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阿里,ONE蒋凡,ONE狼性

甲方财经·2025年07月16日 17:40
阿里权力结构重新达成平衡

01.

2个月,8000万日单,500亿补贴,这组数字背后是淘宝闪购的雷霆之势,同时,也构成了中国外卖行业历史性的一刻——单日订单总量突破2亿单。

7月5日,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单日订单突破8000万,美团紧急应战,以1.2亿订单稳住阵脚,加上京东的份额,行业首次单日突破2亿单,相当于2024年日均订单量的两倍。

目前,这些历史极值数据,还在创造新的高峰。

02.

这场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对行业龙头美团发起的“近身突袭”,还得从京东外卖这条鲶鱼说起。

今年2月,京东以免佣政策+骑手五险一金+创始人刘强东亲自送餐的组合拳冲击市场,单量从4月的500万单飙升至6月的2500万单,成为外卖行业的搅局者。

京东的凌厉攻势不仅打乱了美团的节奏,更迫使阿里加速了自身的布局,原计划618上线的“淘宝闪购”提前两个月登场。

自4月30日上线以来,仅用两个多月就完成了从0到8000万日单的跨越,日活突破2亿。要知道,美团花了十年才将日单量稳定在9000万左右。

03.

战役的核心操盘手,是重掌淘天业务的蒋凡。

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蒋凡曾一度淡出集团核心管理层。去年11月,阿里宣布成立电商事业群,将淘宝天猫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1688及闲鱼等业务整合交由蒋凡管理。

再度回到权力中心的蒋凡,一直是闷声干活的状态,但每次出手都极具冲击力。

在内部,执掌阿里半边天,打破淘天与本地生活业务间的壁垒;在外部,精准把握京东突袭带来的战略机遇,以闪电战的方式重新回归本地生活战场。

事实证明,王牌指挥官的回归,再次激发了阿里久违的血性与杀气。

04.

过去几年,阿里很多决策并不那么务实,这一点不能回避。

比如饿了么、支付宝等业务各自为战,缺乏协同联动,在面对市场竞争时难以形成合力;在本地生活领域,此前的布局也常因内部协调不畅而左右摇摆,进展缓慢,错失不少机遇,2024年社区团购业务淘菜菜以退场收尾便是个例。

内部壁垒重重,外部强敌环伺。面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电商的挑战,阿里节节败退,逐渐失去招架之力,甚至拼多多市值也曾一度反超阿里。

这些挑战都暴露出阿里在战略定力、组织管理上的的缺失,直到吴泳铭、蒋凡相继回归,阿里才重新找回了战略清醒。

05.

这次冲锋,蒋凡的策略很简单粗暴,一句话总结:整合所有资源,烧钱换市场!  

内部整合:淘宝App首页最显眼位置留给闪购,饿了么的供给和配送能力直接接入,支付宝、花呗联动营销,彻底打破内部壁垒,让全集团资源为闪购服务。

巨额补贴:100亿基础补贴上猛加500亿,总计600亿的投入相当于烧掉阿里2024年全年净利润(797亿)的75%,且补贴不局限于餐饮,延伸至商超、数码、服饰全品类,补贴频率以周为单位调整;

暴风执行:尽管提前两个月仓促推出,但推出即覆盖50城,5月送奶茶、6月借苏超常州队造势、7月冲日活,每一步都紧扣用户增长。

最厉害的还是营销、留存一体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营销补贴是最容易的,只要补贴奶茶这个品类就能带来大量订单,但阿里及蒋凡本人都经历过互联网10年起伏,深谙留存重要性。做法上,用大品类补贴+非餐覆盖避免白嫖党依赖,既保证订单增速又兼顾用户留存。

06.

很多人将闪购的快速崛起,归结为ONE ALIBABA的战略正确,这没毛病。

单从500以补贴迅速到位,跨产品业务对接高效落地,两个月内8000万单的成绩单就可以看出,若非全集团资源的统筹调动,绝无可能实现。

商业战役从来不是一盘棋,而是企业的组织角力。谁能调动更多的资源,更打破壁垒的组织协同,谁就能拿下一城。

在甲方财经看来,这里还要加上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来自阿里资深力量的隐性支撑。蒋凡能打破淘天与饿了么、支付宝等业务的壁垒,让散装阿里拧成一股绳,背后离不开那些深耕阿里多年的老将们的默许与推动。

所以说,闪购的成功不仅是速战速决的胜利,更是阿里权力结构重新达成平衡的结果。

07.

尝到了集团团战的甜头后,6月23日,也就是618结束后的第5天,吴泳铭发布内部信,宣布饿了么、飞猪正式并入由蒋凡领导的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业务决策执行上与电商事业群集中目标,统一作战。

“这是我们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吴泳铭信中说。

阿里更大的野心在于,以近场消费带动远场电商,进而与本地生活形成商业闭环。在这个基础之上,10亿级淘宝用户与1.6亿饿了么会员流量相通,天猫品牌资源与饿了么供应链商家无缝融合,飞猪机酒业务与淘宝88VIP生态权益打通,才能释放出更大的协同效应。

蒋凡在阿里财报会上也曾说,“闪购对于淘宝来说是一个高频次的场景,用户的活跃度和规模都会有更好的体现,淘宝和近场电商会有更多融合的可能性。”

眼下看来,这些布局的开始,应当比公众感知到的更早、更深入。

08.

换个角度看,历经四年战略摇摆与市值震荡的阿里,其实比京东更渴求一场摧枯拉朽的速胜。

对京东来说,外卖战场是增量探索,胜负皆可接受;但对阿里而言,这关乎核心腹地的存亡——抖音、拼多多蚕食电商份额,若本地生活再失守,企业根基将被彻底动摇。

闪购战役的阶段性胜利,对外,向资本市场证明阿里仍具“打硬仗”的组织爆发力;对内,重燃10万阿里员工的“能战”信念,重塑企业战斗力。

数据固然亮眼,但更重要的是,阿里终于找回了久违的狼性和执行力。

09.

战局中,阿里、美团、京东的三足鼎立已现雏形,但还有一个关键变量尚未完全显露——腾讯的态度。

作为手握微信超级入口的生态巨头,其在流量分配上的倾斜,足以改变战局的力量平衡。微信的亿级日活与高频社交场景,对任何一家平台而言都是梦寐以求的流量红利,尤其在即时零售的用户心智争夺阶段,能否接入微信生态,可能成为打破僵局的关键。

不过,即便腾讯态度明朗,这场战役也绝非短期就能定局。各家真正的较量终将落回到用户留存的比拼上,谁能把即时消费的心智刻进用户习惯里,让闪购成为生活场景的自然选择,谁才能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占据更稳固的位置。

至少2025年不会结束。

10.

外卖江湖,战火重燃。巨头大厂,再无偏安。

参考资料:

1. 外卖史上最激昂24小时:2亿「天量」订单的诞生2. 8000万淘宝闪购日订单后:沉默的蒋凡下最重的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甲方财经”(ID:jiafangcaijing2019),作者:深度思考的,36氪经授权发布。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化小码王自身的AI编程生态战略布局、加大研发投入、迭代课程体系、优化全国教学网络建设及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2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