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智汇社区获 2000 万天使轮融资,布局AI应用层全生态整合
36 氪获悉,作为国内外首家AI生态整合平台,人工智能应用平台AI智汇社区于近日完成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多家VC基金共同参与联投,释放15%股权,按此计算投后估值约1.33亿元。投资方表示,将通过资源融合,助力AI智汇社区搭建更完善的AI生态整合平台,而本轮筹集的资金,将重点投入三大核心方向:一是完善自研的IHUI技术架构体系,强化平台技术底座;二是搭建GPU算力资源池,为AI应用开发与运行提供算力支撑;三是集成Agentic AI、MCP(模型上下文协议)、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多种领先技术,进一步提升平台服务能力,最终以“普惠人人”为宗旨,为普通人提供便利的降本增效服务,同时推动B端(企业端)与G端(政府端)定制化场景方案落地。
AI智汇社区成立于2025年,自成立之初便明确“AI生态上下游整合及使用生产平台”的定位。在C端(个人端)服务层面,平台构建了智能体开发、使用、变现分发的完整闭环:用户无需深厚技术基础,借助IHUI架构实现的低代码可视化操作,通过拖拽模块的方式就能完成AI应用开发;训练数据采用分布式节点储存,保障数据安全与调用效率,且当前模型精度已达91%。目前平台处于公测阶段,仅依靠自然流量便积累了超2000名用户,还辅助合作方开设了40余门AI相关课程,内容涵盖智能体开发入门、商业化变现技巧等,帮助用户快速掌握AI应用技能。
在团队配置上,AI智汇社区汇聚了行业资深力量:董事长李春川是连续创业者与AI资深实践者,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与行业洞察力;核心成员还包括来自国内头部科技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常宽、技术架构师滕翔以及资深流量运营专家孙振,四人分别在战略规划、企业管理、技术研发、用户运营领域形成互补,为平台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撑。
从行业背景来看,当前人工智能应用层领域的开发者普遍面临三大痛点:技术门槛过高,导致中小开发者难以进入;工具链碎片化,开发过程中需频繁切换工具,效率低下;商业化路径模糊,开发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收益。市面上现存的“小微智能体”等平台,仅能支持基础应用发布,尚未形成从开发到变现的完整研发生态,无法解决开发者的核心困境。而第三方数据显示,全球低代码AI工具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40亿美元,其中可视化开发工具增速达年复合增长34%,这为AI智汇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为破解行业痛点、抢占市场机遇,AI智汇社区还着力构建开发者生态,其打造的“技能共享市场”已入驻职业开发者上千人,完成智能体交易上万次,涵盖定制化智能体开发、技术咨询、运维服务等多种交易类型,实现了开发者与用户的直接连通。同时,平台正联合多家国内外AI领域头部企业与高校,构建开发者连通用户的完整体系,解决AI应用落地“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未来规划上,尽管平台已跑通核心业务闭环,但培育用户付费习惯和壮大开发者生态仍需持续投入。团队明确表示,将在未来6个月内完成国内全地区首批企业级客户的场景验证,覆盖制造业流程优化、服务业智能客服等领域;同时同步启动海外市场拓展,优先布局东南亚、中东等AI需求快速增长的区域。此外,平台计划在2026年一季度启动Pre-A轮融资,为后续发展注入更多资金。
董事长李春川强调:“我们始终相信AI技术不该是科技精英的专利,通过模块化开发和资源整合,每个普通人都能成为AI时代的参与者。”多家参与投资的资本也评价道:“在AI应用逐渐趋同的当下,真正具备生态构建能力的平台更具长期价值。”凭借技术整合优势、清晰的市场定位与完善的生态规划,AI智汇社区有望在低代码AI工具赛道持续突破,成为推动AI技术普惠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