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星”战略遭市场冷遇?水井坊七次换帅难进高端局
文|新消费财研社
在 19 家 A 股上市酒企中,水井坊(600779.SH)是唯一一家由外资控股的白酒企业,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使其区别于其他同行。
背靠国际酒业巨头帝亚吉欧,水井坊在25年前便开始死磕“高端化”,并试图为自己贴上“中国最贵白酒”标签。但遗憾的是,在高端白酒领域的竞争中,水井坊始终未能真正进入决赛圈。而水井坊不仅未能稳固高端市场,又缺乏下沉市场的产品布局,逐渐陷入了“卷不动高端、沉不下低端”的被动局面。
在过去的14年间,水井坊更是频繁更换了7位管理层负责人。2024年,新任总经理胡庭洲虽提出“双子星”战略(高端+次高端双品牌),但执行效果尚未显现。
如今依然醉心于高端化的水井坊,似乎触碰到了增长天花板。
业绩增长乏力
一季度现金流同比骤降463%
2024 年,白酒行业在消费复苏与市场调整的双重作用下,结构性分化显著。A 股白酒上市公司中,有14 家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3 家净利润同比增长,但也有部分酒企营收净利大幅下滑,存量博弈愈发激烈。
反映二级市场上,上市白酒业企业的股价在2024年几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反映出投资者对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的担忧。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水井坊 2024 年的业绩呈现喜忧参半的局面。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52.17亿元,同比增长5.32%;净利润13.41亿元,同比增长5.69%。
虽然业绩有所增长,但与一梯队、二梯队的酒企差距依然十分显著。并且,在很多酒企业绩双位数增长的年份,水井坊营收增速已连续三年在5%的低位区间波动,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率低至15.1%,创下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第四季度这个白酒销售旺季,水井坊却出现营收与利润背离的异常情况。该季度营收14.29 亿元,同比增长4.68%,但归母净利润仅 2.16 亿元,同比下降12.40%。水井坊对此解释称,这主要数因为公司大幅增加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费用,同时邛崃新项目投产带来额外成本摊销压力。
进入2025年一季度,水井坊营收增速持续放缓,期内营收9.59亿元,净利润1.9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74%和2.15%。
图片来源: 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截图
同时,公司现金流状况堪忧,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 17.34 亿元大幅下滑至 7.44 亿元,降幅达57%。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转为 -5.76亿元,同比骤降463.2%,现金流指标急剧恶化。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因为邛崃项目一期投产固定资产投入增加,以及为促进销售放开信用销售导致应收账款大幅攀升。
图片来源: 2024年年报截图
从产品结构维度看,300元价格带的臻酿八号构成水井坊业绩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产品于2013年白酒行业调整阶段推出,定位次高端市场,定价428 元。2024 年其销售规模预计达到30亿元左右,对公司业绩形成基础性支撑。尽管 2024 年水井坊营收首次突破 50 亿元,高档酒占比达 91.32%,同比增长1.99%,但受市场环境影响,其高档酒增长势头正在减弱。
与部分业绩大幅下滑的同行相比,水井坊的经营表现展现出一定韧性。以酒鬼酒为例,其2024 年营收同比下降49.7%至14.23亿元,归母净利润降幅达 97.72%至1249.33万元,创下2015年以来的业绩新低;金种子酒同期营收亦下滑37.04%至9.25亿元。但尽管如此,水井坊自身发展也面临瓶颈也是不争的事实,近三年来,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持续处于个位数区间,增长动能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
撑不起的高端化战略
研究水井坊的发展脉络,绕不开 2006 年起逐步入主的全球酒业巨头帝亚吉欧。通过多次增持,这家外资企业于2013 年成为公司实控人,赋予水井坊双重属性:既是承载川酒文化底蕴的本土名酒,又是植入国际化基因的外资控股企业。
水井坊在产品结构上呈现出显著特色,与茅台、五粮液等覆盖全价格带的布局不同,其将战略重心聚焦于次高端市场(300-800元价位区间),其中“臻酿八号”与“井台”系列贡献了超过80%的营收。
次高端赛道曾受益于白酒高端化趋势,2016-2021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约 30%,成为行业增速最快的价格带。这一红利直接反映在水井坊业绩中。其营收从2016年的11.76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46.32亿元,五年间增长近4倍。
然而,随着白酒消费环境变化,次高端市场陷入“上下挤压”的尴尬境地。上有高端酒的品牌壁垒,下有中低端酒的性价比优势,市场规模增速逐渐放缓。
在帝亚吉欧入主后,水井坊业绩一路走低,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18亿元下滑至2014年的3.64亿元,2013年和2014年还出现亏损。这一颓势在范祥福接任总经理后才有所改善,水井坊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8.5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8.19亿元。
为突破困局,水井坊于 2022 年重启中档产品“天号陈”,定价268元。这款十年前已推出的产品虽被质疑“新瓶装旧酒”,但市场反馈尚可,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近2亿元,同比增幅超40%。不过,该产品目前仅占总营收6%左右。同期数据显示,核心产品“井台”“典藏”系列 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34.57 亿元,同比微增1%,增速显著放缓。
多年以来,水井坊的高端化尝试从未停止,并一直被行业和投资者所关注。针对投资者关于“为何不推光瓶酒而发力高端酒”的质疑,水井坊回应称,推出第一坊品牌旨在激活“中国白酒第一坊”的稀缺资产,打造博物馆级高端产品,与主品牌形成“次高端 + 高端”双品牌协同。
公开信息显示,“水井坊”主品牌锚定300-800元次高端市场,“第一坊”则瞄准800元以上高端价位,此前推出的“水井坊典藏”,建议零售价1399 元,亦属同一战略范畴。
但市场疑虑在于,相较于茅台、五粮液等一线品牌,水井坊面临高端产品动销乏力、品牌力不足、高端与次高端产品价格倒挂严重等问题。
首先,水井坊的核心竞争力锚定在高端市场,但新井台发布后动销不及预期。典藏以上产品处于高端价格带,目前整体承压,2024年高档酒营收虽达47.64 亿元,占总营收的91.32%,但同比增长仅为1.99%,增长动能不足。
其次,与茅台、五粮液等一线品牌相比,水井坊的品牌影响力和历史底蕴略显不足,在消费者心中的高端认知度不够。在存量竞争时代,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高,涨价策略若无足够的品牌溢价支撑,可能导致销量下滑。
更加严峻的是,水井坊高端产品价格倒挂严重,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的售价远低于建议零售价。如建议零售价为1399元/瓶的52度水井坊典藏,以及建议零售价为 808 元/ 瓶的 52 度水井坊井台,实际售价都大打折扣,这反映出市场供需的失衡,也削弱了其高端产品的形象和盈利能力。
高端不牢、中端失守、海外乏力困局何解?
近年来,水井坊主打的300-800元次高端市场正遭受双重冲击。一方面,茅台1935、五粮液1618等产品通过渠道下沉抢占份额;另一方面,区域名酒如剑南春水晶剑、洋河梦之蓝M3通过性价比优势蚕食市场。有统计显示,2023年次高端市场规模收缩至1475亿元,同比下降12.7%,而水井坊在该价格带的市占率仅3.5%,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高端化道路荆棘丛生的同时,水井坊还面临市场下沉缓慢,中档产品表现不佳以及渠道建设不足的痛点。
2024年,水井坊中档产品实现营收2.64 亿元,同比增长29.14%,但整体营收占比较小。2025年一季度,其中档酒营收同比大幅下滑 34.21% 至 4891.46 万元,同时高端产品增速仅为6.71%。这显示出水井坊在中高端市场品牌力不足。
尽管公司迅速提出“控量稳价、精准促销”的应对策略,试图稳定市场局面,但在区域酒企凭借渠道下沉策略的猛烈攻势下,其中档产品的市场份额如同沙漏中的细沙持续不断地流失,中高端市场的失守已成为企业难以忽视的痛处。
此外,水井坊的经销商数量较少且地域分布高度集中,七成资源倾注于华东、华南两大经济区,市场覆盖广度不够。同时,其团购渠道开发量仅达泸州老窖的三成水平,在渠道下沉过程中,难以与区域酒企竞争,无法有效拓展中低端市场份额。更值得警惕的是,经销商库存周转天数不断延长,终端动销情况参差不齐。
库存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2024年前三季度存货高达29.39亿元,同比增长21%,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达到56%,库存周转周期长达180天,是茅台的三倍之多。
为了缓解库存压力,水井坊经销商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抛售手段,这一行为严重破坏了市场价格体系,导致价格混乱不堪。同期合同负债同比下降5.89%,更是近年来首次出现三季度合同负债负增长的情况,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渠道商拿货意愿的低迷,厂商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微妙。
国际化战略在水井坊的发展蓝图中本应是重要的增长引擎,但现实却让这一战略陷入了“数据亮眼”与“实际疲软”的矛盾怪圈。水井坊自2019年确立 “引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舞台”的战略愿景并进行海外部署,但至今未能有效助力业绩增长。
2024年其海外市场营收5782.42万元,同比增长44.6%,然而到了2025年一季度,营收却以同比84.35%的速度断崖式下跌,海外营收骤降至165.91万元。有业内人士指出,水井坊海外品牌知名度较低,推广力度不足,难以适应国际市场消费者的口感和文化习惯。
更重要的是,这也暴露出水井坊海外渠道建设的不稳定性。与茅台、泸州老窖等企业建立的全球化分销体系相比,水井坊的国际化进程仅仅停留在贸易出口阶段,缺乏本土化的运营能力,难以真正融入当地市场。甚至有媒体报道称。其海外市场规模越做越小,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
对此,白酒行业专家认为,对于水井坊而言,在国内市场如何优化产品矩阵,提升渠道效率;在海外市场如何突破局限性,构建具有文化渗透能力的国际化运营体系,成为水井坊摆脱“高端不牢、中端失守、海外乏力”困境的关键所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消费财研社(ID:XF-caiyanshe)”,作者:新消费财研社,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