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从深圳加速出发,中国汽车产业的蜕变与新征途

36氪广东的朋友们·2025年04月27日 19:53
车展不再仅是展示空间,更是验证产业标准、体验先锋技术的重要平台。

当产业以先进技术彰显实力,当全球阵营与中国力量携技术共创,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从「学习模仿」到「创新引领」的转变。即将在5月31日—6月8日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将成为观察这一转折的关键窗口。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深圳以实践抢占先机,竞逐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

在全球汽车产业百年坐标系中,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着产业重心的迁移:福特流水线重塑底特律、精益生产成就丰田城、半导体浪潮催生蔚山基地。当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加速智能化、电动化的新突破,构建起完善的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并形成强大的产业协同能力。根据麦肯锡《2024全球汽车技术趋势报告》,中国在智能驾驶专利数量(占全球42%)、动力电池产能(占全球68%)、车联网用户规模(突破1.2亿)三大维度已形成结构性优势。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深圳更是这一系列优势的集大成者。

现今的产业竞争焦点,已从产品叙事转向技术比拼:能源效率突破展现科创能力、智能化应用场景重构用户体验、大模型架构革新催生系统升级,低空经济与机器人演进则拓展未来出行生态。由此,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正突破传统,其功能定位正从常规的产品展示,向先锋的应用体验、技术标准验证平台迭代升级。

一、从车展看中国汽车产业蜕变,迈向技术策源地

过去几十年,世界汽车产业的重心,从底特律到沃尔夫斯堡,再转向东京和首尔。如今正逐渐锚定在中国,尤其是以深圳为核心的大湾区,这片创新的产业热土。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的展示轨迹,恰是这场中国汽车产业跃迁的缩影。车展已不再只是“展示新车”的平台,是共筑产业趋势的“科技Alpha车展”。它面向科技、面向未来、面向市场,汇聚研发机构、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及监管部门,围绕产业多元议题展开深入对话。

由此可见,中国汽车产业的各方在共蓄力量,将“制造中心”的标签升级为“技术策源地”。

二、深圳,科技制造链中的“引力中心”

产业变化的源点落在深圳,并非偶然。

深圳拥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她是一座“不走传统”的城市,没有固化的路径依赖。这让她跨越互联网到智能制造、从电子产品向智能化汽车的产业跃迁。

今天的深圳,不仅集聚了华为ADS智能驾驶方案、大疆环境感知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力量,更涵盖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巨头、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等多方协作,构建了一个软硬件与场景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

华为的智能驾驶方案ADS系统已走出国门,成为中国输出技术标准的代表;

大疆将航拍和传感优势迁移到车载感知,形成领先的环境感知技术;

比亚迪则打通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整车制造的全链路,实现新能源技术自主可控。

这座以春天为起点的城市依旧在蝶变,在这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已开放超1500公里,低空经济率先试点,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76.9%。深圳不仅有企业和技术,还有用户和场景,以及高效响应的政策环境与创新想象力。

三、高新技术、应用场景和机器人,产业的新征程

当前,汽车产业的各方力量正通过技术升级、拓展新市场和创新服务模式,发起新一轮行动。

无图高阶智驾:业界正探索在城市道路上减少对高精地图的依赖,通过多传感融合与机器学习,实现更接近人类驾驶员的环境理解能力,并在安全监管框架下稳步推进落地示范。

AI大模型上车:车内交互正成为主战场,从语音助手扩展到多模态认知系统,车载大模型与算力、芯片协同加速人机交互升级;

飞行汽车与eVTOL:垂直起降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正在推进,多家项目展示了空陆一体化的试验原型,正试图与地面交通形成互补;

低空经济物流场景:无人机在快递与供应链环节的应用逐步迈入示范阶段,为“最后一公里”物流提供新的思路;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协同:车企与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合作不断深化,自动化装配与服务机器人正在车间与出行场景中加速应用。

基于上述的创新举动,可以看到,在技术体系层面,底层芯片与关键零部件持续迭代;中层操作系统正与车-路-云协同,边缘计算和云服务深度融合;上层则依托应用场景与平台生态,共同构建更为完善的智能网联体系。

2025年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将实景展现新技术的集成,为行业创新发声,也是一场产业构建新生态的生动演绎。

四、纵观历史,中国汽车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1979年之前,深圳还是一座边陲小渔村;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迅速发展,如今成为全球制造链枢纽。

2005年,自主品牌正处于“低价换市场”的探索阶段;

2015年,在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明显加速;

2020年以后,以比亚迪等技术驱动型企业为代表的车企加快崛起,推动智能化与全球化进程。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正是这“持续创造”的一环,见证着中国汽车从“造得出”到“技术好”再到“出得去”的全面升级。

五、新阶段:从制造强国到技术话语权

大湾区,也是全球车企拓展国际市场和技术合作的重要地域。

出口梯度:依托深圳港、南沙港的海运网络,国产新能源车型已畅销东南亚、拉美与欧洲;

供应链协同:众多企业在此设立研发和测试中心,构建开放协作网络;

跨境金融:深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为初创赛道提供高效融资支持,特别是助力飞行汽车与自动驾驶芯片等高风险技术的商业化。

与此同时,车企需在开放合作与本地化生产之间寻求平衡,希望借力本地技术集中与用户活跃度,共同探索未来出行。

六、深圳速度的下一程:持续创新的能力

深圳的创新基因,正从产业跃迁的加速度,进化为共建生态的续航力。“深圳速度”的核心,不仅在于速度,更在于持续创新的能力:这源于政策对前沿技术的支持、企业对未知领域的大胆布局以及市场对新体验的快速接受。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持续突破传统边界,面向科技、面向未来、面向市场,以更开放的姿态链接产业与公众:展示汽车产业的研发实力,重新定义行业未来想象力,演绎消费市场的新趋势。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微信公众号ID:gd36kr官方微博:@36氪广东抖音:湾区会氪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Cleer所推出的两款颠覆性旗舰新品无疑展示了其在音频技术和创新方面的无限潜力。

2025-04-2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