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最爱去的秋游胜地,省一大笔“沪币”

新周刊·2025年08月18日 17:30
眼福、口福兼俱。

如果你在上海街头随机抓一个人访问:沪上五大古典园林是哪五个?不借助互联网查询,能答对的人少之又少。至于五大古典园林全去过的人,不要说上海,放大到全国范围,可能都寥寥无几。毕竟,说到逛古典园林,大多数游客都会直奔苏杭。

此外,上海五大古典园林里,除了最出名的豫园坐落在黄浦区福佑路,其余四个全部散落分布在城市郊区,分别为秋霞圃、古猗园、曲水园、醉白池。其中距离市中心最近的古猗园也有30公里左右的车程。这就造成了无论是游客还是上海本地人,都把这四个郊县园林给忽略掉了的局面。

△古猗园风光。(图/钱鸣 摄)

除了豫园,其他四个园林要么票价低廉,要么索性免票,成了附近居民的市民公园。但即便是其中票价最贵的豫园,也才旺季40元,淡季30元,并且针对学生、老人还有优惠票。在动不动一个展览门票就上百、被网友们吐槽拥有“沪币”的上海,五大古典园林,算得上是难得的亲民宝藏目的地了。

01 从南北朝到近现代,上海的园林史并不简单

在游客的印象中,上海是霓虹璀璨的十里洋场,是百年近代史的缩影之城。旅游热度最高的无非是外滩、新天地、人民广场、安福路武康路等市中心知名度极高的现代化场所。毕竟,论city不city,上海可是头一个上榜的。

但上海旅游的闪光点,真的只有百年近现代史么?

虽说沪上园林远比不上苏州园林那么中外驰名,可也别小觑被贴上摩登时髦标签的魔都。事实上,上海的东半部,包括现在的中心城区,成陆较晚,而上海的西半部,尤其是嘉定松江青浦一带,则早就在唐宋时期已经是经济发达地区。所以园林的分布也是遵循了这样的规律,上海的园林主要集中分布在西边。这座城市的造园历史能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

△古猗园内的古塔。(图/钱鸣 摄)

据考证,上海最早的寺观园林、位于嘉定区南翔镇的云翔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初名白鹤南翔寺,后宋理宗赐名南翔寺,康熙赐云翔寺后沿用云翔寺名至今。但原寺庙早已毁,目前能见证云翔寺历史的五代砖塔、唐代经幢以及宋普同塔都被放置在了五大古典园林之一的古猗园中。

那么,这五大古典园林的说法从何而来?“五大”之说看似源远流长,到底是谁提出的呢?一通互联网考古下来,也找不到一个出处。于是,我专程请教了上海“建筑可阅读”宣传大使周培元老师,得知这一说法源自上海社科院在2000年出版的《上海园林志》一书。

这本权威的社科类专业读物,自1988年8月开始,通过成立专业的编委会,查阅检索史籍、田野调查、座谈考察、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动员相关单位数百人搜集近千万字资料,由数十位编委编纂勘误,历时十二年编辑而成。也是建国后迄今为止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权威的上海园林志。

△(图/小红书截图)

《上海园林志》第二篇的第三章“文化古迹公园”中,列出了上海的这五座古典园林,并分四个板块对这五个古典园林做出了详细说明以及解释。由于《上海园林志》的权威性,在其编纂的12年中,“五大园林”的叫法已经在上海的官方系统中不胫而走。书籍正式出版后,大家也都约定俗成参考延用了这一说法。

相比外滩、武康路等一到节假日就人挤人的网红地标,对于喜静的游客或是文保打卡爱好者来说,这个五大园林的级别、规格都不一样,但都各异其趣,很值得一逛。

△豫园一角。(图/钱鸣 摄)

首先豫园是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沪上五大园林中级别最高的一座园林。而其余四座园林则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其中又略有不同,其中秋霞圃在1962年就已被列为市级保护单位,而古猗园、醉白池、曲水园则是在2014年才同一批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猗园虽然建园历史晚于秋霞圃,晋级市级保护单位也晚,但古猗园中安置了最早一批上海寺观园林的文物,加上园林面积也最大,保护修缮相对也堪为典范。

园林中的不系舟,据说是上海著名小吃南翔小笼最早的销售处。根据《上海名镇志》及《民国嘉定县续志》记载,清朝同治年间,南翔小笼由继承老字号糕团店“日华轩”的杭州人黄明贤试制小笼馒头,并在古猗园不系舟叫卖。1889年的《申报》中已经提出“翔式馒首”这一说法,即南翔小笼为馒头界花魁。

△精致的南翔小笼。(图/钱鸣 摄)

这五大园林中,除了曲水园为清代当地城隍庙的寺观园林,历史相对较短,其余四座皆为明代私家园林。但曲水园的造园故事可一点不单薄,地方志记载曲水园又名一文园,由当时的居民每人捐募一文钱来用作维修经费,也算最早的众筹模式了。

如果把五大园林对照企业体系,那么豫园就是董事长,古猗园是总经理,秋霞圃是副总裁,醉白池是总监,曲水园则是经理。这一点从票价上也可见端倪,豫园票价最高,曲水园则为免票。但这也只是从文物保护的重量级来说,并不意味着曲水园在可游览指数上也敬陪末座,毕竟各花入各眼。

△曲水园环境怡人。(图/钱鸣 摄)

02 上海五大园林,逛一个就够了?

经常有人说,园林嘛,都大同小异,无非是移步换景,亭台楼榭,看一座就可以了。我最近跟随周培元老师,用三个周末的时间逐一走访了这五大古典园林并品尝了每座园林周边的美食,这才深刻体会到它们的各自特点,还真是不尽相同。

首先从游览便捷度而言,豫园肯定首当其冲,位于市中心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又毗邻老城隍庙、豫园商城。多条公交线路可达,地铁10号线有豫园站,下站步行可至。

醉白池虽然位于松江,但市区地铁九号线直通醉白池站,妥妥把你从市区直接“快递”到醉白池大门口的节奏。而其他三座园林则都无法利用公共交通从市区直达,都需要地铁换公交。

△豫园湖心亭夜景。(图/钱鸣 摄)

其次从游览体感而言,豫园周末游客较多,最好错峰游览。豫园位列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最早为明代布政使潘充端的私家花园,有“奇秀甲江南”之称。

豫园最大看点的当属镇园之宝“玉玲珑”,这也是宋徽宗最爱的石头——《水浒传》中生辰纲里的花石纲。与之相映成趣的是醉白池中一块名为“泼水观音”的奇石,为玉石爱好者发现后于2014年转入园中。一古一今两大奇石在沪上遥遥辉映,各美其美。

而秋霞圃顾名思义,取自诗句“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历来是赏秋佳处。尤其是园中桃花潭景区的红枫,令游客有一种“何必去京都”的幸福感。

曲水园虽然面积最小,却是唯一五大园林中每日开放夜游的园林。因为是唯一的寺观园林,园中没有大面积开阔水域或空地,但曲水园内有一座相当规模的假山名为小飞来峰,并且在山腰处还有不多见的一座三角亭。

五大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当属古猗园,占地130亩。整个园林给人感觉大气磅礴,非常疏阔,改建后在进园处参考西方园林的造园布置,设有大片草坪。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五大园林大多设置在当地历史上的城隍庙附近,其中的曲水园本就为当地城隍庙的寺观园林。古时候城隍庙附近也历来是食肆摊贩云集之地,因此,这些古典园林周边不乏古镇和商业中心。随便翻开大众点评,特色美食地方小吃云集,不需要担心游览之后怎么祭五脏庙。

03 逛完园林吃美食,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虽然这五大古典园林都在上海,但周边美食可不是copy,各自有各自的花活。

例如,八宝辣酱最佳选择一定是在豫园上海老饭店,在这里你能吃到浓油赤酱的本帮味道;如果想要一个绝佳的看九曲桥和豫园的观景位,那么记得一定要提前预订绿波廊专门的观景座位。

 

南翔小笼虽然全上海都有,但如果能在就位于原产地的古猗园餐厅望鹤楼包厢内点上一笼,打开古色古香的雕花木窗,对着古漪园的竹林,再泡上一杯餐厅特有的竹叶茶消磨一个下午,那享受,就两个字:完美。

位于青浦的曲水园,则因为小飞来峰和天台的济公结缘。贴着曲水园建造的桥梓湾餐厅,把其中三间能看到园景的最佳观景位包间,漆成了寺庙同款黄墙,并供应传说中济公吃过的天台小吃小米糕。笔者亲测奶香松软,可以一试。

醉白池位于上海松江,松江的四鳃鲈鱼自古就令无数文人骚客食指大动,留下不胜枚举的“咏鲈”名篇。夏秋之季,游完醉白池,在附近餐厅点上一盘清蒸鲈鱼,配上一杯白葡萄酒,中西合璧,传统又时尚。

△清蒸四鳃鲈鱼,味道尤其鲜美。(图/钱鸣 摄)

而五大园林中最古老的秋霞圃,对面就是小吃餐馆遍地的州桥老街。老街上还有好几家餐馆为古建筑改造,颇有意趣。可以在老街内找找知名的嘉定土菜小吃——酒酿糟肉。如果你追求精致,那么离老街不远、位于禧玥酒店内的嘉定公馆则是最佳选择。

对于魔都的文艺青年们来说,古典园林似乎一直都是被遗忘的角落。毕竟魔都的各大展览、艺术活动永远叫人目不暇接。年轻人的首选消遣是去刷展、看演出,或者卷累的时候去点个寺庙咖啡。以至于一到周末,市区内的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小剧场都人满为患,城中三座知名古刹——静安寺、玉佛寺和龙华寺——也都挤满了年轻的香客。

相比之下,五大园林这样古老、清幽的所在,不能不说是上海性价比极高的旅游目的地。逛完园林之后,就在附近吃上一顿地道又丰俭由人的地方美食,堪称眼福、口福兼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九行Travel”,作者:钱鸣,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编程已死?”谷歌科学家斯蒂芬妮表示:“不,学习编程的作用远未失效。”

1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