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富豪掌舵,又一“隐形冠军”赴港IPO

直通IPO·2025年08月14日 17:33
年收162亿。

海外业务“单独”IPO了。A+H,即将迎来一个全球隐形冠军。

8月13日,A股上市公司卧龙电驱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广发证券(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而这距离其于6月18日称“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提高公司国际形象及综合竞争力,拟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告发布,仅时隔2个月。

值得关注的是,卧龙电驱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电驱动系统领域深耕四十余载,其背后掌舵者为上虞富豪陈建成。

而就在传出赴港IPO消息前,公司就已经在资本层面加深了与人形机器人以及低空经济产业之间的关系。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卧龙电驱旗下意大利希尔机器人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集成商,目前已战略入股智元机器人,共建具身智能产业生态,落地机器人关节里的“中国方案”。此外,卧龙电驱还与其他各大人形、仿生机器人品牌展开了深入的合作。

另外,在低空领域,目前该公司与中国商飞、沃飞长空、山河星航等主机厂客户达成深入合作,共同推进产品研发,实现数百台小批量出货。

颇有一番抓住两大风口,乘势而上的态势。

对于这一点,二级市场率先闻风而动。

截至8月14日收盘,卧龙电驱股价为27.62元/股,直接涨停,创下其股价历史新高,同时,该股价较2024年12月31日14.21元/股收盘价上涨近94%,当前市值为431.46亿元。

这意味着,今年以来,卧龙电驱市值已“扩容”了近209亿元。

来源:百度股市通

而卧龙电驱的故事,最早可追溯至陈建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办起了上虞多速微型电机厂;这家工厂便是“卧龙系”构筑的基石。

随后,着眼卧龙电驱,其实则是在卧龙集团电机工业公司前身的基础上于1995年成立,后在2002年登陆A股。

来源:卧龙电驱招股书

时至今日,卧龙电驱专注于电驱动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持续为全球客户提供包括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五大核心板块。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2.66亿元、155.67亿元、162.47亿元,收入按复合年增长率 21.9%增长。

来源:卧龙电驱招股书

其中,防爆、工业及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为公司基础业务板块,报告期内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占比高达87.1%、84.2%和82.2%。

而新能源交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则体现了卧龙电驱在增长、集成及软件驱动创新上的战略重点,同期收入占比分别为7%、6.5%和5.2%。

此外,公司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储能系统、光伏发电电力以及原材料及组件销售产生的收入,报告期内该业务营收持续增长,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2年的5.9%增长至2024年的12.6%。

截至2025年6月30日,卧龙电驱在全球拥有45家工厂,包括位于德国、波兰、意大利、越南、墨西哥以及其他国家及地区的14家海外工厂,使公司能够为各自地区的客户提供本地化的制造支持及服务,公司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前五大客户平均合作年限已超过21年。

截至2022年、2023年、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各年度╱期间向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总收入约16.1%、13.8%、13.8%及15.7%,向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约 8.1%、6.9%、7.3% 及 7.8%。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卧龙电驱在全球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约为4.5%;在全球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四,市场份额约为2.8%;及在全球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约为2.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收入规模不断扩大相比,公司的年内利润表现却并未呈现一致的稳定性。

2022年至2024年,卧龙电驱年内利润分别为8.39亿元、5.53亿元和8.32亿元,走出了“V字型”。

同期,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23.9%、23.9%和23.2%,可见在2024年相对有所下滑。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80.31亿元,较去年同期79.78亿元同比增长0.7%;毛利率为24.6%,与去年同期持平。

对此,卧龙电驱在招股书中坦言,其经营涉及若干风险及不确定性,主要受与其业务及行业有关的较重大风险影响。

其中就包括业务倚赖于多种下游行业;全球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行业面临激烈竞争;向电动航空及具身智能等新兴行业的战略扩张涉及大量前期投资、执行复杂性以及不确定的市场接受度;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技术的快速进步需要持续创新及大量投资等。

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支出(包括资本化金额)分别为8.19亿元、8.58亿元、8.72亿元,2025年上半年则为4.26亿元。

而此次香港IPO,卧龙电驱募资金额拟分配作以下用途:扩大公司的产能以及提升生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效率及全球覆盖范围;提升全球研发实力,旨在升级产品平台、推动技术创新及维持五个核心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系列的长期竞争力;加强公司在新兴领域(主要为电动航空及机器人组件)的投资及业务;发展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以强化品牌影响力、提升客户参与并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经销能力;留作一般营运资金以供业务灵活调配,使公司能够迅速、审慎地响应战略机遇及应对不可预见的市场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直通IPO”,作者:孙媛,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汇聚美港股、科创板、创业板等热门科技上市动态,洞悉底层商业逻

下一篇

往搜索框里插广告,本就是一门生意,现在这门生意延展到了AI对话框里。

6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