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出手,主播终于不用为天价违约金所困
如果要选择一个让许多主播谈之色变的东西,或许非“违约金”莫属。“挣三千、赔百万”的故事在直播行业可谓是屡见不鲜,甚至不知有多少圈外人怀揣一夜暴富的美梦扎进直播圈,结果却成为了天价违约金的受害者。对于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抖音选择了出手。
日前抖音直播发布《抖音直播机构与主播合作签约与履约规范》,对公会与主播之间的签约细则进行规范,其中就包括禁止设定不合理高额违约金,如超过主播总收益或公会投入金额的5倍;禁止设定模糊违约条款,如任意解释“不规范直播”;禁止虚假承诺退会条件,如口头承诺可无条件退会但协议设限;禁止利用信息差欺诈主播,如误导退会规则。
针对违反以上规范的公会,抖音方面将对其处以包括但不限于平台介入,终止主播与公会合作关系、扣除健康分(视情节严重扣5-50分)、暂停拉新权限、针对新入会主播弹框提醒等措施。显而易见,这次抖音对于直播公会种种不规范的小动作,称得上是重拳出击。
如今在搜索引擎中以“主播+违约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类似主播签约公会后、因发现实际直播时与公会签约时的承诺有出入选择停播,结果被公会要求赔偿高额违约金的消息比比皆是。以至于,甚至出现有直播公会签主播,就是为了违约金的情况。
比如,有媒体曾报道过一桩主播被公会追索天价违约金的案例。据花名小雅的当事人讲述,她在寻求某公会的主播岗位时,该公司宣称可以在短视频平台孵化一个账号,并帮她进行运营,后期不愿意直播也可以再转岗,并承诺保底7000元工资,还可提供住宿。
然而在她入职之后,却发现直播内容自己不能做主,公司要求拍摄一些露骨的擦边短视频,并在直播中要穿得“清凉”。除了直播风格难以接受之外,小雅实际拿到的工资也远低于7000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得她很快就选择离职,可接下来该公会以违约为由,要求其支付公前期投入10万元,以及违约所造成的收益损失2.8万多元。
除了克扣薪资以及要求擦边外,“有效直播时间”也成为了部分公会压榨主播的手段。比如直播时长不等于有效直播时长,而有效直播时长的计算,又与观看人数、互动人数、打赏金额等指标息息相关,由此就给主播履约带来了巨大的变数。有相当多主播发现,自己兢兢业业直播了一个月、每天直播时间超过8小时,可结果月底统计时直播时长却不达标。
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就在于主播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其与一般的工作岗位不同,既具有劳动合同属性,又包含了超出劳动关系以外的内容,所以就导致缺乏经验、且法律意识淡薄的素人极易踩坑。此次抖音的新规就是要约束公会,通过禁止设定各种不合理的条款,来保护主播的相关权益。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公会为盯上主播的违约金呢?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直播公会其实是传统经纪公司与互联网融合的产物,也是直播平台将部分运营与人力成本外包出去的结果,其承接了平台所需的主播培养工作。直播公会的商业模式就是招募及培养新的主播,并输送到直播平台,再通过主播的抽成来获益。
不难发现,最初直播公会走的是合作共赢这条路。其中,平台通过扶持公会实现充足的内容供给,主播则依靠公会的孵化有了获得收益的本事,而公会则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运营机制获得平台的扶持收入,又从培养的主播身上拿到了抽成。
只可惜这一切随着整个直播赛道走下坡路,成为了过去式。更雪上加霜的是,直播行业在鼎盛时期积累的“过剩产能”,并没有出清。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主播账号累计开通近1.93亿个(多平台非去重数据),月活跃开播账号约3326.7万个。
市场本身在衰退,可竞争者却不见减少,直播公会的日子自然就变得越来越艰难,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不良律师与公会一拍即合,开发出一套近乎完美的合约陷阱,试图通过谋取违约金来盈利。他们的目标主要就集中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或是刚入社会的年轻人,哪怕有人会对合同里那些不合理条款提出质疑,公会也会用一套话术来打消顾虑。
一边是熟稔法律条文、并设置陷阱条款的专业化公会,一边是缺乏社会阅历的小白,也就难怪公会追索违约金的操作屡试不爽。可公会这样做是开心了,平台就不爽了,毕竟一茬接一茬的新人主播是平台为用户提供内容的基础,没有新人和新鲜感的直播就是一潭死水,这可就实打实地伤害到了抖音的利益。
所以为了确保直播内容的稳定供给,抖音自然就有保障新人主播权益的需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三易生活”(ID:IT-3eLife),作者:三易菌,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