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幕后的生物统计师:抗裁、抗AI、抗大龄危机

职场Bonus·2024年02月07日 23:45
我这就回去重修统计学

「职场Bonus」(ID:ZhiChangHongLi)

「职场Bonus」(ID:ZhiChangHongLi)

统计学,是数理和商科专业普遍开设的课程。然而在统计学与生物医药行业产生应用交叉后,“生物统计师”作为一门新而小众的职业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缺人。 

新药从“诞生”到“帮助患者有效治疗病症”,必须经过临床试验来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生物统计师便是在此过程中借助数据让实验更科学可靠。

“我真想体验一下手上项目个位数是什么体验。”2023年,在CRO(委托研究机构,属于乙方)上班的张超的工作量极度饱和——要知道,一般CRO的生物统计师一期能同时承担的项目数量也就大约3个以上。“这个行业里乙方现在比甲方药企交付压力大,基本不缺项目。”

尽管生物医药去年出现了降本增效、Headcount缩招等波动,但生物统计一来在新药研究环节中能发挥的价值足够独特,难以替代;二来“吃资历”。正因如此,该工种被裁员和降薪的概率都更低,也少了许多年龄焦虑。

不过,刚参加完去年秋招的唐雪却感觉“现在国内硕士毕业想做生物统计师,很难”,药企和CRO们都更青睐工作经验丰富的生物统计师。猎头老吴则对今年的情况较乐观,“2024年开始,很多公司开始开放岗位,最近一段时间十分忙碌。打开BOSS直聘,我们发现各大药企和CRO的HR也开始活跃起来。”

行业依然在不时传来希望的信号。截至2023年11月,已有6款中国药企自主研发的药物于当年获得FDA的批准上市(超过此前几十年累计FDA获批国产创新药的总和),这是里程碑式的一幕。与此同时,国产创新药的BD和管线海外商业化也在快速发展中。

“高薪、发展潜力大、好考研”……社交平台的讨论声中,越来越多人想要成为一名生物统计师。

 

起薪不虚高,越老越吃香 ╱ 01

“有种不用担心被AI取代的美” ╱ 02

甲方乙方:两种职业体验╱ 03

 

起薪不虚高,越老越吃香

打开B站,已有不少留学机构在宣传生物统计专业。 

● 图源:B站截图

由于美国生物统计发展的较早,学科相对成熟,生物统计师也正是在美国药监局1969年新的药物审批规定发布后,才成为临床实验管理的重要一职。在美国Top60的院校中,近80%的学校都拥有广义上的生物统计专业。

但在国内,生物统计专业严格意义上算是新开的,国内有生物统计系(正经的生物统计系而非流统)的学校并不多。

“如果研究生毕业后想直接工作,最好去医学院校读生物统计,这样可以接触更多的资源。”生物统计师章姗姗和学弟学妹分享道。

职场Bonus了解到,目前国内开设生物统计的大学有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等,涉及到的课程有概率统计、线性模型、应用多元统计分析、SAS编程与统计分析、贝叶斯统计、时间序列分析、生存分析、Python与医药大数据等。

“现在就业内卷,公司一般要求候选人有项目经验,应届生如果没有项目经验很难直接成为生物统计师,所以在校期间最好找学姐学长内推实习,积累项目经验。”章姗姗认为目前企业对实习经验、已有项目经验的要求正在走高。

一名合格的生物统计师有较长的培养周期。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其一年培养生物统计本科生35-40个,研究生20个左右,博士生3-4个。即使将现有十所院校加起来,每年生物统计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合计也不超过500人,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侧重在医院卫生业务统计——于是乎,真正从事临床试验生物统计的人就更少了。

生物统计师的学历背后存在薪水的分水岭:硕士应届生平均30万,若有项目经验35万或许也有戏,博士则能达到40万-45万——起薪听上去并不比金融、新能源等热门行业里高,比如前段时间,国内某头部新能源汽车品牌开放了数据科学岗位,薪酬范围在40-70k(14薪)。南京医科大学陈峰教授此前曾表示:国内学统计的人虽然多,但绝大部分都在金融、保险、商务等社会经济领域,很少有人涉足生物医药。

在已能胜任的人才眼里,生物统计的真正卖点在于:

1. 出于对经验的要求,“越老越吃香”的定律在这一行中有效。 

2. 统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本身就很广,进可新能源,退可金融互联网。学生物统计专业毕业,可从事的工作也较多元。除了生物统计师,还可以成为数据科学家、统计师、SAS程序员、数据分析师和统计分析师等。

不过,随着AI、ChatGPT大模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会被AI所替代——生物统计师的工作会受影响吗?

 

“有种不用担心被AI取代的美”

以AI、ChatGPT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被用于临床领域。

有人担心,作为靠数据谋生的生物统计师会有被替代的风险,雇主至少会尝试通过用AI取代初级生物统计师,缩减人力成本。

职场Bonus认为,短期内AI很难对这一职业构成替代性的影响

具体而言,AI目前常见的问题包括:参考资料包含大量未经思考或验证的内容、训练数据不足或者不够准确,导致生成结果掺杂了不准确、歧义、语法错误等信息的影响。

在医疗领域,诊断错误带来的负面影响过于沉重,对数据的准确性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一款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意味着过去没有,或者有但新增了治疗功效,AI并不能替代生物统计师做出最后的论证

在AI大模型的训练数据上,全球药企之间的竞争正在进入白热化,它们之间的数据并没有开源,实时性较差,最前沿的设计方法、编程语句、图表类型等无法轻易获取。另外,患者的数据隐私和安全也限制了AI的使用。

此外,在岗的生物统计师们除了要用知识经验来进行强专业性的判断、决策,其工作还涉及大量的多部门协调沟通。

 

甲方乙方:两种职业体验

加入一家甲方Biotech公司刚不久,姜昕的工作内容就已被早期项目的评估研究工作所填满。

“我需要确定合理的研究终点、盲法、随机化、样本量等要素;也要监测数据质量;还要撰写和完善统计分析计划;以及指定分析数据集的定义、缺失数据的处理方式、统计分析模型……”

对不擅长统计或数理的人来说,这段话无异于陌生的外语。

生物统计对数学的要求很高。但在临床试验中,数学只是分析工具,统计思维反而更重要。在临床试验结束后,生物统计师要根据SAP完成统计分析,对研究结果做出正确的解读,撰写临床试验报告,以及向药监局或出版社递交申请。

面对绝大多数生物统计师需要动手的工作,甲方公司可能会把其外包给乙方并监督乙方——这也是甲方、乙方最大的区别之一。

“如果甲方药企有生物统计团队,那么乙方生物统计师一般不需要做项目的前期设计;如果甲方药企没有生物统计师,那么乙方就要多花些时间来帮助客户审阅项目方案。”在CRO工作的张超对职场Bonus解释道,“能从临床试验早期,到二期、三期全程参与的人,职业成长会非常快。”生物统计师对项目的理解深度往往取决于参与进来的时间点是否足够早,想要接触到各个阶段(如二期、三期)的临床试验项目,公司的产品线丰富度很关键。

不过,由于一些CRO甚至MNC的生物统计师团队更大,人员储备更充足,团队中资历深的人较多,留给新人的机会相对较少。

● 图源:Boss直聘

身在甲方或乙方所获得的职业能力也有区别。甲方的生物统计师可深入参与特定治疗领域的产品开发和策略制定,灵活性更强;乙方的生物统计师则能参与更多不同项目的合作,锻炼动手能力、项目管理以及商务谈判等能力。不过,也有部分乙方从业者会出现“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的无奈。

生物统计员也并非是一个弱协同的岗位。一个临床实验项目中,无论在甲乙方都需要医学、统计、数据管理、程序员、市场等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

翻阅各家药企和CRO的招聘标准,一般来说应聘者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就有入行机会。不过,“博士学历者的就业选择和晋升机会都比硕士有优势,特别是在甲方。最近我也在考虑要不要再去攻读博士。”姜昕正在权衡中。在一档播客节目中,辉瑞制药的生物统计师曾表示公司对候选人的学历要求是博士。“因为读过博士的人,可能知识储备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CRO里由于公司更多承接来自甲方的编程和分析产出的工作,在其中工作的生物统计师更在意把握交付的质量,特别是牵涉复杂模型的实现;至于SAP写作的工作,即使也会有来自甲方外包的活儿,但CRO里的生物统计师的要求相对较低。

若真的想成为生物统计师,无论最终是去了甲方还是乙方,都不妨踏实下来跟几个项目。保持自我的稀缺性和高价值其实并不难:临床试验设计里真正成熟的生物统计师是凤毛麟角,既然踏上了这一目前尚为小众的职业就是成功了半;只要踏实积累经验,便能让职业更“高贵”一步。

而对于有工作经验、想要转行做生物统计师的求职朋友,衡量数学能力是否扎实、统计思维如何是先决条件;项目经验或许可以通过读硕+去乙方接项目“曲线救国”。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薪酬之外的职业热情”。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款药,从最初的方案设计一直到成功上市造福病人,都有你的全阶段参与——这是一件多么有价值、值得骄傲的事情。”姜昕感慨道。

(文中姜昕、张超、唐雪、老吴、章姗姗均为化名)

封面图来源:unsplash

 

撰文 |刘一

编辑 |陈桐

排版 | 程丹妮

封面图 | unsplash

 

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报告”,限时免费获取36氪行研合集!

「职场Bonus」(ID:ZhiChangHongLi)

「职场Bonus」(ID:ZhiChangHongLi)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职场Bonus”(ID:ZhiChangHongLi),作者:刘一,36氪经授权发布。

+1
68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AI驱动”已覆盖AI基础设施、通用大模型、垂直模型及电商、办公等场景化应用。

2024-02-0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