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件「后悔清单」,谁也逃不掉丨后浪告解室

后浪研究所·2025年07月25日 18:45
这个夏天,想和大家聊聊学生时期的遗憾。

这里是“后浪告解室”栏目,没有神父,却为你保留一个安静的“告解座位”。

征集年轻人的心里话,袒露内心深处的向往。真诚的表达本身就充满力量。

这是“后浪告解室”的第3期,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学生时代的遗憾。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是一段回不去的青春。这个夏天,想和大家聊聊学生时期的遗憾。

年轻是那时我们最大的资本,但也正因为太过年轻,青春难免和遗憾交织:未曾说出口的告白、和曾经的朋友失去联络、大学没能选到喜欢的专业、毕业前应该早点出去实习……种种难以释怀的遗憾,哪怕时隔数十年,仍有人困在原地。

而我们总习惯美化没有走过的那条路,每每回忆起,总会发出“如果当初XXX就好了”的感慨。

今年毕业季,“后浪研究所”发起了一项征集:如果穿越回学生时代,面对当年的自己,你想对TA说点什么?

我们收到了一百多位朋友的真诚留言,他们的故事、遗憾、鼓励或忠告,像跨越时空的信件,从不同的人生坐标寄回到了第一现场。

 

 01 

他*的,早点分手摆脱。

@car

毕业1年

对2020年读初二的自己说

 02 

找个靠谱男的好好谈一场恋爱!

@car

毕业1年

对2020年读初二的自己说

 03 

不要分手,出了校园对象真难找。

@小鱼干

毕业8年

对2017年读大四的自己说

 04 

别在高考后错过那个男孩,在未来会有八字先生告诉你,你的16岁心动,是这辈子的正缘。

@我喜欢像熊一样宽阔的后背

毕业1年

对2018年读高三的自己说

 05 

我知道你那晚收到他的消息很开心,我想告诉你,你们会经历几个月特别美好的日子,会在一起,会吵架,会分开,会时隔半年轨迹又会交汇,又再次认识对方,喜欢上彼此,但还是分开了,并且断了联系。但是直到今天,你敲下这些文字的当刻并没有完全释怀。

图源《后来的我们》

所以我现在也不能给你很好的建议,是让你全身心投入别管是劫是缘的感情呢,还是像三体世界的小人物告诫叶文洁一样劝你不要回答,不要回答!我不知道。 

我不是事后回想才迷茫,而是事情发生的当下就是迷茫的,或许我也需要听听未来更加成熟更有智慧的自己的见解。结局是有点遗憾的,你们从始至终没有见过面。不过不要后悔亲爱的,有一个人曾经坚定地选择你,说你就是最好的,一直肯定鼓励你,这已足够你感激。

@匿名

毕业2年

对2023年读大一的自己说

 06 

多和你前面的那个女同志培养培养感情,10年后,你俩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马黛茶

毕业10年

对2014年读高三的自己说

 07 

别再当缩头乌龟了,大胆对她告白,问她愿不愿意和自己在一起,结局和现在或许不一样。

高二上学期班里转来的那个会弹古筝的女生,是为数不多和你有共同话题的异性。聊得多了,你开始邀请她放学一起走,关系也越来越近。元旦放假前,你送她一张新年贺卡,第二天她也回赠了一张贺卡,看的出来她费了很多心思,你好像对她心动了。从那以后,你们还曾约一起爬过山、看过电影,你彻底心动了。但是,胆小的你始终没有捅破窗户纸,毕业后你们去了不同城市,联系越来越少,直到现在失去联系。

@卡皮巴拉

毕业5年

对2016年读高三的自己说

 08 

高中毕业好几年了,你还是忘不了那个男孩子,所以在同学会上你主动加了他的微信。但慢慢的,你发现他和你想象中不一样,你的喜欢给他增加了滤镜,你念念不忘的是幻想中的他。后来你和他表白了,也顺势在一起了,虽然很清楚你们并不合适,这更像是给曾经的自己一个交代。结局显而易见,短短几个月后你们就分开了,你再一次删除了他。

图源《黎明的一切》

重返20岁,我想告诉当时的自己,别去参加同学聚会,别加他好友,就让他留在幻想里吧,连带那段青春羞涩的暗恋回忆。

@派大星和海绵宝宝绝交了

研二在读

对年读大二的自己说

 09 

脸皮厚一点,面对机会是,面对爱情也是。

@李小卷

毕业5年

对2012年读大一的自己说

 

 01 

请卖房梭哈比特币或者黄金。

@你就叫我红领巾吧

毕业7年

对2017年读大四的自己说

 02 

贷款多买几套房。

@大海

毕业13年

对2011年读大三的自己说

 03 

别打那破游戏了,搞钱啊兄弟,去龙空狠狠接活,不然以后考了公务员穷的锅都接不开,不是喜欢su7嘛,不是喜欢A5嘛,把钱搞到了什么都有!

@把火锅吃遍

毕业5年

对2016年读大一的自己说

 04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如果你当时选择短视频的实习工作,或许现在会不一样。对一个未毕业的大学实习生来说(尤其是普通学校普通人),公司的大小其实没那么重要,工作内容更才是应该首先考虑的,因为这或许决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

@把今天吃什么

毕业6年

对2018年读大四的自己说

 05 

不要听其他人的忽悠,研0一定要去实习呀!!!探索自己喜欢什么,勇敢的去尝试,珍惜每一次试错的机会!一定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要惧怕说自己这里不好,哪里不好,害怕失败。没有完美而正确的选择,要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奋力前行,让它成为一条对的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红鱼开花香甜甜

毕业2年

对2023年读大四的自己说

 06 

毕业后直接去找工作,别考什么研究生了,少去备考的痛苦,少去读研的压力,专心工作搞钱就好了。在读研究生前,几乎没做过什么后悔的人生的决定,只有选择读研这一件事。

@大鱼

研二在读

对2023年读大四的自己说

 07 

如果你可以更早点社会化,或是更愿意了解这个社会运行规则并适应,以及早点去做心理咨询,你可能会更顺利或在社会意义上更成功一些。但是没有也没关系,因为将来你也会挺喜欢你的生活与状态的。

图源《年会不能停》

结果是选择带来的,选择由感受与价值观深刻影响,即便更早社会化,你依然还会保留你的某些倔强与坚守。

@菜头

毕业14年

对2003年读大一的自己说

 

 01 

不要上课睡觉了,赶快起来全力以赴地学习,时间才是绝对的奢侈品,一旦流逝就不可赎回,比你优秀的人还在比你更努力呢。

@小安

毕业17年

对2002年读高一的自己说

 02 

考研只是开拓知识边界的一种选择,不能成为逃避进入社会的借口。考上名校不能带给你所谓的光环,真正重要的是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虽然这个问题可能要花很多年才能想清楚,但是找到问题的答案才能让你成为你自己,而非成为别人的期待。

@N

毕业9年

对2015年读大三的自己说

 03 

出生在高考大省,亲历了应试教育的残酷,最大的愿望就是去省外读书,但这一切被你自己亲自毁了。高考成绩出来后,铺天盖地的建议袭来,在大家的轮番洗脑下,你轻而易举的就动摇了。最终你放弃了冲次省外的211,读了省内的大学,报考了最不喜欢但有退路的专业。

图源《武林外传》

每每想起,我都想穿越回去把当时的你打醒,我恨当时自己的不坚定。我一直想要自由,但被自己亲手困在这狭小的方寸之地。再来一次,你一定要力排众议,去北京读大学。

@DDD

毕业6年

对2015读高三的自己说

 04 

好好学专业知识,多接触学校外面的知识。多认识老师,教授,和他们搞好关系,虽然以前我嗤之以鼻。可以的话,有很多论坛,多去参与接触一些前沿发展的行业,多接触一些大佬。

@老腊肉炒切粉

毕业5年

对2016读大一的自己说

 05 

你喜欢看书,也喜欢写东西,作文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级传看,平时写日记也能洋洋洒洒写好几页,语文和英语是最让你解压和放松的学科。后来上了高中,老师说理科在未来的选择性更多,所以你在明知自己选择文科优势更大的情况下,还是随波逐流选了理科。自此抛弃了你引以为傲的文学热情,没有时间看书,甚至连想写点什么的时候都难以下笔。

图源《编舟记》

高考结束,你又听从了家人的安排,报考了一点都不喜欢的工科专业。再后来考研,你终于决定“离经叛道”,跨专业报了汉语言文学。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终于走上了自己喜欢的路。为了弥补当初的错误,你花了7年时间才重新读上喜欢的书,自此你高中的遗憾才得到了延时满足。

如果重新来过,请你坚定地选择文科,算我求你。

@哒哒哒哒哒哒

毕业5年

对2014年读高一的自己说

 06 

不要选文科专业啊!!!!快跑!!!!

@由由由由

毕业10年

对2012年读高三的自己说

 07 

没有上大学,或许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我高考那年取消了三本院校,我的成绩要么去偏远的地方读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公办二本,要么在省内读学费将近2万的民办二本。因为家庭条件一般,加上觉得读个大专也什么用,再三思考下我放弃了上大学。

今年年初偶然的一次机会,我的客户约我在附近一所大学见面,那是我第一次走进大学校园。和她在那里呆了一整天,聊天,散步,晒太阳,在食堂吃饭,在图书馆闲逛,我如此惬意地好好享受了一把校园时光。看着赶去上课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从我身边走过,那是我从未有过的青春。

再来一次的话,虽然很想告诉自己去上学。但出于现实考虑,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一天吃五顿

毕业7年

对2018年读高三的自己说

 08 

我的遗憾和可能大多数人背道而驰,我后悔在中学时期太努力地学习。

我的初高中都是在私立院校,学校管理及其严格模式,一切向成绩看齐。为了在考试中取得的不错的成绩,我经常晚上开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做题,这导致我的眼睛度数从200猛增到600;高中碰到疫情在家上网课,我自愿屏蔽掉一切娱乐信息,一心只有学习,同学们调侃我是“山顶洞人”;高三压力大到出现耳鸣,而我甚至为了刷更多的题,忍到高考结束才去医院,这导致我患上神经性耳鸣,听力差点受损。

图源《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为了在考试中比别人高几分,我牺牲了身体健康和很多本该享受的乐趣。如果再来一次,我宁愿当老师眼中不听话的“坏”学生,也不要成为严苛教育下众多看不见的牺牲品。

@匿名

毕业1年

对2017-2020年读高中的自己说

 

 01 

不要为了银行的一份工作而错过了毕业典礼,反正几个月后你会辞职,但是和同学们一起坐在礼堂、一起欢送班长的时刻,错过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大圆子

毕业7年

对2018年读大四的自己说

 02 

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想做出点成绩、考上更好的学校、拿到更高的学历再去感激那些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好像这样才能证明自己“值得”,但其实他们的付出并不是带有目的性的,老师教书育人不是为了学生都“飞黄腾达”之后回去报答他们。

图源《垫底辣妹》

在拿到一个比较高的初试成绩之后,终于觉得到了可以拿点成绩去说出当年的“感谢”的时候,恩师“癌症去世”的消息却比录取通知书来得更早。

想对当年以及现在的自己说,感谢的话一定要早点说出口,遇到一位好老师真的是学生时代最幸运的事情。不用纠结自己是不是爬得够高,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只要够远,就已经很棒了。

@D

毕业2年

对研零的自己说

 03 

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身体最开始出现异常是高二刚开学。当时我以为是压力太大,并没有放心上,直到我的手开始没有知觉,连写字都很吃力,才发现是生病了,肿瘤压迫神经。

重返校园已经距离高考不足半年,尽管住院期间我也没放弃复习,但当成绩下来,距离一本还是差25分。父母对我的复读请求没有发表想法,但这也算是一种答案。 

尽管我现在的生活还算稳定,但我依然懊悔。如果可以,我会在第一次察觉身体异样的时候去医院,配合医生的检查;也会在成绩出来后坚持复读,那时候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讨厌黄豆

毕业3年

对2017年读高二的自己说

 04 

我应该是全网最惨毕业生吧。我2018年上大学,2022年毕业。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的大学没有毕业照、没有穿上学士服、没有和朋友好好说声告别,毕业答辩是线上、甚至遗留在宿舍的行李都是学妹帮忙邮寄的……这些都是我的遗憾。

我想再好好走一遍校园,和朋友拍很多张照片,和所有遇见的人说声再见。

图源《阳光姐妹淘》

@不想上班

毕业3年

想对2022年读大四的自己说

 05 

请你不要做那么多兼职和实习,好好享受大学生活吧。你的人生不会因为缺少一份工作而不完整。整个大学四年的生活被实习填满,不是在实习的路上,就是在找面试的路上。

直到毕业,连班里同学都没认全,和宿舍人的关系不温不火。虽然在毕业前就找到了工作,但背后付出的辛苦只有你自己知道。

@小鹿要努力

毕业5年

对2017年读大一的自己说

 

 01 

不要对世界那么紧张,虽然你现在还是没有做到。

@xxinyi

毕业2年

对2023年读研一的自己说

 02 

去你喜欢的大学,选你喜欢的专业,和你的青梅竹马大胆表白!说我要我们永远在一起!年轻就是资本,喜欢就要热烈,不要担心未来是否有转机,在那一刻我们拥有的是最坚定的自己,最好的彼此。我真的好想他。

@Caesar

毕业1年

对2024年读高三的自己说

 03 

讨厌高中,讨厌每天做不完的题、讨厌身体发胖,讨厌青春痘、讨厌他们给你起的绰号。你真诚对待每个人,却并没有收获同等位置的善意。

我理解你。我想告诉你:这些痛苦不是你的错。

请你当一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那些恶意的嘲笑、被分数衡量的价值、复杂的人际关系,请用“我不在乎”的刺扎向它们。

@一个小板栗

毕业2年

对2019年读高中的自己说

 04 

高一遇到过一个魔鬼老师,因为成绩在班级是倒数,每天都在被针对。甚至因为一次没有完成作业,直接当众挨了一巴掌。那时候每天都很焦虑,经常失眠,在夜里痛哭,现在回忆起也忍不住的心痛。但那时根本不懂反抗,也不敢反抗。

回到2015年,我要给你一个拥抱,告诉她:勇敢地站起来,反抗!这是体罚,是霸凌。告诉家长,就算大闹校长室,被迫转学,也要让他给我道歉!!!

@明天

毕业4年

对2015年读高一的自己说

 05 

不要怕,站起来,回过头,狠狠扇这个在你背后画你衣服欺负你的人一巴掌。

@X

毕业9年

对2007年读初一的自己说

 06 

什么都不会说,只想让那时候青春活力的自己带我再疯一次。曾经自己的所有选择、决定、弯路才造就了如今的自己,如今尚可。

@梧秋

毕业7年

对2014年读大一的自己说

(受篇幅原因,部分文字内容有所删减)

 

本次征集里,遗憾好像两条平行线。

有人后悔没有选择文科,也有人在面对文科时大喊快跑;有人遗憾没有和心动的人告白,也有人遗憾告白后连朋友都做不成;有人后悔没有早点出去实习接触社会,也有人后悔实习兼职过多影响了校园回忆。

而这些遗憾永不相交,却指向一个相同的执念——如果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现在会不会更幸福?

但人生没有如果,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喜欢美化没有走过的路,但忘了每条路都有专属它的艰辛泥泞,当初那些被我们放弃的、弄丢的、错过的自己,不过是命运在不同岔路口给出的不同考题。

请相信,你现在走的这条路,一定也藏着只属于你的那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策划:木也、娃菜

视觉:四舅母

封面来源:《蓝色大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后浪研究所”,作者:木也 娃菜 四舅母,36氪经授权发布。

+1
2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新锐作者

36氪旗下年轻态公众号——后浪研究所(youth36kr)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