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AI+产业融合新范式,赋能制造领域智能化升级
7月4日,由京东方科技服务主办,数字之友会、连界创新、连界具身智能中心承办的2025“AI慧聚·智造焕新”数字之友会AI+产业应用合作交流会在北京之所元空间顺利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施耐德电气、京瓷、中国电信等产业方代表,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智平方科技、天工机器人、中科慧灵灵宝CASBOT、灵心巧手、天创机器人、灵生科技等研究机构及具身智能创新企业代表,八维通科技等软件及大模型企业,北航、中科院高校院所,金沙江资本、清华水木种子基金等投资机构百余名来宾到场参会。共同探讨大模型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的AI+行业应用的多重范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生态构建与协同合作。
活动现场
重构产业范式:AI赋能,产业发展迎新浪潮
北京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从算力数据、芯片、行业大模型、科研平台到机器视觉与感知、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等,形成了全链条产业集群。随着《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北京市人工智能赋能新型业化行动方案(2025年)》、《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政策的相继出炉,北京正以千亿级基金+场景开放为核心,推动AI与工业、医疗、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
京东方科技服务业务作为空间解决方案及科技创新服务提供商,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园区运营、产业服务、办公服务、云服务协同发展的“1+3”业务布局。京东方科技服务业务副总经理蔡慧在致辞中表示,京东方科技服务业务作为京东方“1+4+N+生态链”中的“N”类应用场景业务之一,将持续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共享增长新机遇。京东方旗下科技服务品牌“之所”,致力于成为创新企业的“时间合伙人”、“生态耕耘者”,为创新企业提供理想的空间和垂类产业服务平台,链接投资者、市场客户、研发人才、供应商等资源,与创新企业共同成长,成为创新企业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蔡慧 京东方科技服务业务副总经理
顺应数字时代浪潮,京东方在2024年提出“AI+”战略,聚焦发力“AI+制造”“AI+产品”“AI+运营”三大领域,让人工智能成为京东方创新发展的先进生产力。京东方集团AIoT组织,人工智能技术推广与合作负责人陈玮萌讲述了京东方如何通过AI赋能制造升级。在AI+制造方面,京东方显示工业大模型深度融合半导体显示知识与经验,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服务等显示制造场景提供业内领先的工业智能化技术方案。在AI+产品方面,京东方打造AI赋能智慧办公解决方案,BOE智慧一体机C100系列打造AI深度思考、AI大模型会议纪要、大模型设备操作问答、智能笔AI语音控制等一站式服务。同时,作为京东方AI+战略的关键底座,北京京东方云算力中心持续打造以智能制造、智慧医疗为特色领域的AI工业级算力引擎。
陈玮萌 京东方集团AIoT组织,人工智能技术推广与合作 负责人
从科技到产业,需要生态级推手的精准衔接,连界具身智能中心负责人沈苏怡阐述道:连界通过连界创新和连界启辰资本双轮驱动,深度链接具身智能产业场景和优秀技术方,通过iCANX科学家基金,投资加速进化、纬钛科技等本体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同时和更多像京东方这样的优秀产业伙伴一起,探索更多应用落地场景,助力更多创新技术走到产业。
沈苏怡 连界具身智能中心负责人
供需对接:促成“技术-场景-资本”三角闭环
活动特设场景开放环节,定向邀约AI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专家及投资方,通过 “场景方供需发布” 环节,推动施耐德、京瓷等产业龙头与现场AI创新企业精准对接,现场就工业场景、特种场景及制造领域多个细分场景进行供需匹配,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供需对接环节
施耐德电气作为产业龙头代表,深刻阐述了施耐德电气如何通过本土创新×开放生态,实现AI赋能能源管理与智能制造,施耐德电气战略联盟与创新生态总经理洪岩博表示:施耐德电气深耕中国市场38年,一直坚持“本土创新×开放生态”战略,聚焦能源管理与工业自动化领域,在诸多行业的关键场景都提出了AI赋能的数字化创新解决方案,并前瞻性探索布局具身智能技术,以专业的数字化能力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同时,他倡导开放的生态协作,并介绍了施耐德电气“创赢计划”。该计划自 2020 年启动以来,累计吸引超 1250 家中小企业参与,80 多家企业借由加速与成长机制,输出了 40 多项联创成果,形成“需求-共创-落地-推广”的闭环,成为集创业孵化、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标杆平台。
洪岩博 施耐德电气战略联盟与创新生态总经理
技术先锋共议AI+行业应用的多维实践路径
从突破性的自然语言理解、惊人的图像识别与生成,到复杂的跨模态交互与决策,大模型以前所未有的泛化能力和涌现特性,正在重塑科研范式、革新产业流程。活动现场特别邀请产业链代表机构及企业,细数大模型,包含空间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通用平台等多重创新范式在工业场景中的多维实践路径。
北京智源研究院大模型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架构师于龙斌表示,人工智能发展历经三次浪潮:从规则引擎驱动的专家系统到神经网络驱动的AI小模型时代,如今迈入大模型主导的通用智能新阶段。他强调,智源研究院通过“一头”“一尾”策略布局大模型全家福,实现了从大模型全栈开源技术基座,到数据集建设,算法模型评测,到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具身大模型、生物计算大模型、生命模拟等细分场景,推动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全面革新。
于龙斌 北京智源研究院大模型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架构师
智平方副总裁邱巍则以具身智能大模型为例,讲述其在工业场景特别是汽车场景中的应用案例,他表示,当前,智平方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汽车制造、生物制药、半导体等结构化场景落地,通过自然语言交互与自适应学习替代传统编程,显著降低产线调整成本。技术层面,智平方通过“快慢系统结合”架构,进一步提升了工业场景的效率和精度。未来3-5年,智平方落地应用将向民航、公共服务等复杂场景延伸。邱巍强调,需通过“软硬一体”协同产业链,推动具身智能重塑工业经济格局。成立仅两年的智平方,正联合生态伙伴加速技术商业化,助力中国智能制造升级。
邱巍 智平方副总裁
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专家霍然表示,作为中国中车投资组建企业,公司依托轨道交通技术积淀,空间智能核心能力已覆盖水利、应急、消防等关键领域。针对数字空间建模成本高、数据维护难等痛点,八维通构建国产化空间底座,提供轻量化建模工具赋能用户自主操作。自主研发的ViLSP空间物理大模型,显著提升了三维空间的动态解析与物理推演能力(火灾、洪涝等)。在具身领域,深度融合多源空间数据、空间物理引擎、AI决策训练与机器人本体能力,突破性打造"感知-推演-决策-执行"全链空间智能体系,为复杂场景下的智能运维与应急响应开辟了新路径。
霍然 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高级解决方案专家
在AI重塑千行万业的浪潮中,DeepSeek以极致性能与普惠基因,正成为驱动产业智能化的核心引擎,中国电信 AI 团队负责人李思颖表示,中国电信积极响应国资委“人工智能+”行动,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与时俱进,推动企业战略升级,把握DeepSeek带来的增量市场机会,向“智算+大模型+MaaS+应用+服务”一体化供给升级。
李思颖 中国电信 AI 团队负责人
从工业制造到矿山能源,具身智能机器人正解锁半结构化场景中的更多可能,灵宝CASBOT联创兼COO 张淼表示公司以工业/矿业场景为核心,拥有“本体+具身算法+灵巧手”全栈自研能力,通过自主研发的轮式具身机器人,能辅助柔性质检效率提升50%,并计划年底突破灵巧手技术瓶颈。公司依托自身积累,优先服务工业及矿业行业客户。未来两年将聚焦推动标准化产品迭代,提升具身智能精细化操作能力,服务工业场景实现更柔性、更高效的生产作业范式。
张淼 中科慧灵灵宝CASBOT联创兼COO
活动最后,作为亦庄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冠军选手,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慧思开物”大模型带来本次活动的收尾。天工机器人商业场景负责人张朝鹏表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国内首家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研发和生态建设的创新中心。以具身天工通用机器人平台和慧思开物通用具身智能平台为两大创新任务。基于大模型的自然交互和环境感知理解能力,精准拆解,规划复杂长程任务,百万级轨迹数据训练全面提升技能泛化能力,实现覆盖教育科研、物流搬运、工业制造、电力巡检、特种作业、商业服务等多场景技术落地。
张朝鹏 天工机器人商业场景负责人
展望未来:AI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加速演进,AI正从信息工具跃升为产业革新的核心引擎,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必将释放万亿级市场潜能,重塑产业范式。依托北京AI产业集群优势,京东方科技服务将持续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协同创新企业、科研机构与资本力量,深挖场景价值,攻克关键技术,构建繁荣生态,共同绘制智能时代的高质量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