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降115%,美区又好起来了?专家提醒:难说

胖鲸头条·2025年05月13日 09:03
这场仗,中国打赢了。

远超预期。

瑞士传来好消息,新华社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持续一个月的“关税大战”暂时迎来美好结局。

简单来说:美对中暂停14257行政令24%的关税,保留10%的关税,后面暴力加征的关税废除;中对美暂停2025年4号的24%关税,保留10%关税,取消第5、6号关税。

这意味着美对中关税从145%“脚踝斩”,目前的关税包括芬太尼20%,再加上今年保留的10%,就是30%。中对美从125%,降到了10%,相当于大家都降了115%。当然,因为芬太尼问题,中方也给与了反制,部分农产品加了10-15%不等。

到此,这场为时一个月,双方赌气般加税的行为也宣布暂时落幕。消息一出,跨境卖家群里沸腾了,情绪一下子传到了股市,港股瞬间拉爆,虚拟货币全线大涨,黄金现货暴跌3%,A股遗憾收盘太早没赶上这次“暴富”机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各退一步有着90天的期限,这就像“离婚冷静期三个月”,谁也难预测,未来会有什么变数。

特朗普为何松口?

对于此次协议达成的成果和顺利程度,不少业内人都惊呼“远超预期”。

“我们都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了,就这?”

其实也不难理解,相比于国内众志成城地抵抗关税的团结力,特朗普政府显得脆弱极了。从商业领袖到普通民众都强烈表达了对贸易战的不满,特朗普的支持率也在持续下降,已经在股市中赚够钱的特朗普也没必要再僵持下去。

况且,特朗普最开始也不是想真的与中国脱钩,他想要只是一个kiss ass的态度而已,只不过这一次中方坚硬的态度让他吃了个闭门羹。

另一方面,美方也错估了当前的形势,低估了自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程度。“中美的相互依赖,比想象中深。这一点,川普自己可能也没想到。”业内人士秦小明分享道。

根据海外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家庭对中国产品依赖极高。2024年,美国进口的烤面包机、台灯和被子中,来自中国的比例分别高达99.7%、93.5%与92.4%。智能手机(81.1%)、微波炉(87.7%)、自行车(89.0%)、运动鞋(73.6%)等日用品同样依赖中国供应链。

之前,沃尔玛就曾宣布,恢复中国供货,但关税要由美国买家承担。购买这些原本廉价的商品如今还要付高昂的关税,这引起了很多美国消费者的不满。

“现在,美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至少短期内,它自己无法生产出这些商品,而且也找不到替代者生产出这些商品,并且更清醒认识到中国制造不只是关乎中国经济和中国人的根本利益,也更关乎全球,尤其是美国经济和美国人的根本利益。”华商韬略毕亚军表示,即便美国服务业高度发达,其大部分经济活动也依然是建立在商品消费之上,或者是由商品消费所支撑。

另外,因为挑起贸易战,美国在国际声誉上也受损。基誉公关在2025年4月进行了这项针对全球27个市场的3050位商业领袖的调研,结果显示,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贸易和关税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现任政府推行的政策。

打着让“制造业回流”幌子的特朗普,或许认清了局势:不可能既让美国人享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又不能让中国赚到钱。另外,由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日益凸显的地位,让特朗普通过与第三方谈判从而“孤立中国”的计划也竹篮打水了一场。

而中国也赌对了。2018年贸易战的教训告诉我们:一味地忍让妥协并不能换来尊重和平等,底气和自信才可以。

美区好起来了么?

“冲,囤积的货都发出去。”“狠狠发货啊,兄弟们。”消息一出,跨境卖家群里一片欣欣向荣,挤压了许久的情绪也在这瞬间爆发。

“美国客户早几天就在大量下单了,原来他们早就知道会降。”一位做外贸的商家告诉胖鲸,前一个月,美国订单几乎砍半,但就在前几天,突然猛增起来,直到现在他才恍然大悟。

对于做跨境的卖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在过去的跨境卖家消费市场中,美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最大消费区,不少卖家面对的主要是美国市场。“未来的90天肯定是囤货发货的好时机。”很多卖家开始忙活起来。

主要面向美国的货代小杨也开始忙活起来,“不少卖家开始跟我咨询关税退差价的问题。”小杨对胖鲸说,相比于之前125%的关税,降低115%关税还是会有不少差价退还。但是发往美国的船费肯定增加。因为4,5月份加征关税以来 (货量减少) 船公司抽调部分船只去跑其他航线了,所以目前美线运力紧张,关税成本虽然降低,但是物流成本是增高的。

相比于跨境电商卖家的热火朝天,品牌卖家就显得镇定许多。以前主要面向美区的割草机器人 litheli创始人老尧对胖鲸说:“美区一直会做,但我们的侧重点还是会放在欧洲。一方面北美政策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我们这个行业北美的格局很稳固,机会小。”

老尧的担心并不无道理。回想7年前的5月19日,中美两边也发过联合声明,宣布暂停加征关税,一副要坐下来好好谈的样子,结果才过了10天,美国就又翻脸不认人,又开始加税了。

“中美关系存在结构化的矛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教授接受媒体时说道。在如此大环境下,暂时的谈判和解不代表永久的和睦相处,可以预见的是,中美贸易仍会持续地谈判,未来真正的走向还难以预测。

“美国对于先进制造业回流的决心还是没有改变的,比如晶圆先进制造产业等等,他们也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建设工厂,只是暂时对低价的日用产品免除了高额关税。”一位行业分析师对胖鲸说道。

对于关注美区的品牌和跨境卖家来说,持续深耕本地化战略,应对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还是要准备更多的预案。

毕竟,在风云诡谲的地缘政治裹挟中,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RE BOUND”,作者:Jolene Chen,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