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Q2线下零售速报

马上赢情报站·2025年07月08日 16:14
大盘同比下滑进一步收窄,速冻肠、植物饮料、运动饮料、即饮果汁等类目表现有亮点。

随着气温逐渐攀升,2025年的第二个季度已经结束,一年已经匆匆的流走了一半。

在本周,我们将对2025Q2的线下零售消费情况进行复盘,涉及到的参照对象中,同比对象为2024Q2,环比对象为2025Q1。

复盘数据均基于马上赢品牌CT。马上赢品牌CT的线下零售监测网络覆盖了全国县级以上各等级城市(不含乡、镇、村),并深度覆盖全国核心城市群,业态覆盖包括大卖场、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食杂店。马上赢通过AI和大数据技术对样本门店的交易订单进行实时全量POS数据的自动化清洗。目前,马上赢品牌CT中监测的品牌超30万个,商品条码量超过1400万个,年订单数超过50亿笔;

本次季度复盘使用了马上赢【连续门店模型】与【全量门店模型】两种数据来源模型。其中涉及销售额、订单量等规模相关的均使用了【连续门店模型】,以确保样本一致、减少消除门店数量及汰换对数据结果构成的影响,对于均值、份额等,则依然使用【全量门店模型】数据进行观察。在所有的数据图中,数据来源部分均标识了所使用的数据样本模型,请各位读者仔细甄别。

如需查阅2025年各季度的线下零售速报,请点击:数据首发丨2025Q1线下零售速报

01、季度整体概况

我们选取了食品、饮料、酒、日化四个大类目,基于连续门店样本去观察季度整体同比情况。

从整体情况来看,食品、饮料、酒、日化品几个大类目上,同比虽然依然呈现出普遍下跌的趋势,但相比前几个季度,各项指标的同比降幅均呈现收窄迹象。例如与有春节在内的2025Q1的同比情况相比:

在销售额同比-7%左右的背景下,订单量同比下滑情况要好于订单平均花费的同比下滑,或可说明整体消费者在这几个大类的消费预算上,以及这几个品类产品的价格水平上,其压力还是要大于几个大类在零售业态中的到客量情况。恢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与预算,以及提振几个大类产品的价格水平或许是目前正在前进与需要继续观察的重要方向。

基于马上赢价格指数(WPI)中,食品、饮料和酒、日化品大类的价格走势,也可以看到各大类的价格水平虽然整体在逐步回升当中,但依然承压。在马上赢价格指数中,100为价格指数基准线。价格指数超过100意味着类目整体的价格水平同比去年同期更高,低于100则意味着类目整体的价格水平同比去年更低。

可以看到,日化品、食品、饮料和酒三个大类,在202407-202506近一年的时间中,大多数月份都处于基准线100以下,仅有饮料和酒在2025年2月,因春节错位带来的价格水平影响而处于100以上。这就意味着三个大类的价格水平依然处于同比跌势当中,对于消费品来说,价格持续保持不变或甚至处于下行的状态中,对于各个大类中产品的增长、创新等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但好消息是,从趋势上来看,三个大类的价格指数都处于回升当中。排除2025年2月因为与2024年春节错位造成的异动外,从2025年3月起,几个大类的价格指数均处于回升通道当中,对于几个大类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好的现象。从Q2的三个月的价格指数表现来看,饮料和酒的价格指数最接近100,基本已经与去年同期价格水平持平;食品稍弱于饮料和酒,但也在99以上;相比来说,日化在三个大类中价格水平表现最弱,在2025年6月也依然不足99,但也处于回升的通道当中。

重点类目情况

为了进一步观察情况,我们从上述大类中选择了部分在线下零售渠道中销售规模较大的包装商品类目,并通过该部分类目在对应的大类中的份额同比变化情况,来观察类目的份额变化、重要性变化。在本季度的市场份额同比变动情况中,我们同时引入了【市场份额同比增速】与【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两组指标,其中,食品类类目的市场份额均是以食品类整体作为分母(食品类整体=100%),饮料类类目则均是以饮料类整体作为分母(饮料类整体=100%),在此背景下,【市场份额同比增速】更适宜用来观察选取的类目自身成长性的比较,【市场份额同比增长】则相对更适合用来观察在大类中,选取类目重要性的提升幅度与情况,引入增速&增长两组指标进行观察,也是为了更好的甄别分析小类高增长与大类缓增长之间的不同关系与方向。

在类目选择上,相比上个季度中包含的春节,本季度的类目选择更倾向于夏日日常及即享消费。同时,在本季度的线下零售速报重点类目选择中,我们也加入了调味品相关重点类目,敬请知悉。

食品类类目:

  • 乳制品:纯牛奶、酸奶、成人奶粉、雪糕/冰淇淋;
  • 休闲零食:膨化食品、西式糕点、饼干、肉干肉脯、糖果、坚果炒货;
  • 方便速食:方便面、速食肠、方便粉丝;
  • 速冻食品:速冻饺子、速冻汤圆、速冻包子、速冻肠;
  • 调味品:酱油、中式调味酱、复合调味料、火锅调料;

饮料类类目:

  • 含乳饮料、汽水、包装水、即饮果汁、运动饮料、即饮茶、植物饮料;

2025Q2/2024Q2同比-食品类类目

基于以上表现进一步分析:

速冻食品:速冻肠以31%以上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速,断崖式的领先于所有食品类类目,但由于其市场规模整体还较小,因此市场份额增长还不算非常显著。速冻饺子、速冻汤圆也在本季度重回增速增长正向的区间,但整体增速不高。相比来说,速冻包子则呈现出约5%的市场份额同比负增速;

乳制品:乳制品类目下的各类目似乎已经进入“筑底”阶段,其中纯牛奶、酸奶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速下滑已经显著放缓,纯牛奶<3%、酸奶<1%,成人奶粉则依然延续市场份额同比增速涨势。随着夏天的来临,雪糕/冰淇淋的消费显著增加,从份额增速/增长上来看,类目的重要性相比去年同期有小幅度提升;

方便速食:本季度选取的三个方便速食类目整体情况较为稳定,市场份额同比增速均在2%以内,市场份额同比增长也变化不大,各类目重要性未出现显著的增加/减少的现象,本季度也未再选择自热类型的产品进行观察,其市场份额整体规模已经较小,同比增速波动也较为明显。

休闲零食:类目整体受到健康化食品浪潮以及零食量贩等新业态的影响,在线下零售传统业态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下滑。具体看几个子类目,膨化食品、西式糕点、饼干、肉干肉脯、糖果、坚果炒货,均呈现较为显著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速下滑与市场份额增长下滑。

调味品:作为本季度中新晋加入的中类,调味品下的各子类目呈现比较显著的分化,其中酱油、复合调味料、火锅底料均表现出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速与增长,相对来说中式调味酱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速则较为有限,但也均呈现正向增长;

2025Q2/2024Q2同比-饮料类类目

相比食品类类目,饮料类类目的情况要相对简单一些:

市场份额同比增速上看,运动饮料、植物饮料依然保持着相当高的同比增速,均超过30%,但受限于规模整体还较小,因此市场份额增长还在快速发展中;即饮果汁在本季度呈现较好的同比增速,且由于销售规模较大,在所选类目中市场份额增长排名第一;即饮茶市场份额同比增速与市场份额增长均已放缓,整体波动不大;汽水则呈现微跌。

相比来说,本季度同比变动较为明显的是含乳饮料,其中包含乳酸菌饮料与乳饮料两类产品。一方面,去年同期娃哈哈受到相关事件的影响导致含乳饮料整体出现了一个异常的波动性增长,但今年随着影响的逐渐消散,含乳饮料整体的市场份额面临一个较大幅度的回调;另一方面,健康化趋势在近几年的饮料市场中持续推进,含乳饮料的含糖量、乳添加量等问题一直面临着争议,因此随着风波的消散,整体类目的增长与重要性也回归到持续下降的通道当中。

基于食品、饮料、酒、日化四个大类目,以及上述列举的较典型类目的表现情况,我们将通过以零售订单为核心的「人」、以商品为核心的「货」,以及以业态渠道为核心的「场」三个纬度的数据,进行进一步解析。

02、「人」:零售订单维度

在订单维度的观察中,基于上述食品、饮料中的典型类目范围,我们拉取了季度所有订单中包含这些典型类目的消费订单,并提取了其中订单量、类目销售额、类目销售量等维度数据。

销售额、销售量、订单数量同比

食品类类目

首先是食品类类目,速冻肠同样以一骑绝尘的表现领先所有类目,但需要注意的是,其销售额同比增长近20%,同期销售件数增长了31%,或可说明类目件平均单价有着显著的下降,同期订单量的增速也显著高于销售额同比增速,未来需要警惕价格竞争激烈的风险。其他速冻类目如速冻饺子、速冻汤圆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下滑相比前几个季度有所收窄,速冻包子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下滑则有所增加。

调味品类内各类目的波动整体较小,酱油、复合调味料、火锅底料的表现均相对比较稳定,火锅调料的销售件数同比为正但销售额同比为负,或存在一定降价情况;火锅底料、复合调味料、酱油的订单数量同比均为正,或说明消费者产品选择流入为正;中式调味酱相对下滑较为显著,或与减盐、健康等消费者消费趋势的变化有一定相关。

乳制品的几个类目中,纯牛奶、酸奶类目的情况相比前几个季度严峻的情况有所缓解,但表现依然弱于成人奶粉。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雪糕/冰淇淋类目的情况相比去年同期的同比情况要好,但销售额同比下滑依然略高于件数同比下滑幅度,降价压力或依然存在。

方便速食的几个类目中,方便面的销售额同比下滑幅度显著小于其销售件数同比下滑幅度,或说明类目虽然销售额面临下滑,但同时还在涨价,依然在探索和追求价格上的升级,其订单数量同比下滑幅度也小于销售件数下滑,或意味着消费者能够接受在该类目中的件均花费有所上升;速食肠的下滑,或与速冻肠的高速增长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速食肠的销售额同比、销售件数同比之间的差不及速冻肠之间的差距大,价格上的变化目前或许还不太显著。

休闲零食的几个类目,均呈现较大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且下滑幅度较为严重。坚果炒货相对表现较好,但下滑幅度也接近14%,膨化食品、肉干肉脯的销售额同比下滑则都超过了20%。

基于马上赢价格指数(WPI)中各个中类的价格指数走势可以看到,方便速食整体的价格指数最高,自2024年10月开始就超过100的基准线,即便有春节月错位的情况其价格指数也一直在100基准线以上,类目价格水平呈现正向增长;乳制品、休闲零食、调味品三个类目,自今年3月起,价格指数走势基本都处于回升当中,但同时也都距离100的基准线还有一步之遥。更加值得关注的是速冻食品,自今年2月起,速冻食品的价格指数就呈现比较剧烈的波动,推测或与速冻肠、披萨等类目的快速增长,以及类目内的份额不断调整有一定的相关性。

饮料类类目

饮料类目中,运动饮料类目的销售额同比、销售件数同比、订单数量同比基本保持同步增长,量价齐升的增长势头较好。相比来说,植物饮料的销售额同比增速也在20%以上,但销售件数同比显著小于销售额同比增速,或可说明规格/价格的变动正在流行的产品中发生,可能是更大规格的单件产品正在被消费者接受;即饮果汁整体也是销售额、销售件数、订单数量同比同步增长,但增速低于运动饮料、植物饮料。

相比来说,即饮茶类目在今年则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与挑战,本季度中,即饮茶(包含有糖即饮茶、无糖即饮茶)的销售额、件数、订单同比均呈现下降,或可说明即饮茶的快速增长时代已近结束,类目正在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汽水、含乳饮料的压力整体较大,尤其是含乳饮料,类目整体面临较大的回调压力。

每订单平均花费及同比变化

每订单平均花费能反应消费者在该类目中单张订单下的平均购物花费,能反应出消费者对该类目的消费价格预期、消费量预期的变化情况(更侧重描述消费者对类目的价格预期情况)。

在本季度的每订单平均花费及同比情况中,共有四个类目呈现每订单平均花费的同比增长,分别是即饮果汁、包装水、植物饮料与方便面。其中即饮果汁的增长,或与更多的产品正在进行浓度提升、FC→NFC、以及冷藏HPP等新技术的应用相关,产品的不断升级以及规格的适当扩大,对于消费者在该类目中的平均花费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在此前的研究中马上赢发现,植物饮料整体的单件平均规格正在不断提高,客观上也提高了消费者购买单件的最小支付价格;方便面在上文以及此前的研究中已经提到过,类目价格指数已经于年初超过100的基准线,类目始终有较强的产品升级需求,品牌也有动能持续推动产品的品质与价格不断升级;

在每订单平均花费下降比较显著的类目中,乳制品下的几个类目依然存在着较大的消费者预期价格压力,如纯牛奶、酸奶和成人奶粉,反而是雪糕/冰淇淋随着2024年的价格整体回调,在今年的第二季度,每订单平均花费变化不大,下滑并不明显。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速食肠,每订单平均花费有接近10%的下滑,幅度相当大。类目快速增长,更多新晋竞争者不断加入加剧了竞争激烈程度,最直接的竞争就是价格战,价格战开打又吸引了更多消费者选择类型产品,吸引更多厂商加入类目,最终形成一个直到所有人都不挣钱了才能停手的闭环。目前,速冻肠类目中老牌如双汇、金锣,新晋如皇家小虎,以及冻品赛道中的老牌企业如三全、思念、安井、海霸王已经悉数下场,类目能保持多久的高速增长,厂商又能玩出什么“新花样”,值得持续关注。

除了上述“焦点”外,运动饮料、即饮茶面临一定程度的平均花费下滑,或也是价格持续“卷”的体现之一;休闲零食全子类都在下滑,或也是受量贩、散称带来的影响较为显著;火锅调料每订单平均消费下滑,或与选择一人食火锅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火锅底料与蘸料的单件规格越来越小相关。

每订单平均购买件数及同比变化

每订单平均购买件数能反映消费者在该类目中单张订单下的平均单次购买量,能反映出消费者对该类目的消费量预期或该类目产品规格的变化情况(更侧重描述消费者对类目的消费量变化情况)。

每订单平均购买件数的同比变化中,本季度选择的类目中并没有呈现增加的类目,所有类目的每订单平均购买件数均呈现下滑。一方面,或可说明消费者在这些类目的消费中消费量有所下降,但同时也存在着另外两种非消费量变化的可能,分别是:①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大包装的产品导致件数或单次购买量下降,是消费者追求性价比时常见的选择;②厂家更加倾向于推出推广大规格或大包装的产品,而非在精致消费时代推出小包装/小规格的产品。以上几种可能性都会影响到每订单平均购买件数的变化,但却又都与减少消费或重视性价比相关。

03、「货」:Top SKU与类目新品维度

在以商品为核心的「货」相关的观察中,基于上述食品、饮料中的典型类目范围,我们拉取了这些类目在该季度的市场份额TOP 5 SKU及与去年相比的变动情况,以及这些类目的新品情况。

各类目TOP SKU及同/环比变动

首先是TOP SKU,下表中TOP SKU为2025Q2的类目TOP SKU,同比季度为2024Q2,环比季度为2025Q1。需要注意的是,2025Q1为春节所在季度,TOP产品结构与平日有相当大的不同,因此很多类目会出现环比变化较大的现象,环比排名变动仅供参考。

同/环比变动的表示上,“-”代表该SKU与同/环比下上一时间周期排名一致,“新”代表该SKU在同/环比上一周期本季度首次上榜(并不意味是新品),“↑”代表该SKU同/环比下本季度排名提升,“↓”代表该SKU同/环比下本季度排名下降。

食品类类目

在本季度食品类类目的Top SKU变动上,几个点的变化值得关注:

复合调味料类目中,除了首位的王守义十三香外,剩余的四个产品均是小龙虾调味料,天味与筷手小厨各占据其中的两席。随着夏日的到来,这一类型产品的涨势较为凶猛,值得进一步关注其后续发展情况;

火锅调料类目中,整体火锅底料类型产品的规格也有着小型化的趋势,其中也有天味90g*4这样的单块组合装产品上榜,相信未来火锅个人化、小型化也将催生出一批类似小规格的产品,方便个人消费者食用;

速冻肠类目的TOP SKU变动较大,双汇、皇家小虎、安井等诸多冻品集团群雄逐鹿,预计今年竞争也将持续加剧;

饮料类类目

在本季度饮料类类目的Top SKU变动上,几个点的变化值得关注:

包装水类目内的竞争自从去年的娃哈哈事件以来,便一直呈现着竞争烈度走强的趋势。在本季度,娃哈哈的包装水产品表现可圈可点,与怡宝、景田等集团的竞争也打的有来有回;

植物饮料类目竞争激烈,怡宝至本清润系列产品与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产品展开激烈竞争。在植物饮料类目中,一批渠道研发的自有品牌产品,也逐渐在类目中崭露头角,他们以更好的渠道融合性、更低的毛利与价格抢占了本就拥挤的赛道空间,后续发展中也极有可能与品牌产品分庭抗礼,共同分食植物饮料类目快速增长的红利;

即饮果汁类目中,农夫山泉水溶C100系列产品在TOP 5 SKU中占有三席,且都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最近刚刚上市的IF集团旗下的走量单品1L规格椰子水,则在同环比排名中均面临下降;

上市新品数量及同比变动

在类目新品洞察上,我们将从新品上市数量与上市数量的同比变化上,来观察各类目的创新活跃情况与推新意愿。马上赢品牌CT对于“新品”的定义为在该季度首次登录在马上赢线下零售监测网络中的新商品信息及条形码。

从上市新品数量上来看,西式糕点、糖果、饼干、肉干肉脯、膨化食品、坚果炒货等休闲零食类类目依然在上新数量上领先于其他食品饮料类目。雪糕/冰淇淋、即饮果汁、含乳饮料、速食肠等上新数量规模也较大,上新规模数量与类目本身的销售规模、集中度等都有着较强的关联。

另一方面,从新品上市数量同比变化上看,数量同比为正的类目是速冻肠、运动饮料与酸奶,上新数量高于去年意味着厂商在几个类目中的创新、推新意愿较强,或也可说明类目中有着较强的新机会点尚未被完全满足,或有较大的增量发展空间。同比下滑较为严重的是速冻饺子、酱油、即饮茶、复合调味料、成人奶粉、速冻汤圆,这几个类目的新品上市数量同比去年均有约50%或以上的下降,或可说明类目增量空间有限,集中度较高,创新意愿与新品存货情况难有较好表现。尤其是其中的即饮茶,经历了去年的快速推新与群雄逐鹿,今年的市场上各种口味、各种规格与产品形态的产品已经基本上占满了所有的机会点,且挤压日益严重,从上新数量上看也可说明厂商们的态度----再继续推新品市场也难以容纳,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04、场」:业态、城市等级维度

在「场」这一部分,我们回到食品、饮料、酒、日化的大类目中,通过对大类集合下各业态、各城市等级的同比情况表现去进行观察。同时在本季度,我们还加入了各业态店均SKU数量变化的数据组,用来观察尤其是以大业态为核心的“调改”浪潮下,各个类目在各业态中的空间总量上的变化与趋势。

全业态,各城市等级同比情况

马上赢品牌CT的线下零售监测网络覆盖了全国县级以上各等级城市(不含乡、镇、村),并深度覆盖全国核心城市群。我们拉取了各城市等级的2025Q2相关数据,并进行同比情况的观察。

从销售额同比来看,整体的销售额同比情况依然呈现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及以下的负相关关系,即城市等级越高,下滑越严重,且其中一线城市的销售额同比下滑,高于三线城市及以下城市等级的同比下滑幅度接近一倍。订单数量上,一线城市同样下滑最为严重,三线城市及以下下滑最少。每订单平均花费则呈现了“两头稍好,中间稍差”的情况,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下滑幅度要高于一线城市、三线城市及以下两个城市组别。

这一整体形势与包含春节的2025Q1基本一致,但在同比下滑幅度上有明显的好转。从就业人口流动上、就业收入影响等诸多方面上看,确实存在着城市等级越高、落差越大的情况。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中“火车头”效应非常重要,有好的火车头牵引,动能才能一级一级向下传导,反之则很难从下向上进行推动。

全城市等级,各业态同比情况

从城市等级维度切换到业态维度,各业态的销售额同比情况整体依然不容乐观,但与前几个季度有所区别的是,大超市、大卖场等大业态,整体表现要稍好于小超市、便利店、食杂店等小业态。尤其是大业态中的大超市,作为更多RKA(区域连锁)所在的业态,在近两年的调改风潮下正在重新焕发活力,并在生态位和角色上逐步取代过去二十年来一直红红火火的沃尔玛、家乐福、永辉等NKA(全国连锁)大卖场,相信这一既有着足够的规模,又有着足够的本土化理解的超市形态,在未来还会有更好的发展。

订单数量同比、每订单平均花费同比的数据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大超市的订单数量同比是五个业态中唯一一个同比有所增长的,且其每订单平均花费同比降幅也要显著低于大卖场。在整体小业态这边,订单数量同比均有着超过5%的同比下滑,每订单平均花费则有着约3%的同比下滑,共同构成了整体的增长压力。

各业态店均SKU数量变化

在调改风盛行,所有业态都在喊“宽类窄品”、“聚焦头部品牌”的当下,各业态中的各种类目的店均SKU数量变化趋势到底如何?

在本季度中,我们通过区分大小业态,引入了各重点类目的店均SKU数量同比变化情况,意在通过不同类目店均SKU数量的同比变化情况,直观展示出渠道对于类目的态度。通常来说,更多的店均SKU数量意味着业态/渠道内更多的排面,可以用来衡量渠道对于类目的信心、类目自身的资源投入能力,以及消费者的偏好与产品的销售可能。

食品类类目-大业态

从食品类类目在大业态中的店均SKU数量变化来看,同比有增长的两个类目分别是酸奶与速冻肠,与上市新品数量同比增长的类目完全吻合,或可从侧面说明在类目发展商,渠道与品牌对于这几个类目的看法基本一致。跌幅相对较大的是糖果、饼干、膨化食品、肉干肉脯,都是休闲零食类目中子类,或依然是受到业态变迁带来的影响较为严重。

从店均sku数量规模上来看,休闲零食类目整体的数量规模依然较高,但其同比变化速度也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方便速食类目中的方便面、速食肠的店均SKU数量对比自身规模量级都有较明显的跌幅,或与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以及其他类目挤压有一定的相关性。

食品类类目-小业态

食品类类目小业态的表现上,火锅调料、速冻肠两个类目微涨,但涨幅都非常有限,其中火锅调料的微涨,或与更多小规格组合装产品推出导致个人即食适配性增加有关,理所当然也就在更加侧重即享的小业态中店均SKU数量同比有所增长。

店均SKU数量同比下滑较为严重的是休闲零食类类目,零食量贩业态逐渐走向近场,业态门店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于传统小业态的休闲零食类目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乳制品中的纯牛奶、酸奶,方便速食中的方便面、速食肠,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同比下滑。

饮料类类目-大业态

相比食品类目,饮料类目的类目数量与店均SKU数量规模都相对较小,尤其是在大业态当中。即饮果汁、包装水、运动饮料、植物饮料几个类目的店均SKU数量同比有所增加,这也是几个创新产品类型较多、消费者消费预期表现较好的类目。

下滑较为严重的是含乳饮料,依然是类目持续退坡以及消费风潮逐渐冷却后的持续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即饮茶在大业态中店均SKU数量也呈现同比下滑。

饮料类类目-小业态

对于饮料更加重要的小业态上,首先是店均SKU数量规模的排序发生了变化,在大业态中,所选类目店均SKU数量从高到低的排序是:含乳饮料-即饮果汁-汽水-即饮茶-包装水-运动饮料-植物饮料,小业态中从高到底则是:即饮茶-汽水-含乳饮料-即饮果汁-包装水-运动饮料-植物饮料,充分体现了不同场景下不同产品类型的适配性,大业态的家内属性更重,小业态则更倾向于买了就喝的即享。

从同比变化上看,即饮茶、含乳饮料、汽水、即饮果汁都呈现同比下跌,包装水、运动饮料、植物饮料呈现同比上涨。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虽然都是销售额同比增速近20%+的类目,运动饮料在小业态的店均SKU数量同比增加远超过植物饮料,这或许也是渠道对两种产品概念完全不同但解暑补水指向性相同的类型产品的态度--相比起原料种类令人眼花缭乱的中式养生概念,渠道和消费者或许会更喜欢直接、科技感强的电解质概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马上赢情报站”,作者:Lby、南瓜马,36氪经授权发布。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基于马上赢线下零售监测网络数据,分享最新消费洞察、趋势与走向

下一篇

不知道自己热爱和擅长什么,比被AI抢饭碗更可怕

5小时前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