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邻国:用户增长承压,高生态粘性打消变现担忧
多邻国于美东时间 8 月 6 日盘后发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财报前市场对活跃用户数下滑多有担心,尽管实际 MAU 确实出现了疲软,但存量用户粘性很高,付费转化提高,最终流水超预期。
业绩核心要点
1. AI 舆论风波致获客受影响:二季度多邻国因为 AI 负面舆论(4 月高管宣称 AI-first,叠加配音演员减薪争议,官号毒舌应对,引发公众不满)。
公司出于品牌形象的保护,暂时减少了社媒夸大式营销,尤其是北美地区,从而使得美国地区用户活跃下降。
与此同时,因 “Dead Duo” 活动激增的活跃用户,在活动过去后,也有一个自然流失。
不过公司提及,在中国地区的获客很亮眼,主要得益于与瑞幸的联名。最终二季度月活 1.28 亿,环比流失了 1900 万人,印证了市场财报之前的主要担忧。
2. 老用户粘性依然很高:二季度 DAU 达到 4770 万,DAU/MAU 继续走高到 37%,媲美多数社交平台,体现平台生态的强稳定。年初,公司对免费版本进一步扩大了 “Energy” 方案覆盖,可能也对活跃性带来提升,下半年将继续扩大到更多的地区市场。
Energy 方案相比之前的 Heart 方案,主要存在两个变动,一个是做错题另外扣能量/爱心了,另一个是做对题可以少扣能力或者奖励能量了。
这显然能够延长用户兴趣衰减的时点,增强用户的乐趣。表面上看,约束免费用户的爱心值增加,免费用户可以体验更久,这可能会使用户降低短期付费订阅获得无限爱心值的冲动。
但从用户生命周期价值来看,时长或粘性(DAU/MAU)才是决定最终付费转化的真正关键因素。多邻国的这点改动,对这两个指标都是有利的,因此海豚君认为,无论短期波动如何,最终总价值会增加。
此外,新课程的开拓也会自然增加存量用户粘性,比如二季度上线的国际象棋课程,截至 2Q25 末,DAU 已经超 100 万,目前还只是 iOS 端,年内将推广至 Android 平台。
3. 付费转化提高:付费一般跟着 DAU 波动,因此 MAU 环比下滑,DAU 增长了对最终付费仍有拉动。
二季度平均付费率提高到 8.7%,其中 MAX 在整体订阅用户中的渗透率为 8%,较上季度的 7% 有所提升但进度显然低于预期(市场预期渗透率可以达到 9%)。公司解释为,视频对话对初学者还是有难度,正在做一些调整。
4. 涨价效果逐步体现:一季度多邻国多地涨价 10%~15%,二季度人均付费已经能看到一些拉动,同比增速 5.5%,相较一季度加速。虽然环比来看,目前还是下降的。
除了季节性因素造成的波动外,还有一个是年付费会员多,续订一般多在年底。另一个是低客单价的国际市场扩张更快,比如亚洲。尤其是中国地区,虽然 Super 价格折价不多,但中国地区尚未推出 MAX 功能,因此可能人均付费低于成熟的北美市场。
公司表示,未来人均付费将保持同比低个位数增速的上涨,重点还是引导用户付费升级。
5. 指引上调,但仍隐含下半年增速放缓:三季度和全年的收入指引都因为二季度流水强劲,而有所上调。
不过小瑕疵是,按照新的全年收入指引,隐含下半年增速最低 28%,相较于上半年的近 40% 水平有明显放缓,这里不排除存在指引刻意保守。
6. 毛利率开始受益 AI:二季度毛利率环比提供了 1pct,当下虽然还存在一些 AI 投入(MAX 产品)产出错配期的影响,但二季度因此 AI 算力下降,毛利率有所改善,预计该趋势还可以持续。
对于苹果内引入第三方支付,公司表示正在进行中,但可能因为年付费用户较多,就算 Q3 调整后,实际年内能够分摊确认的收入也就是 Q4 一个季度的时间,因此对全年的利润率提高还不够明显。
同时,引入外部支付,短期也会有一些转化摩擦(跳转其他平台可能会让那个用户中途放弃付费),因此需要一定的过渡期(取决于公司第第三方支付的引入和推广节奏)。海豚君预计,年底有望有明显改善迹象。
7. 轻资产、高现金流:二季度自由现金流增长 8632 万,占总收入比重 34%。好的商业模式一般现金流问题并不多,而 34% 的现金流收入比例,足以说明多邻国的代码造币机能力。
8.重要财务指标一览
海豚君观点
成长估值的多邻国,在面对长逻辑中 AI 替代的潜在风险下,短期用户数指标就是影响股价变动的最大因素。
但用户数有第三方平台可以追踪,在财报之前,“用户增长预期的下调” 早已经 priced in 到跌跌不休的股价中来了——两个月跌去了 35%。
因此当一份用户在 “预期中” 不佳,但流水、利润显著超预期的业绩发布,再加上电话会管理层解释了用户疲软的 “短期扰动原因”——有意减少了营销活动,社媒改为温和交互,以避免用户进一步的反感,因此市场走出了 “利空出尽” 的意味,当日大幅上涨可能其中有空头回补带动。
目前 178 亿的估值(绩后当日上涨了 13%),又回到了年初因 TikTok Refugee 和 Dead Duo 两个刺激用户增长的事件大涨之前的市值。
但新用户毕竟留存了,对多邻国的业绩提振也是有的,这其中的差异点,就是在于短期 AI 舆论带来的波动,杀掉了一部分估值溢价。
那么基于现在的预期来看,当下 180 亿市值,对应的是 26 年预期大约42x的 EV/EBITDA(13.2 亿收入,30%yoy,32%EBITDA 利润率),仍然体现了一个高景气平台的估值。
不过考虑到下半年 Energy 方案加大渗透、苹果第三方支付以及 AI 舆论影响边际放缓的影响,从经营节点上存在向好趋势。公司的官方指引并不过分乐观,留有余地,因此后续不排除有继续 beat 业绩,从而提高估值空间的可能。
空间上可以参考海豚君的估值区间:基于 DCF 模型,按照不同预期下的终局假设,在折现率 12.5% 的情况下,中性到乐观160~255亿美元。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已经因为 Q1 用户数增长不佳跌去了 35%,但短期而言,市值波动还是会对用户数高度敏感,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留出一些安全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豚投研”(ID:haituntouyan),作者:海豚君,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