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胖改”1年,迎来半年度历史第二大亏损
7月14日晚间,永辉超市(601933.SH)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亏损约2.4亿元,扣非后亏损约8.3亿元。永辉超市称,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2025年是公司转型的深水期和持续阵痛期。
2021年-2024年,永辉超市已经连续亏损4年之久,累计亏损额达95亿元。自2024年6月开始,永辉超市向“零售巨头”胖东来求援,以胖东来模式对全国范围内的门店进行调改,至今已1年有余。
综合永辉超市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上半年利润情况,其2025年上半年的亏损,是公司上市以来半年度业绩中的第二大亏损记录,如果排除2021年行业特殊情况外,则是公司历史最大亏损纪录。
永辉超市中报业绩 图源:同花顺
01 永辉“胖改”后预亏,“长痛”变“阵痛”了?
对于上半年预亏,永辉超市给出了三点原因。
永辉超市表示,2025年上半年共调改开业93家门店(截至2025年6月30日调改门店总数达124家)。门店调改需经历歇业装修、新设备投入、旧资产报废、重开业支出、人员技能爬坡等大量必要过程。
其次,公司于报告期内共关闭227家长期亏损的门店。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租赁赔偿、人员赔偿、商品出清和资产报废等成本费用。
最后,公司对商品供应链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建立“品质零售”的商品心智和合作共生的供零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大量供应商和商品的升级汰换。
图源: 永辉超市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1年至今的近五年中,永辉超市在2021-2024年期间已经历了连续四年亏损的“长痛”期,累计亏损高达约95亿元。而在2016-2020年这5年间,永辉超市累积的净利润仅为78.97亿元。
从财报业绩来看,2020年是永辉超市的分水岭,当年公司营收达到历史最高峰的932亿元。但自2021年开始,永辉超市的业绩急转直下。2021年-2024年,永辉超市营收从910.62亿元持续下降至675.7亿元,净利润也出现4连亏。
2024年,陷入业绩衰退的永辉超市找到火遍全网的“零售巨头”胖东来,寻求对其进行整改帮扶。2024年6月19日,胖东来完成对永辉超市郑州信万广场店的首店改造,该店开业当天销售额大幅增长。之后永辉超市在胖东来帮扶和自主调改双线并行的情况下,对全国范围内的门店进行全面调改。
图源:微博
在“胖改”的同时,永辉超市还找到了新的投资方。
2024年9月23日,名创优品通过旗下公司以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成为永辉超市间接第一大股东。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表示,看好胖东来调改后永辉超市的模式,希望打造“中国式的山姆”,所以决定收购永辉超市部分股权。
但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永辉超市要想成为“中国式的山姆”,恐怕还要等待更长时间。
02 永辉“胖改”引入阿里“大将”,京东减持套现
虽然上半年预亏,但永辉超市在“胖改”的路上仍然坚持前行,同时还积极寻找外援,希望通过“明星级”高管帮助永辉超市改善运营。
就在6月份,永辉超市将前阿里“大将”佘咸平提升为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这距离他加入永辉才一个月;与此同时,永辉前副总裁曾凤荣则调岗为行政部负责人,分管客户服务部。
佘咸平1978年出生,于 2025 年 5 月入职永辉,此前先后担任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全国生鲜采购总监、阿里巴巴盒马鲜生生鲜采购总监等职。2022 年,佘咸平加入阿里巴巴大润发会员店项目,担任采购总经理。
永辉公告称,佘咸平拥有丰富的零售业供应链经验,将有力地建设及推进商品采购管理体系。
图源:PIXABAY
永辉引入深耕采购条线的佘咸平,与公司“胖改”工作联系密切。
从公开信息来看,在永辉超市的“胖改”工作中,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对整个转型工作进行总体把控和战略指导;在具体执行层面,各区域的采购中心负责人则承担着重要职责。
2024年永辉超市将全国多个省区部门整合为华东、华南等5个区域采购中心,各区域采购中心负责人负责本区域内的商品采购、供应商管理以及商品结构优化等工作。
他们需要根据胖东来模式的要求,筛选优质供应商,引入高品质、差异化的商品,淘汰不符合要求的旧品,以提升商品的竞争力和毛利率。
而佘咸平的任职,会对永辉超市全国门店的供应链管理带来哪些影响?这还有待消费者亲自体验。
图源:微博
不过,在永辉“调兵遣将”、大举“胖改”的同时,也有股东选择“后退”。
截至7月1日,作为公司第五大股东的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简称“京东世纪”),已经完成减持1.14亿股,变动数量占流通股比例1.26%,减持后持股比例为1.68%。
京东世纪表示,本轮减持主要出于自身资金需求,其减持价格区间为4.32元/股~6.39元/股,减持总金额约6.04亿元。
03 永辉“胖改”目标300家门店,占比过半
在引入“明星级”高管后,永辉“胖改”的规模加速提升。
2024年6月,永辉超市“胖改”首店——郑州信万广场店开店,该店恢复营业首日销售额是调改前平均日销的13.9倍,客流是调改前日均客流的5.3倍,这一显著成果让永辉超市看到了转型的希望。
此后,胖东来帮扶调改及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双线并行。多个城市的自主调改首店陆续开业,并以首店为样板,调改在各城市有序扩大。
根据永辉超市官网数据,截至7月15日,永辉超市全国已开业门店共534家,已开业调改店共132家,调改门店占比达近25%。
7月11日,永辉超市公布第六批调改门店清单,共涉及34家门店,预计将于今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调改并开业。预计到9月底,永辉胖东来模式调改门店将突破208家,覆盖75座城市,届时调改门店占比或将超过40%。而根据其全年规划,将在2026年农历春节前完成总计300家门店的调改目标。
图源:微博
从规模上看,永辉超市调改门店数量将大幅增加,可见其转型的决心和力度。
在永辉超市的胖东来模式调改工作推进过程中,关闭了大量长期亏损的门店。2024年公司全年关闭232家尾部门店,2025年上半年又关闭了227家门店。这些被关闭的门店大多存在经营不善、长期亏损的问题。
此外,在调改过程中,永辉必然会增加调改费用和成本,包括歇业装修、新设备投入、重开业的营销费用、促销活动费用,以及旧资产报废等。
同时,人员技能爬坡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培训,这也会产生培训费用。随着调改门店数量的增加,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成本投入。
综合来看,永辉超市在“胖改”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门店表现出色,也得到了一些消费者的认可,但要实现全面盈利和可持续发展,永辉超市仍面临诸多挑战。这一转型之路究竟能否成功,是仅仅经历短期阵痛后迎来新生,还是会面临更多波折,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场研究院”,作者:夏宇,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