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要开始回调了吗?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市场收盘涨跌不一。大型零售商家得宝(HD)发布业绩后,带动零售板块走强,推动道指创下历史新高。然而,科技巨头与知名芯片制造商股价普遍走低让大盘从上午十点就开始一路走低。
截止收盘,道指微涨0.02%;纳指跌幅为1.46%;标普500,跌幅为0.59%。
英伟达收跌3.5%,AMD和博通分别下跌逾5.4%和3.5%。作为今年AI题材的“大赢家”,Palantir(PLTR)更是重挫9.35%,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成分股。特斯拉、Meta和Netflix等科技巨头同样承压。
为什么美股科技股集体大跌?
Meta的“AI战略转向”
据美股投资网了解到,Meta正对其人工智能部门进行重大重组,将“超级智能实验室”拆分为四个小组,以期加速开发超越人类智能的AI。
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个积极信号,但市场的解读却恰恰相反。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战略调整的直接导火索,是今年4月Meta发布的Llama 4遭遇的“滑铁卢”。该模型性能远低于预期,甚至被曝出在基准测试中存在刷分行为,严重损害了Meta在开源领域的声誉。
这则消息的杀伤力,远超出了Meta公司本身。它之所以能成为给整个AI赛道浇冷水的导火索,是因为它触及了市场对AI行业最深层次的担忧,即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首先,它动摇了“AI军备竞赛”的持续性。
此前,科技巨头们在AI领域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你追我赶。市场普遍认为,只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就能取得技术突破。然而,当一个像Meta这样的领军者,在投入巨资挖来顶尖人才后,其核心产品Llama 4依然失败,并被迫调整战略时,这向市场传递了一个重磅信号:在AI领域,单纯的“撒钱”并不能弥合基础研究与产品落地之间的断层。
如果连Meta都无法靠巨额投入保证技术领先,那么其他公司的研发前景同样充满不确定性。这种情绪迅速从Meta传导至整个AI板块,引发了普遍的抛售。
其次,它打破了市场对“开源AI”的信仰。
Meta一直是开源大模型策略的坚定拥护者,其Llama系列在开发者社区拥有巨大影响力。然而,当Meta因自研瓶颈而考虑采用第三方模型时,这动摇了市场对“开源AI”前景的信心。它暗示,闭源模型的护城河可能比想象中更深,而那些押注开源路线的公司,其市场竞争力或已显著下降。
这则消息最终暴露了AI公司在技术自研、商业模式变现和盈利能力上的深层挑战。在投资狂热和“信仰”之外,市场开始重新审视AI公司背后的基本面,以及它们能否在“烧钱”的困境中找到一条可持续的盈利之路。
知名空头Palantir估值“信仰”
在Meta消息引发市场恐慌的同时,另一则来自知名做空机构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创始人安德鲁·莱夫(Andrew Left)周一公开批评Palantir,称其“与基本面脱节”,并宣布做空该公司。
莱夫指出,该股今年来累计上涨超过130%,市盈率(P/E)高达588倍,远超英伟达的58倍,估值泡沫惊人。
这则消息之所以能直接引发Palantir股价超过9%的暴跌,核心原因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清晰、直观且具杀伤力的估值框架。莱夫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用OpenAI作为参照物,具象化地戳破了Palantir的估值泡沫。
首先,他找到了一个完美的估值锚点。
莱夫引用OpenAI最新的估值数据,即在二级市场出售股.票后估值达到5000亿美元,对应2026年预估的294亿美元营收,市销率(P/S)约为17倍。这个估值倍数本身就非常高,但鉴于OpenAI的行业地位和增长潜力,市场普遍接受了这一估值。通过选择这个被市场认可的“高估值”标杆,莱夫的论点从一开始就具备了说服力。
其次,他用简单的数学揭示了估值扭曲。
莱夫将这个“慷慨”的17倍市销率应用于Palantir。根据明年预估的56亿美元营收计算,Palantir的合理股价仅为40美元左右。这个简单的计算结果,与Palantir当前飙升的股价形成了鲜明对比,直观地揭示了高达77%的潜在下跌空间。这种清晰的量化分析,比任何空洞的警告都更具冲击力。
最后,他从根本上质疑了商业模式的差异。
莱夫进一步强调,即使按照OpenAI的估值倍数计算,Palantir也是“非常幸运”的。他指出,两者的商业模式根本无法相提并论。Palantir的Z符合约收入具有波动性,难以像OpenAI基于订阅模式实现快速规模化。
此外,Palantir还面临微软和Databricks等强劲竞争对手的挑战。这部分论证从底层商业逻辑上瓦解了Palantir高估值的合理性,给市场的“信仰”带来了沉重一击。
美股历史性估值泡沫与宏观逆风
美股当前多项被广泛认可的估值指标显示,美股市场不仅昂贵,而且已达到极端高估的水平。根据CurrentMarketValuation.com截至6月30日的数据,大部分关键模型均将市场评定为“严重高估”。
巴菲特指标:该指标衡量股市总市值与GDP的比率,目前约为200%,超过其长期平均水平两个标准差。历史上,仅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顶峰和2021年末出现过类似水平,而这两次之后市场都经历了超过40%的大幅回调。
周期性调整市盈率(CAPE Ratio):该比率目前徘徊在35倍左右,同样高于历史均值两个标准差。此前仅在1929年和2000年达到过这一区间,而这两个时期均以市场崩盘告终。
市销率(Price-to-Sales Ratio):此项指标已偏离趋势线超过三个标准差,创下历史极值。无论是2000年还是2021年,当该比率达到如此高位后,都伴随着剧烈的估值回归。
均值回归模型(Mean Reversion Model):该模型显示,当前标普500指数已高出其经通胀调整后的指数趋势线三个标准差以上。上一次达到该水平是在2021年末,随后市场在2022年下跌了25%。
除了整体市场的估值风险,AI行业自身也面临着深层次的挑战。OpenAI的创始人奥尔特曼本人曾表示,AI领域存在投资过度兴奋的阶段,他认为“泡沫往往源于真实趋势”。
尽管部分分析师认为AI供应链基本面依然稳健,但普遍的共识是,投机性资本正在追逐那些基本面薄弱、只有“潜在前景”的公司,这造成了局部性的高估。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尽管OpenAI的移动应用收入在今年前7个月已达13.5亿美元,但公司依然面临巨大的亏损。
据透露,OpenAI预计2026财年亏损将达到140亿美元,远超其2024财年亏损,主要源于庞大的模型训练成本和人力开支。这种“烧钱”模式,让市场开始警惕其盈利前景和可持续性。此外,OpenAI最新发布的GPT-5模型也经历了一些波折,甚至被迫为付费客户恢复了旧版GPT-4模型的访问。
利率与宏观逆风
利率模型亮起红灯:即便是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高于4%的背景下,利率模型依然判定美股“估值过高”,这意味着相对于债券,股.票并未提供足够的吸引力。
宏观经济环境恶化:最新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报告显示通胀压力比预期更为炽热,这使得美联储在短期内降息的空间非常有限。持续的正实际利率正在悄然拖累经济增长,这种影响最终将传导至企业盈利。一旦盈利预期因高利率和成本上升而开始下调,当前已然高企的估值将显得更加难以为继。
美股投资网认为,除了传统风险,加蜜货币已从边缘资产演变为金融体系的一部分,它已经从一个独立、边缘化的市场,通过各种合法渠道,与主流金融系统深度绑定。
过去,加蜜货币的涨跌只影响一小部分高风险投资者。但现在,像比特币ETF、允许投资加蜜资产的养老金计划(如401(k)),以及部分公司将加蜜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这些都成了加蜜风险传导到主流金融的“管道”。
当这些渠道被大规模使用时,加蜜市场的剧烈波动就不再只是“加蜜圈”的事。它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波及持有相关资产的普通投资者、养老金账户,甚至是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从而对整个金融系统构成前所未有的系统性风险。
综合来看,AI行业的挑战、估值泡沫的积累以及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都为市场的稳定性带来了压力。但是美股场仍显示出一定的韧性,我们投资者应警惕估值回归和宏观环境带来的影响,适时调整投策略,避免在高估值的背景下过度暴露于风险之中。
本文来自“美股投资网”,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