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江解码人才基金赋能区域发展新模式

东方国资·2024年04月29日 10:17
苏州吴江建"人才+项目+基金"创新体系助力科创发展。

人才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牵引和支撑,是串联产业链、创新链的核心要素。然而,人才创新创业普遍会遇到研发资金短缺、轻资产融资难的问题。以金融服务科技、以资本助力人才,正是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的关键着力点之一。去年8月,总规模100亿元的吴江产投母基金发布,进一步建立地区母基金矩阵及联动投资新格局,为人才创业、科技创新持续赋能。 

聚焦人才“硬科技”

构建“人才+项目+基金”全链条创新体系

决定一个区域未来发展方向的,必然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背后,就是人才。苏州吴江用多年时间,逐渐形成了“人才+项目+基金”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探索出了“基金引才”的新模式——通过市场化设立运作人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助推“双招双引”,为人才企业进行系统性、战略性投资,以资本的力量赋能吴江建设科创新高地,推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位于苏州湾创投壹号的东方国资支持和参与。截至目前,东方国资旗下已合作设立各类母基金和子基金超70支,合计规模超550亿元,参股子基金投资培育了上市企业超60家。由东方国资负责管理的苏州湾人才基金,成立于2018年2月1日,总规模20亿元,是苏州大市范围内首个人才基金。人才基金成立以来,瞄准吴江建设世界级创新湖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投向全区发展潜力大的人才企业和人才项目,培育并助力人才企业加速成长。截至目前,人才基金合作设立商业化子基金 9个 ,合计规模 超16亿元 。 

投早、投小、投科创

与人才企业同陪伴共成长

吴江的创业投资战略向来坚持“投早、投小、投科创”,坚决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国有资本在资源集聚、人才培养、要素配置等方面的优势在于耐得住“寂寞”,经得住回报周期长的考验。初创类项目平均上市周期达10年左右,迈为股份和赛伍技术分别历经8年、12年的孵化才成功上市,近岸蛋白孵化周期达13年。 

2008年,赛伍技术创始人吴小平从国际著名跨国公司辞职来到吴江开发区创业。在拿到基金投资的1800万元注入资金后,赛伍开启了其在新材料赛道上的奔驰——如今的赛伍,依靠行业领先的KPf新型背板,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背板供应商。2020年在上交所上市后,赛伍更是每年一个台阶,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成长为了光伏背板领域的绝对“龙头”。 

另一个案例则是迈为股份。2009年基金投资团队来到深圳,遇到了正处在创业初期的周剑和王正根。当时投资团队敏锐感觉到他们研发的丝网印刷设备符合高端硬技术创新,可以发展进口替代。 

2010年,基金对迈为股份增资1000万元,三个季度后又为其引进了金茂资本的3000万元投资。随着大量资金的注入,迈为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该细分行业的全球冠军。 

8年后,迈为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由此迈入发展新阶段,经营规模快速扩大,产品技术加快迭代升级,先后荣获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20余项,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生产线设备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工信部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获得科技领军人才项目支持。 

以产聚才、以才促产

金融赋能“产城人”融合发展

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螺旋式上升,是吴江基金引才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目标。多年的努力,让苏州吴江这片“创新湖区”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实现梦想的最佳之选,形成了城市与人才、产业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在不断优化完善基金引才模式的过程中,吴江总结出了符合吴江实际的路径模式——寻找细分领域小冠军,将其孵化壮大,使其生根发芽,由此带动创投创收、人才落地、税收落地、消费落地的完整经济循环。 

当前的吴江,正不断强化企业引才育才主体地位,持续优化重点领域人才发现和遴选机制,深入实施人才“举荐制”,探索“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力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走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前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苏州人才发布”(ID:gusurencai),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马斯克为FSD入华简直操碎了心。

2024-04-2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