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饮海外门店破1.5万家
与店有关的事
上周,各品牌拓店布局持续加码。
国内市场,瑞幸开出222家新店;Tims天好咖啡23家新店开业;茉莉奶白苏州首家形象店落地;乐乐茶于上海、苏州、盐城五店齐开;茶颜悦色以店中店形式布局新店型“茶颜手作饼坊”。
柠檬向右首进北京、深圳,标志其在华北、华南区域迈出关键一步;林里手打柠檬茶西安新店开业,目前其在营门店已有1950家,其中西安市17家,其余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海外市场,据茶咖观察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至少有44个茶饮品牌在海外开出近1.5万家门店,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
其中,CoCo都可海外门店总数超400家,加拿大、菲律宾市场均破百店;值得关注的是,在入驻三年以上的区域,其非华人顾客占比已超50%,门店选址从“中国城”延伸至当地社区。
霸王茶姬则加速其在亚洲的扩张,继印尼、泰国和越南后,计划进军日本和韩国。
此外,茶话弄澳大利亚首店于8月11日启动试营业,位于墨尔本斯旺斯顿街。截至北京时间当日下午3时,该店单日营收已突破15000澳元(约合人民币70219元)。
与产品有关的事
恰逢“秋一杯”,茶咖品牌纷纷上新。
茶百道上新阳光青提冰奶;茉沏上新粉芭乐冰奶;茶话弄“不忧岛系列”上新;1点点上新桂香乌龙;柠檬向右上新柠檬奶系列;星巴克首推金桂系列;肯悦咖啡上新茉香白玉米乳茶;Manner Coffee上新桃子系列。
部分品牌同步升级产品。茶百道降糖升级每日苹果奶绿;CoCo都可宣布其核心产品线“经典奶茶系列”全面上架“全奶升级”新选项,均使用100%动物乳脂的冰博克搭配纯牛奶。
同时,经典产品迎来回归。皮爷咖啡桂花系列回归;喜茶抹茶波波冰和1点点桂香奶乌回归。
联名活动也集中发力。茉莉奶白与施华洛世奇联名上新葡萄系列;沪上阿姨联名鞠婧祎上新“富桂系列”;库迪官宣全球品牌代言人杨幂,上新Yummy系列;瑞幸咖啡与浪浪山小妖怪联名上市桂花系列;挪瓦咖啡与Letsvan联名。
喜茶联名CHIIKAWA推出“烤布蕾系列”,值得关注的是,该联名为喜茶2025年首个联名项目,喜茶也成为CHIIKAWA首个中国大陆茶饮品牌合作方。
茶咖观察了解到,今年“秋一杯”,不少品牌数据表现突出。
具体看茶饮品牌,霸王茶姬“秋一杯”销量环比上涨200%;CoCo都可单日销破410万杯;茉莉奶白新品销售超32万杯;茶百道阳光青提冰奶单品销量突破10万杯;茶话弄GMV环比增长200+%;奈雪外卖销量增幅达500%;甜啦啦外卖超2000万元;柠季全国外卖订单量较上周四同时段增长215.8%;乐乐茶全国总业绩累计近863万元。
咖啡品牌也有爆发,瑞幸咖啡单日总销量超过2000万杯;库迪咖啡整体销量是去年同期的2.5倍,流云茉莉轻乳茶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28%;银流咖啡有20%门店单日外卖订单超过400单,50%门店单日外卖订单超过300单。
在供应链领域,零关税政策助推非洲咖啡对华出口的增长。国内咖啡需求旺盛,叠加美国对巴西征50%关税,中国咖啡买家转向巴西及非洲:上周183家巴西咖啡企业获对华出口资质;中国零关税政策扩围至53个非洲建交国,其中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两国分别为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咖啡品种的发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顶级咖啡豆价格再创新高。巴拿马精品咖啡协会宣布,2025年“巴拿马最佳咖啡”线上拍卖会上,巴拿马翡翠庄园出品的一款水洗瑰夏咖啡以每公斤30204美元(约21.8万人民币)成交,刷新咖啡拍卖单价纪录。
这一批次拍卖的水洗瑰夏咖啡共20公斤,最终成交总价为60.4万美元。拍卖会共成交50个批次、总计1000公斤咖啡,总成交额达286.1万美元。每公斤平均成交价达2861.20美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
这批咖啡豆的买家就包括京东超市,其拍下的咖啡生豆为翡翠庄园的日晒瑰夏,总体成交价约为340万人民币,将于9月运抵国内进行烘焙加工,部分产品将通过京东超市独家发售。此外,京东超市还将上线京东外卖抢“5000减4990”神券,幸运者有机会赢取BOP标王咖啡豆上门手冲体验。
与钱有关的事
在劳动保障方面,社保新规在茶咖行业引发关注。自9月1日起,所有关于“不缴社保”的协议、承诺、声明都一律无效,员工因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法院将依法支持。若规定落实,也就意味着茶咖行业原本处于灰色地带的门店面临用人成本上涨的情况。
资本动态方面,星巴克已完成中国业务潜在投资者筛选,十几家私募股权和科技公司入围第二轮,包括博裕、凯雷、殷拓、方源资本、KKR、高瓴、春华资本等私募,以及京东、腾讯等科技企业。
此外,高盛报告指出,6月以来外卖平台竞争加剧,新茶饮成补贴最大受益者。其上调古茗、蜜雪冰城今年盈利预测,上调幅度分别为9%和1%(即预测今年古茗多赚2亿元,蜜雪多赚5000万元),并认为补贴延缓弱势品牌关店速度,打乱原有行业整合趋势;补贴退潮后单店增长承压,行业整合步伐将恢复,古茗、蜜雪等具备供应链和品牌优势的头部品牌将从中受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茶咖观察”,作者:刘淑娟,编辑:蒙嘉怡,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