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或将进入一个新的上升阶段
今天的港股表现不错,猫哥已经习惯了每天数钱的快乐,这周的中概股即将进入一个新的上升阶段,现在可能也是为数不多的最后加仓机会了,大家要重视每次回调的上车机会。
【走势复盘】
今天港股整日维持强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港股流动性增加的预期。有消息称,香港交易所正在探讨降低投资者购买香港部分高价股票门槛的方案,以刺激交易。一旦手续费降低,港股通的交易势必会大幅增长,这是长期的大利好。
2、市场对中概股龙头盈利的乐观预期,本周腾讯、美团和小米等龙头都要发财报,市场尤其关注腾讯的资本支出,如果腾讯能增加资本支出,相信对中国AI科技股必然是促进作用。
3、中国出台提振消费专享行动计划。
【行情推演】
本周的中概股走到了关键拐点,一方面,美联储议息会议来袭,鲍威尔如果砸盘,那会加强东升西落的叙事,带动中国资产加速反弹。另一方面,腾讯、小米和美团等中概股龙头即将公布财报,市场重心将会聚焦基本面。
1、摩根士丹利王滢:投资中国的核心逻辑发生变化
在近期研报中,摩根士丹利上调了中国股票市场评级,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迎来了结构性机制转变,并有望持续改善。“我们认为现在是建议全球投资人增加对中国股票配置的最佳时机。”近日,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接受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专访时表示,展望未来,投资中国的核心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中国故事的叙事逻辑正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层面。
“这一轮中国资产重估来得非常迅速且猛烈。驱动因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中国市场自身的内生因素。外部因素方面,例如俄乌冲突停火的可能性提升,使得地缘政治风险降低;不过,我们认为在这一轮资产重估中,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市场内生因素的改善。”王滢说。
2、超3700亿港元南下“扫货”,基金疯狂增持举牌,机构指港股仍具备进一步上涨空间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金额已经超过3700亿港元,相当于每小时便有超2亿港元真金白银南下“扫货”,年内南向资金成交占比已攀升至58%。有公募基金经理表示,港股正逐渐从离岸市场向半离岸市场蜕变,中国资产定价权体系迎来重塑。
从上述“扫货”趋势来看,内资大手笔举牌的标的大多分布在“杠铃”两端——科技和红利,其中,科技方向主要聚焦在“AI医疗”和“AI+机器人”两大主线,而红利方向则集中在电力和银行两大行业。
3、花旗: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兴趣浓厚 长仓基金比对冲基金更积极
花旗发表报告表示,该行的中国经济学家和及股票策略师上周在美国完成了一次联合推广活动,受到美国投资者热烈欢迎,活动在纽约从早上7:30 开始到晚上8:30结束,行程满满。此次美国投资者对于尽职调查的兴趣是近三年来最高的。
该行指,在投资者中,中国的长仓基金表现比对冲基金更为积极。投资者询问最多的三个主题是:第一是美国提高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二是近期香港市场的反弹主要由科技股推动,未来能否会延伸至其他产业、第三是中国政府可能提前推出哪些政策来刺激经济。在该行此行遇到的美国投资者中,80%处减持,只有20%的投资者对中国股票持增持或中立态度,因此料未来具有上涨潜力。
花旗指,许多全球投资者尤其是非中国投资者,对美国股市仍持乐观态度,预计美国股市将在2025年下半年复苏。此外,中国的地缘政治风险仍令人担忧,简而言之,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持股比例普遍远低于亚洲投资者。根据该行对亚洲部分对冲基金经理人的尽职调查,其投资策略更多地投资香港和中国股票,而不像过去三年(2021至2023年)那样,绝大多数持股都投资于「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
花旗重申看好中国市场,并建议增持互联网、科技、运输(旅游相关)和某些消费品子产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港股研究社”(ID:ganggushe),作者:好运猫哥,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