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造出本土首颗2nm晶体管

观网财经·2025年07月21日 18:46
据报道,2纳米半导体的试生产已于2025年4月启动,量产计划于2027年实现。如果成功,这些芯片将成为日本有史以来最先进的芯片。

近日,据《日经亚洲》报道,日本斥资340亿美元(约2440.92亿人民币)的2nm芯片项目发布重大进展,但有关产品质量和该初创公司在吸引客户方面的细节,官方披露的仍十分有限。

硅晶圆上的2nm全栅极晶体管原型 图源Rapidus Corporation

Rapidus是这个项目的名称。这家政府支持的初创公司表示,它已经成功生产出日本首个2纳米晶体管,并收集了数据以进一步改进芯片制造工艺。

“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Rapidus首席执行官小池敦义称。

2025年7月18日新闻发布会上,从左至右依次为:Rapidus株式会社会长东哲郎、Rapidus株式会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小池敦义、北海道知事铃木直道、千岁市市长横田隆一 图源Rapidus Corporation

简单来说,纳米尺寸越小,芯片就越先进,台积电和三星等公司都在竞相进一步缩小纳米尺寸。

今年6月30日,有四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台湾第二大芯片代工制造商联华电子(UMC)也在探索未来的增长动力,包括潜在的6纳米芯片生产。

据《日经亚洲》报道,生产晶体管是芯片制造早期阶段的核心工序。制造一个功能性芯片需要额外的工序,包括布线和封装。

小池敦义介绍说,Rapidus的员工“夜以继日”地工作,才最终实现了可操作的晶体管结构。该公司使用了荷兰供应商ASML独家制造的先进光刻机来生产晶体管。

小池敦义拒绝透露产品质量细节,仅表示:“我们将继续优化器件特性、提升性能与良率,并扩大规模以实现量产。”该公司此前称,目前的目标是先将缺陷率控制在50%,未来进一步改善至10%–20%。

他还拒绝透露任何潜在客户的细节,仅表示:“通过将我们的成果分享给合作伙伴和潜在客户,他们将验证这些进展并进入下一阶段。”Rapidus尚未生产由客户设计的芯片。

这家初创公司是日本重建国内芯片制造能力战略的核心。Rapidus于2022年成立,得到了丰田汽车、日本电信电话公司和索尼集团等日本主要公司的支持,这是日本几十年来首次认真尝试在国内量产尖端逻辑芯片。

EUV光刻技术是实现2nm半导体的关键技术之一。先进的光刻工艺对于形成2nm代GAA结构至关重要。Rapidus是首批将完全单晶圆处理商业化的公司之一,该技术是其快速统一制造服务的核心。

据报道,2纳米半导体的试生产已于2025年4月启动,量产计划于2027年实现。如果成功,这些芯片将成为日本有史以来最先进的芯片。

Rapidus项目最初由提供核心生产的IBM公司提出。日媒认为,对于日本来说,这是一个难得但充满挑战的机会,因为它可以让日本在落后于台湾、韩国和美国竞争对手之后,重返先进芯片领域的竞争。一旦成功,日本将能在潜在重大冲突中,拥有本土的先进芯片供应源。

然而,该项目的成本问题一直是一些批评人士关注的焦点。日本政府已承诺拨款高达1.7万亿日元(约合822亿人民币),用于支持Rapidus的研发和生产。这比帮助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在日本熊本建造两座工厂的1.2万亿日元(约合580亿人民币)总额还要高。日本国会四月份通过的一项法案还将允许政府直接投资Rapidus并为其提供银行贷款担保,这在日本产业政策中是一个罕见的例外。

根据日媒报道,该芯片制造项目的总成本估计为5万亿日元(约2418亿人民币),反对派批评其给纳税人带来了沉重的财政负担。为了化解这种批评,日本政府正积极吸引私人贷款机构来弥补资金缺口。

日本媒体称,Rapidus的目标是今年从政府机构和私营企业获得2000亿日元(约96.7亿人民币)的额外投资,尽管该业务的风险性使一些公司持谨慎态度。

Rapidus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潜在的竞争力。它希望在重大技术变革时期进入市场,从而赶超全球制造商。最新一代芯片中引入的所谓“全栅晶体管”设计,采用了与前几代芯片截然不同的结构。在IBM公司的帮助下,日本芯片业希望,追赶竞争对手不会像从零开始那样困难。

此外,Rapidus正在调整其商业模式,通过提供更快的工厂响应时间,以满足小型客户的需求。该公司也愿意小批量生产专用芯片。与行业惯例(设计、制造和封装由独立实体负责)不同,Rapidus的目标是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制造、芯片封装甚至部分设计流程。通过减少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协调需求,该公司估计可以大幅缩短光刻等早期工艺的时间。

除了与IBM密切合作外,Rapidus还与比利时研究机构Imec合作,并在硅谷开设了销售办事处,以吸引美国大型科技公司。早期客户目标包括像Tenstorrent这样的AI芯片初创公司,首席执行官小池在此前接受《日经新闻》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正在与多家其他公司进行洽谈,其中包括美国大型科技公司。

然而,障碍依然巨大。Rapidus仅获得了量产所需资金的一小部分,而其竞争对手经验更丰富,规模也更大。

纳米制程竞赛的高昂资本成本使得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成为该领域仅有的竞争对手。由于台积电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开始生产2纳米芯片,并且这三家公司都计划在未来几年开发下一代1.4纳米技术,即使生产进展顺利,Rapidus也已经落后于主要的竞争对手。

2025年第一季度,在全球前五大晶圆代工业者排名中,台积电(TSMC)以67.6%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三星(Samsung)以7.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其营收下降了11.3%;中芯国际(SMIC)以6.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营收增长了1.8%;联电(UMC)以4.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营收下降了5.8%;格芯(GlobalFoundries)以4.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五,其营收下降了13.9%。这五家公司合计占据了全球晶圆代工市场90.2%的份额。

图源TrendForce

日本还面临熟练工程师短缺的问题,许多资深工程师已年届五十,而年轻一代仍在培养中。Rapidus正通过和IBM及Tenstorrent这类初创企业的合作,试图弥补这一缺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网财经”,作者:胡嘉烨,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GPT-5要上线的消息,已经传得满天飞了!有说两周内上线的,有说它是一个路由器的。同时还有更多猛料:GPT-6,已经在训练中了。莫非OpenAI那些拒掉3亿天价offer的10个人,真的看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1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