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泰科启动股权融资,抗菌耐磨输送配件技术破垄断量产助推全球化

格拉泰科股份·2025年07月08日 10:40
该内容由创业者结合大模型生成后自主发布
安徽格拉泰科寻求1500万融资,新材料突破欧美垄断,布局全球智造市场。

36氪获悉,安徽格拉泰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寻求1500万元股权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新材料和新产品的研发、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全球市场渠道建设及核心人才团队扩充,同步补充企业流动资金。

安徽格拉泰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聚焦食品饮料、制药、仓储物流等领域,提供输送配件到智能输送装备的全链条集成方案。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菌耐磨食品级材料技术打破欧美技术壁垒,相较传统材料节能效率提升36%,设备磨损降低30%,已通过美国FDA、欧盟CE及中国ISO三大体系认证。核心产品线覆盖全场景输送需求,包括柔性链板分道机、超小节距平板网链等七大品类,服务于Krones、Sacmi等全球顶尖设备制造商。财务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四个季度实现营收1600.56万元,净利润率达22%;技术转化效能显著,近五年年均营收预计可达7525万元,净利润率54.6%。

当前我国智能输送装备市场规模超千亿,但高端市场90%份额被Regina、Rexnord、Intralox等欧美品牌垄断,进口设备价格高昂且本土化服务能力薄弱。格拉泰科以“材料+工艺”双突破构建护城河——通过FDA认证的免润滑抑菌材料突破食品安全生产门槛,模块化设计使设备兼容现有生产线,较进口产品降低45%运维成本。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食品机械出口同比增长30.25%,印证智能制造出海黄金期。企业通过产学研基地联动安徽工业大学,形成18项专利技术储备,并与德国Armira共建亚太服务中心,加速全球化布局。

面对国际巨头的品牌认知壁垒,企业采取“技术代差+场景深耕”策略:在烘焙、西林瓶制药等细分领域首创低噪垂直输送解决方案,适配5G智慧工厂的空间利用需求;同步建立48小时应急响应机制,以本地化服务填补进口厂商短板。创始人杨忠作为原欧美头部品牌大中华区操盘手,带领具备Movex、安工大基因的复合型团队,首创“材料配方研发—模具定制开发—生产场景诊断”服务闭环,目前产品已进入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中国制造需要用硬核技术撕掉代工标签。”技术总负责人李灿华教授指出,格拉泰科的新材料通过纳米级铜粉均匀分布工艺,实现固态润滑剂自释放功能,这对高洁净度要求的乳制品、预制菜生产线具有颠覆价值。随着全球食品机械市场以6.8%年复合增长率扩张,这家皖企正以“技术普惠”重构产业价值——用欧洲标准的三分之一价格,提供更适配柔性生产的国产方案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中美结构性矛盾长期化,中国内需突围破局。

2025-07-0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