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月活首超优酷,短剧在“虚火”下狂飙
近日,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字节跳动旗下免费短剧App红果短剧6月的月活达到2.1亿,同比增长179%,首次超过长视频平台优酷2亿的月活量。
有人将其视作短剧行业发展的“里程碑”,认为这意味着以“免费+广告”模式、靠几分钟一集的强情节内容,终于在用户规模上撕开了一道口子;也有人理性认为,这或许只是行业迭代中的短暂震荡,长视频平台积淀的内容厚度与用户黏性,不会在一时之间被撼动。
无论何种观点,不可否认的是,短剧行业的“热力值”,在这个夏天迎来飙升。
然而,随着“野蛮生长”时代的结束,短剧走上精品化路线,新一轮的行业问题随之凸显。内容生产端,“爆款公式”下打造的“孪生兄弟”,不仅同质化严重,还频现抄袭风波;数据世界里,刷量、炒作等暗箱操作初现端倪,“虚火”的流量与真实的需求交织难辨。
寡头时代数据贬值
“从行业发展看,红果短剧此次超过优酷,标志着短剧从影视行业的边缘角色,成为独立的主流视听消费选择,其商业可行性得到印证。但从单个App来看,凭借字节的流量与算法优势,行业寡头正在形成。”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陈晓达告诉《IT时报》记者,寡头的出现首先会对规则话语权带来影响,或将导致市场误判。
今年以来,10亿观看量的短剧越来越多,截至7月底,红果短剧公布的10亿及以上爆款短剧达到17部,屡创新高,甚至出现高达30亿播放量的短剧《念念有词》。红果似乎有意将“10亿播放量”打造成自家宣传的“金字招牌”,每当一部爆款作品出现时,红果的微博都会发布一张10亿播放量作品海报。
这种对高流量数据的追捧,在短剧行业早就屡见不鲜,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跨界入局的肯德基。2024年,肯德基首部自制短剧《重生之吃货皇后惹不起》上线,并在抖音上宣称播放量达1.4亿。
然而,数据的真实性却被短剧圈知名人士质疑,据媒体报道,该人士认为抖音站内数据点赞和播放比例严重不匹配,数据真实性存疑,与其他平台的数据差距也不应该出现在一部过亿播放量的短剧作品上。
“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对这些营销类视频的播放量,往往会自动打个折扣。”短剧行业新媒体“新腕儿”主理人陈中透露,在充值付费时代,制作方常以百万、千万级别的充值数据为噱头吸引资本;而进入免费短剧时代后,播放量数据被平台牢牢掌握,制作方再自夸数据已意义不大。当前行业缺乏足够的竞争对手形成制衡,从用户规模来看,据QuestMobile数据,排名第二的河马剧场月活仅为4096万,“红果”的一家独大,使其自然掌握了市场话语权。
播放量剧增的另一个因素与算法口径息息相关。今年四月,红果对热力值计算规则进行修改,将14天累计播放热度改为7日均播放热度,并取消了热力值上限限制。
陈晓达向记者分析道,从好的方面来看,7天统计周期更短,可以减少老剧霸榜的概率,让新剧有更多展示机会,加速短剧创新迭代,但这也造成部分新剧通过短期内的集中播放迅速蹿升,热度虚高,长此以往,将加剧市场“虚火”,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部爆款,多个“分身”
当“10亿播放量”的海报在社交媒体上刷屏时,有人已经默默记下这份“爆款公式”,当观众打开不同的热门短剧后发现,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相似,甚至分镜都“一比一复刻”。
精品化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现实还存在落差。内容创作就呈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既要快速批量,又要创新质量。一位短剧编剧透露,公司有明确的KPI,60集的剧本要在两周内写完,角色塑造、剧情走向和冲突设计往往来不及精雕细琢,对几部经过市场检验的爆款剧进行融合拼接就能快速生产。
于是,类似背景下,既能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家庭温情故事,也能衍生出复仇重生剧情,题材内核的重叠度可见一斑。
《IT时报》记者在查看红果短剧中17部过10亿播放量的短剧时发现,翻拍作品不在少数。比如,《月光锈》改编自小说《你出轨在先,离婚你哭什么》,而该小说已经被多次翻拍,其中一版《危情博弈》在抖音话题播放量超过3.5亿次;《咬清梨》也分为千喆&彭呆呆、马秋元&何聪睿、彭瑶&希尔艾力等多个主演版本;由听花岛打造的《念念有词》由小说《豪门老公是哑巴,别慌,我是喇叭》改编,此前也已经拍过3个版本。
相比改编翻拍的同质化问题,抄袭才是短剧行业一直以来的顽疾。7月25日,点众科技、听花岛发布声明称,出海头部平台ReelShort上线播放的多部海外短剧与其国内版权作品“基本相同”、涉嫌“一比一抄袭”。
陈中告诉《IT时报》记者,相比长视频的篇幅、成本、复杂故事线等,短剧“短平快”的特点让改头换面更加方便,且强冲突、高爽点的固定套路也给抄袭留有巨大空间,加上如今AI工具的使用,洗稿搬运等现象在短剧行业愈发严重。
然而,从法律层面为短剧抄袭定性并不是一件易事。广东君凡律师事务所花俊贤律师表示,作品之间在叙事题材和整体结构框架上相似并无大碍,短剧业内一些屡试不爽的热梗、通用套路也不受保护。著作权法只保护具体的独创性表达而非思想。有些作品会在情节等方面注水、刻意改动,以规避风险,增加版权方对抄袭的判定难度。
为短剧“下半场”定调
《2024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突破505亿元。
陈晓达和陈中都认为,仅靠红果一家独大无法形成多元竞争,“爱优腾”、B站等长视频平台的短剧业务也应该“支棱”起来,形成内容、流量、变现等多维度的竞争态势。
当前,除红果热力值统计外,DataEye、新榜、QuestMobile等第三方机构也都会对短剧数据做统计,但统计口径并不一致,真实数据与榜单之间也有一定差距。将播放量的计算规则、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公开透明,形成统一标准,也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相比之下,打击抄袭的话题已经在业界展开讨论。8月初,第九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微短剧行业版权社会共治”分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万勇建议,先由行业内部通过平台主导的自治机制探索路径,例如参考电商行业对假货治理的经验,在规范中寻求灵活与弹性。
针对AI工具导致的抄袭问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委员会副会长赵晖呼吁,提前布局面向AIGC环境的版权确权机制,并对短剧内容平台提出更高的数据管理和责任要求,推动建立数据库级别的内容保护系统。
图片/ 红果短剧 豆包AI 微博 QuestMobil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IT时报”(ID:vittimes),作者:沈毅斌,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