合作

不过,苹果的转型路上,正面临一个不小的麻烦:人才正在加速流失。过去两个月里,苹果AI团队连续失去六名核心成员,其中包括 AI 基础设施总监弗兰克·楚(Frank Chu)和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鸣(Ruoming Pang)。更敏感的是,这些人几乎清一色跳去了 Meta新成立的 AI 实验室。很多工程师私下抱怨,苹果在 AI 上的节奏太慢,“一切都要先过隐私和安全那一关”,结果就是产品落地比对手晚半拍。再加上 2024 年电动车项目被砍掉后,大批硬件工程师选择离开,这让苹果的人才“外流感”更明显了。

为应对这一问题,苹果正积极与外部AI公司合作,例如与谷歌协商定制Gemini模型以增强Siri功能,同时在内部工具和开发者平台(如Xcode)中集成Anthropic的Claude技术。如何在AI和硬件创新上重新激发团队活力,并留住顶尖人才,将是苹果未来几年的关键挑战。

在全球科技行业迈向AI和混合现实转型的关键阶段,苹果以iPhone为核心的三年改款计划看似保守,实则是一场高风险的豪赌。如果iPhone Air、折叠屏 iPhone和曲面玻璃iPhone 20能成功引发换机热潮,并与AI服务、新设备形成协同,苹果有望重现十年前的增长奇迹。然而,若创新未能打动消费者,或监管压力和人才流失问题进一步恶化,iPhone可能从增长引擎变为沉重负担。

投资者目前对苹果的策略持谨慎乐观态度。2025年以来,苹果股价上涨超过12%,部分得益于市场对AI整合的期待。但华尔街分析师提醒,真正的考验在于苹果能否在一个趋于饱和的市场中持续“再造奇迹”。正如彭博社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所言:“2025年不是iPhone的革命之年,但它为2026年和2027年的重大转变奠定了基础,这对iPhone粉丝来说是激动人心的时刻”。

本文来自“腾讯科技”,作者:无忌,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