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分析|《王者荣耀》IP衍生作被指抄袭,网易腾讯陷入口水战

王毓婵·2024年05月21日 17:28
游戏行业转变为存量市场,你死我活更加常见。

5月16日,《王者荣耀:星之破晓》(以下简称《星之破晓》)上线“星魂战场”新玩法体验服。当天,网易与腾讯这两位“老冤家”就又掀起了口水战。

《星之破晓》由腾讯天美工作室群研发,是一款以《王者荣耀》英雄为角色的“吃鸡”玩法动作手游。5月16日,《星之破晓》官方发布了一则名为《王者荣耀、流星蝴蝶剑、武侠乂,是怎么走到一起的?》的视频,讲述了“星魂战场”这一3D武侠吃鸡玩法的诞生,并表示该模式来自于《星之破晓》和《流星蝴蝶剑.net》以及《武侠乂》的“联动共创”。

当天晚上20:04,永劫无间、永劫无间手游、流星群侠传手游同一时间发布公众号文章,讥讽《星之破晓》抄袭。文章题目分别为《武道无穷,但请尊重“武道”》《王者,你不是我的荣耀》以及《“流星”这两个字,不该成为抄袭的遮羞布》。

永劫无间公众号文章截图

永劫无间手游公众号截图

流星群侠传手游公众号截图

《永劫无间》端游与手游版本由由网易旗下24工作室开发制作,《流星群侠传手游》则由网易雷火工作室开发。网易指责《星之破晓》抄袭的原因,是认为该游戏的角色招式、UI设计以及游戏地图内机关等内容,都存在与《永劫无间》相似的地方。

网易的出征很快迎来了腾讯的回战。同一天晚上21:47,王者荣耀星之破晓公众号发布针锋相对的文章《王者,你是我的荣耀!》,讥讽网易游戏“鉴”、“碰”、“锤”、“蹭”,并回应《永劫无间》“动作竞技,只此一家”的口号,称“武侠动作第一游”《流星蝴蝶剑.net》、“武侠吃鸡第一游”《武侠乂》与“王者吃鸡第一弹”《边境突围》上线时间都早于《永劫无间》,对方实在不配自称唯一。

王者荣耀星之破晓公众号截图

从《元梦之星》与《蛋仔派对》的派对游戏之争,到《星之破晓》与《永劫无间》的动作竞技吃鸡游戏之争,腾讯与网易频繁在同赛道内短兵相接。

在游戏版号控制与“精品化”竞争的共识之下,两家头部游戏公司都将珍贵的项目押注在了热门赛道上。而同时,最近3年,国内玩家规模的增长已经近乎停滞。 这意味着,游戏行业正逐渐从一个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

在创新能力很难出现飞跃式提升的前提下,老饭新炒、互相抄袭和你死我活的竞争必然出现。

谁才是“流星”正统?

《星之破晓》在宣传视频与骂战文章之中,都反复提及《流星蝴蝶剑.net》这款早已停服二十年的老游戏,称其“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在王者荣耀IP新游《星之破晓》里登场”。在宣传视频中为《星之破晓》站台的,是《流星蝴蝶剑.net》出品方董事长和MOD作者。

《星之破晓》宣传视频截图

而由网易开发的《流星群侠传手游》则在文章中针锋相对地嘲讽称:还是第一次听说游戏精神不是由制作人或开发团队,而是由出品方董事长传承的。

网易之所以强调“制作人作为精神传承者”的正统性,是因为“流星系列”的制作人关磊目前正在网易工作。从最初的《流星蝴蝶剑.net》到《流星蝴蝶剑 online》,从《新流星搜剑录》到《流星群侠传》,关磊参与了“流星”IP电子游戏化的每一部作品。以及,本次发起交锋的关键游戏《永劫无间》,也是由关磊主导,网易旗下的24工作室开发制作的。他现在的身份是永劫无间制作人。

永劫无间制作人关磊

虽然网易并不认同出品方董事长作为“精神传承者”的正统性,但却不得不承认,版权在对方手里。2018年,腾讯已经将古龙作品版权“一网打尽”,宣布开启古龙作品为期十年的全系列、全版权深度开发,包括游戏、电影、剧集等等。正因此,网易才不得不将同年上线的《流星蝴蝶剑》手游改名为《流星群侠传》,以及将武侠RPG手游《楚留香》改名为《一梦江湖》。

现在看来,6年过去了,网易还在继续吃版权的亏。

抛却“版权持有者”与“精神传承者”的口水仗,还有一些更值得深挖的问题,那就是在玩法上,《星之破晓》是否确实有与《永劫无间》雷同之处?

网易方面展示的资料显示,《星之破晓》游戏中攀爬时的“壁击”的动作,和《永劫无间》相似;“英雄专精装备”,类似《永劫无间》中出现的能够改变对应武器攻击方式的金色魂玉;面对敌人蓄力攻击所使用的“破招”,也和《永劫无间》中的“振刀”雷同。

左:永劫无间 右:星之破晓

《永劫无间》中的暗潮商店、侦察钟这些地图中的可互动机关,在《星之破晓》中也能找到相像的设定。就连商店出售的道具,也都有三种扩容道具,三种价值不同、持续时间不一的“地煞符”等等。

网易方面展示的证据显示,从《星之破晓》以往的宣传内容中能看到,该作是基于《王者荣耀》IP制作的,一款偏向“大乱斗”风格的横版格斗类游戏,曾被一些玩家认为是对《任天堂大乱斗》的模仿。但真正上线时,《星之破晓》的界面却与以往宣传的样貌不符,反而和《永劫无间》相似。因此,网易方面怀疑,《星之破晓》就是为了来“精准狙击”前不久刚刚首测的《永劫无间手游》的。

《星之破晓》早期宣传界面,更像任天堂大乱斗 图片来源:《流星群侠传手游》公众号

从一部游戏必要的开发、优化时间来看,《星之破晓》不太可能在《永劫无间》手游版本首测后的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复刻,而且最终上线版本与早期宣传界面不同也是常见现象,但它的一些设定确实与已经上线三年半的《永劫无间》端游有所相似。而且,《星之破晓》的界面和画风,也被玩家认为与《原神》非常类似。

《星之破晓》宣传视频出现“原神”相关弹幕

在《星之破晓》的B站宣传视频中,几乎每一期都有大量弹幕提及另外两款游戏。

腾讯,失去创造力了吗?

缺乏有竞争力的新游戏,已经是腾讯在多个季度持续存在的问题。在上周刚刚发布的一季度财报中,腾讯的游戏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0.4%,略好于市场“下滑1-2%”的预期。

在今年1月的年会上,马化腾特别敲打了游戏业务,并且使用了“躺在功劳簿上”、“似乎毫无建树”这样犀利的表达。过去一年,腾讯游戏似乎确实在“吃老本”,除了年底推出的休闲合家欢派对游戏《元梦之星》外,几乎没看到其他符合腾讯水准的新产品。

“过去一年,我们受到了很大挑战,新生代游戏公司层出不穷,从玩法类到内容类的转变,我们一时无所适从,友商不断产出新品,我们就好像毫无建树的感觉——我们也推出了新品,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马化腾说。

对投资人来说,抄袭不抄袭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新游戏的质量到底好不好,能不能帮老游戏分担一些营收的压力。今年一季度,两个常青游戏,《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 收入同比均有所下降,虽然这一部分是因为去年春节的高基数导致的,但这个成绩仍然释放出了“廉颇老矣”的信号。

当公司强调降本增效,把重心集中在像视频号这样的高利润业务上时,游戏业务就会变得束手束脚——因为它意味着高研发投入、高买量成本,以及游戏玩家不买单的高风险。《元梦之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去年四季度,腾讯的营销费用也有20亿的增长,这很大程度上与12月15日上线的《元梦之星》派对游戏有关。但三个月后,在腾讯的一季度财报中,却只字不提这款花费了14亿重金的游戏。七麦数据显示,《元梦之星》从今年2月中旬之后,在ios端下载量从约12万/天已经跌到了1.7万/天。

投入回报不成比例的新游戏对信心的打击,会让游戏团队更依赖老IP,和复刻已经被其他家验证了的万能公式。即便我们将游戏行业“互相借鉴”的标准放宽,不以抄袭的眼光去审视一款游戏,《星之破晓》也很难说达到我们心目中的“腾讯标准”。

除了《星之破晓》,腾讯还有几个王者IP系列游戏握在手里,包括《王者荣耀世界》《王者万象棋》等。它们与其他几款大IP游戏,如《DNF手游》《地下城与勇士:起源》《极品飞车手游》《宝可梦大集结》等,承载着在二季度实现腾讯游戏业务复苏的任务。

5月14日,一季度财报公布后,分析师普遍认为,因为2024是腾讯的“新作大年”,因此有信心在下半年看到游戏业务比较明显的收入增长。但两天后上线的《星之破晓》,显然是为下半年开了一个不算太好的头。

+1
6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