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婴童护理美股第一股要来了
婴童护理又撑起了一个IPO。
近日,青眼号外从中国证监会官网获悉,专注于婴幼儿洗护产品的福建宝露泰奇科技有限公司的母公司宝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Blue-Touch Holdings Group Co,Ltd(以下简称“宝泰控股”),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通知书。
值得一提的是,宝泰控股早已于2022年向美国证监会提交了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次在证监会提交境外上市备案,源于2023年3月31日起生效的新规,明确将境内企业直接和间接境外发行上市全面纳入中国证监会监管,实行统一的备案制管理。
近年来,由于A股IPO审核收紧,不少企业转战港股或美股上市,宝泰控股或有望拿下“中国婴童护理美股第一股”。
01 年收不足1亿,竟撑起一个IPO
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备案通知书,宝泰控股拟发行不超过230万股普通股并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通知书还显示,完成境外发行上市后15个工作日内,应通过证监会备案管理信息系统报告发行上市情况,并且自备案通知书出具之日起12个月内未完成境外发行上市,拟继续推进的,应当更新备案材料。
截自中国证监会官网
实际上,2022年9月,宝泰控股首次向美国纳斯达克递交上市申请,2023年底,宝泰控股于美国证券交易所更新IPO招股书,今年3月时再度更新招股书。
公开资料显示,宝泰控股境内运营实体福建宝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旗下“Blue-Touch”(宝露泰奇)品牌主营婴儿护肤品和洗浴用品以及家用清洁产品。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宝露泰奇关联公司福建宝泰日用化工有限公司于2002年成立,同期与美国Blue-Touch公司结成品牌战略联盟,2008年宝露泰奇被正式投放中国市场运营。
青眼号外根据招股书梳理了宝泰控股2020年-2023年度财务数据,近四年该公司营收分别为2244.13万元、4822.83万元、5989.49万元和6997.17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5.51万元、561.96万元、805.14万元和981.38万元。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尽管宝泰控股规模不足亿元,但近四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稳定的增长,并且增长速度颇为可观。
从不同品类营收来看,2022年和2023年,宝泰控股旗下宝露泰奇婴儿护肤品和化妆品分别占总收入的47.06%和51.70%;家庭清洁用品分别占总收入的52.94%和48.30%,比例相对平衡。
其中,宝露泰奇婴儿护肤品主要以山茶油作为核心卖点,包括推出了婴幼儿山茶油、山茶油洗发水、山茶油保湿霜和沐浴油等产品,其中,婴幼儿山茶油的销售额最高,分别占2022年和2023年总收入的约23.75%和23.10%,山茶沐浴油的销售额则分别占近两年总收入的约13.56%和7.32%。
截自宝泰控股控股书
据悉,宝泰控股本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开发各类婴儿护肤品、收购或投资孕产妇和新生儿护肤行业的企业等。
02 研发投入低、线上市场空白
尽管宝泰控股的业绩表现颇为亮眼,但历经十余年发展规模却还未过亿,或也暴露出该公司在经营上的一些隐忧。
首当其冲的就是研发投入不足。2022年和2023年宝泰控股研发费用分别为174.39万元和361.31万元,占总收入的2.91%和5.16%。
尽管2023年研发费用相较于前一年上涨了近一倍,但这是由于宝泰控股与科技公司厦门迪恩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一个新的外包研发项目,使得研发支出增加。若双方后续不签订新的协议,该研发项目结束后,宝泰控股的研发支出或将回落。
众所周知,研发投入对于产品力和核心竞争力有着一定影响。而研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品牌的上新速度,2020年宝泰控股购买了一项山茶油提取加工技术专利,并基于该专利推出了宝露泰奇山茶油系列的婴儿护肤品和洗护用品。但近两年,该品牌并未有新的产品系列推出。
此外,宝泰控股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与公司合作的线下经销商有21家,覆盖包括福建、山东、江苏、湖南和浙江等多个省份。渠道拓展相对缓慢,而且线下渠道也面临一定的市场挑战。
例如,招股书显示,2020年初,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经营实体即经历了物流停滞和业务中断。招股书还指出,公司主要依靠分销商在中国分销和销售产品,如果无法有效管理与分销商的关系以及分销商据以经营的协议,那么经营业绩和现金流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不仅如此,该公司在线上渠道布局也明显滞后。目前,青眼号外在天猫、抖音和京东等线上购物平台均未找到相关官方店铺,仅部分C店销售少量产品。并且,其小程序商城“宝露优选”也不能正常使用,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也并未发布任何内容。
另据招股书,宝泰控股未来仍将聚焦于线下渠道。短期内,计划通过推出新产品和扩大其线下分销网络来提高其品牌认知度和公司盈利能力;未来5年,公司通过建立标志性商店、开设特许经营店、第三方零售机构销售产品以及合并和收购适当的分销商等方式以扩大现有销售渠道。
对于线上渠道,其则表示,在未来三至五年内,计划在不影响现有线下销售网络的情况下建立在线销售渠道,并考虑建立新品牌或开发仅用于网上销售的新产品。宝泰控股在线上的保守布局,与当前电商行业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可谓背道而驰。
最后,婴童护肤市场“入局者众”,市面上出现了诸如海龟爸爸、红色小象、润本等品牌,且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这对宝泰控股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战。
03 婴童市场迎来上升期
在当今时代,尽管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但不可忽视的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婴童家庭消费能力提升、精细化育儿观念等因素依然赋予了婴童护理市场极为巨大的潜力。
据欧睿咨询数据,2025年我国婴童护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吸引了众多品牌纷纷加入战局。除国际知名品牌外,国内美妆企业亦纷纷涉足婴童护理领域,推出各具特色的自有品牌。
近年来,随着国内品牌不断加大在研发、营销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国货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也进一步提升,进而逐步提高了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
以A股市场“婴童护理第一股”润本生物为例,2023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0.33亿元,同比增加20.66%;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加41.23%。其中,婴童护理系列实现5.21亿元的营业收入。
不仅如此,国货儿童护肤品牌海龟爸爸于2023年12月宣布获得来自全球最大消费私募机构L Catterton(路威凯腾)的独家投资,这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于婴童护理市场的看好。
而婴童护理市场之所以备受业界看好,不断吸引品牌入局,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随着90后、Z世代逐渐步入父母角色,这群年轻父母的消费能力、护肤观念更强,对生活品质要求也更高,因此,对孩子的护理需求也更为精细化和专业化。
这就促使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升级。近年来,越来越多婴童品牌也开始倡导与践行“医研共创”,严格遵循分龄护肤理念,为婴幼儿、学龄儿童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产品,更加注重安全性、温和性并兼具有效性,以及产品设计的趣味性,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也推动婴童护理市场的升级进阶。
此外,从国家层面而言,官方政策的支持为婴童护理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22年1月,《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对儿童化妆品的定义、标签要求、配方原则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并要求儿童化妆品应当在销售包装展示面标注儿童化妆品标志「小金盾」。
总的来说,我国婴童护理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政策支持,以及婴童功能性护肤的购买心智基本养成等多重因素的推动,正在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也意味着,于宝露泰奇们而言,持续的创新和优化是深化市场根基与实现持续成长的关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眼号外”(ID:qingyanhw),作者:依文,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