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越南」放贷:新牌照、新机遇

一只互金鹅·2025年07月02日 15:34
附:越南主流贷款产品详情

据外交部网站信息,越南在2023年的人口达到1.003亿。

越南属于发展中国家,2024年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为4763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700美元(约人民币33675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7.09%。

如果按照一些海外现金贷从业者考虑的——人口基数大(至少过亿),经济增长快的角度来看,越南确实是一个适合发力消费金融业务的国家。

其实早在2017年、2018年,就有很多中资互金企业前往越南开展贷款业务。

但,最后在2020年左右都尽数折戟。

至于当时在越南失败的原因,有从业者提及是当地监管问题,亦有从业者表示是坏账太高叠加疫情的因素……

“当地连催收都需要有牌照。”

“当地看现金贷,就像我们看博彩。”

提及去越南放贷,一些曾经在这片“战场”征战的玩家,表示不太看好。

不过,也有细心的海外互金从业者发现了今年的越南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

今年4月底,越南政府发布的一份关于“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文件,让不少中资互金企业又看到了希望。

有中资互金企业告诉「一只互金鹅」,已经在5月份开始着手准备越南借贷服务相关资质。

 越南贷款新文件 

先来看这份最新的越南监管文件。

今年4月29日,越南政府颁布第94/2025/ND-CP号法令。这份在2025年7月1日生效的文件旨在为金融科技创新建立“监管沙盒”。

“监管沙盒”指的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先试行,再根据验收的结果完善正式的法律框架。

可以理解为这个法令是越南监管对金融科技相关业务的试点。

该法令规定的相关沙盒机制测试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包括三类机构:

1)信用评分机构

2)透过开放应用程式介面(Open API)共享资料

3)点对点(P2P)借贷服务机构

敲重点——P2P借贷服务机构可以参与这次金融科技“监管沙盒”项目。

有出海互金玩家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越南监管对于P2P借贷方面业务松口了。

越南政府计划通过两年的沙盒试验,把握市场发展的“度”,再出台正式的法律框架,也给予了真正想要发展的玩家机会。

当然,这也可以为越南国家银行积累数据。

因为法令文件有提及——

P2P借贷公司需要向越南国家信用信息中心报告客户(包括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信用信息。

越南国家信用信息中心被允许在测试机制中使用P2P公司借贷解决方案的信用信息来建立国家信用信息数据库,服务于国家银行的管理要求以及信贷机构、外国银行分行、P2P借贷公司和其他组织的业务和风险管理。

当然,机遇背后,这项金融科技试验的门槛并不低,尤其是针对P2P借贷服务机构的要求更加严格。

「一只互金鹅」挑几个该法令中的重点来讲——

参与主体包括:

获得越南央行颁发的参与测试机制证书的信贷机构、外资银行分行、金融科技公司。

其中金融科技公司需要:在越南合法注册的法人、经营状况正常;公司法定代表人及 CEO 需具备经济/IT/法律等专业本科学历且有 ≥2 年金融或银行管理经验。 

P2P借贷机构还要求不得有外资;法人代表须为越南籍、无刑事记录,且不得同时担任银行或典当等金融机构高级职务。

申请的流程:

申请人需提交整纸质+电子两套申请 (含商业计划 Demo、风险控制框架、试验计划、6个月退出预案等)。

越南央行将在90个工作日内会同科技部、公安部等部门完成文件审查与必要的现场核查,再决定是否核发《沙盒证书》。

此处需要值得一提越南的几个监管部门职责:

越南央行:负责受理审批、日常监管、年度总结向总理报告

越南科技部:关注技术标准合规;

越南公安部:关注网络与数据安全;

其他的部委:按职能协同。

其他P2P借贷相关需要注意的点:

客户使用P2P公司提供的P2P贷款解决方案,贷款人是:根据越南法律规定成立的法人实体(包括信贷机构、外国银行分行)、越南国籍个人;

借款人是根据越南法律成立的法人实体(不包括信贷机构、外资银行分行)和具有越南国籍的个人。

参与试行机制的P2P公司不得开展参与试行机制证明中未载明的其他业务,不得自行为客户贷款提供担保,以及不得以客户身份参与交易。

P2P公司必须以越南盾计价,所有放款/还款只能通过银行账户或获牌支付机构钱包完成。

每位借款人在单个平台及全部沙盒平台的总余额上限由央行另行发布(由公司实时接入国家征信中心 CIC校验)。合同期限不超过 2年。

客户签订贷款协议之前,需要向客户提供有关合同、贷款信息、客户及关联方的权利、责任和合法利益、利率和相关费用的完整信息,并获得客户确认。

越南也有消费者权益保护:

企业必须在试验前向客户披露“试验性质及主要风险”,并建立加密存储、匿名化和客户投诉处理机制,5 日内答复投诉。

监管会怎么检查?

越南央行对沙盒实施“线上实时数据+现场检查"双轨监管,可随时要求企业开发接口供监控。企业须按季度提交运营指标;发生重大技术中断或风险事件 24小时内邮件报告,3日内补交书面报告。

越南央行根据参与测试机制的组织的测试结果评估报告和相关部委的意见在测试期结束后制定下一步处理方案。

包括:停止测试并撤销参与测试机制的证书、延长测试时间或测试完成证书。

 移动支付和电商发展已有基础 

前文已经提到,前几年已经有不少中资互金企业前往越南,也就是说,当地不管是移动互联网的渗透还是移动支付的普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从过去一些越南新闻来看,在越南放贷的玩家,会与Momo之类的公司合作,将资金支付到借款人的Momo账户或钱包中。

公开资料显示,越南比较主流的移动支付玩家有:Momo、ZaloPay、ViettelPay。

Momo:成立于2007 年,是越南头部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2014 年,MoMo 推出越南首个电子钱包,涵盖支付、转账、充值、缴费、网约车、航旅等综合服务。MoMo 支持的资金来源包括账户余额、绑定的银行账户和银行卡、以及 MoMo 自营的投资和信贷产品。

Momo用户已超 6000 万,占越南电子钱包市场 70%。

Zalo:是越南本土软件,由VNG 于 2016 年创立,据说像中国的微信。但ZaloPay并未直接集成在Zalo应用内,而是作为单独的App存在。又类似于中国的支付宝,可以发红包、转账、收款,还能充话费以及存取款操作。支持绑定信用卡及部分越南本地银行卡。

ViettelPay:越南最大电信运营商Viettel Group的子公司,于2013年推出。核心是与其电信业务结合,可以到达比较偏远的地区,在农村地区渗透率较广。有2.5 万个线下网点

此外,越南的电商产业最近几年也发展较快。

《越南快讯》报道:今年第一季度,Shopee、TikTok Shop、Lazada 和Tiki四大平台的交易额达到 101.4万亿越南盾(约3900万美元)(约2.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2%以上。其中,TikTok Shop和Shopee占据市场份额的97%,Lazada份额萎缩,Tiki份额接近于0。

虽然和中国的电商市场相比,这个交易规模简直是“毛毛雨”。

但不可忽视其增长速度。

据商务部消息显示,我国今年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

上面提到的这些玩家,Momo有现金贷产品,Shopee有先用后付产品,还有大家熟悉的捷信在很多年前就在越南提供现金贷和分期产品。

「一只互金鹅」发现google play 越南地区财务榜上,排名靠前的APP除了MB bank(越南军队银行)、Techcombank(越南技商银行)等银行机构,也有前面提及的Momo、ZaloPay。

亦有Home credit(捷信),以及FE credit——越南VPBank旗下的消费信贷集团。

这些都是越南市场上比较主流的,可以提供信贷服务的玩家。

其实在水下还有很多非主流的,市场称之为“黑放”的玩家也并没有完全消失。

可以确定的是,越南这个国家的普通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对于贷款并不陌生。

值得一提的是,和中国一样,在越南,直播购物也越来越流行。甚至也诞生了很多MCN机构,在此不做过多介绍。

这些新兴的生态,不仅可以成为中资互金出海投放广告的渠道,甚至也可以是中资企业发展金融以外可以考虑的其他生态。

毕竟,在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生态之后,各个产业之间互补,或许能走得更加长远。

「一只互金鹅」了解到,最近几年,中资互金出海的资深玩家除了贷款相关业务,也有深入到游戏、小说、短视频、电商甚至农业等产业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只互金鹅”,作者:小慧吖,36氪经授权发布。

+1
3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吃饭的最高境界始终都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昨天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