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智库研究员陆培丽:数据入表,与每一家智慧数字企业息息相关 | 氪论数据·专家说

王星冯·2024年02月06日 18:10
深入数据入表,挖掘数据价值。

数据入表是什么?数据入表有什么用?

去年8月,财政部对外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数据资源的确认范围和会计处理适用准则等,1月1日起,企业可根据数据资源的持有目的、形成方式、业务模式,以及与数据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等,对数据资源相关交易和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实现数据入表。并遵循自愿披露的原则,对数据资源的应用场景或业务模式、原始数据类型来源、加工维护和安全保护情况、涉及的重大交易事项、相关权利失效和受限等相关信息进行披露。

36氪四川观察到数据入表趋势,由此携手成都金融服务业商会联合策划发布以《氪论数据》为专题的系列报道。

数据资源入表能否帮助企业提升财务绩效、降低资产负债率、增强核心竞争力?哪些行业和企业将与数据资源入表深度相关?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太和智库研究员陆培丽,与我们分享她的观点和见解。

专家介绍

陆培丽:太和智库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研究员、瑞格智研创始人。

曾在高盛、美林等国际投行从事期权交易和中国市场的对冲基金投资,被誉为“QFII一姐”;2018年创造性地构建了“Fields人工智能产业链图谱”,为数字化产业链循环研究奠定了基础;多次在国内外顶尖杂志期刊发表论文,著有《从统计世界走向人工智能》一书;目前致力于绿色低碳与数字经济方面的投资与咨询。

从成本端提升企业价值

数据资源入表,这一概念承载着企业将无形的数据转化为有形资产的阶段性跃升。它象征着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数据资源进行资产化的确认、展示与披露的过程。

陆培丽认为,数据资源入表巧妙地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支出由短期的巨额成本消耗转化为长期的资产积累,量入为出,以实际价值生产和变动,真实而全面地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提升企业资产的整体估值,改善资产负债结构,迎合资本市场融资需求的高标准。

与此同时,通过自愿合规的数据资源信息评估和披露,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能够获得更为直观且深入的信息洞察,这无疑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的内在价值做出更为精准的评估判断,并为监管机构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宏观经济管理提供坚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础。

陆培丽指出,将数据资产纳入企业账目,是从成本端深掘企业价值的战略高地,是实现企业拥抱数字经济真谛,有效提升ROE(净资产收益率)的关键步骤。

陆培丽告诉36氪:“将数据资源纳入财务报表,对于各类企业而言,均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此举有力地舒缓了重资产行业的资产负债压力,提升企业数据管理的深层理解与认知,释放其内在发展潜力,并在轻资产行业中催化创新活力。无论何种企业属性,数据资源入表已成为推动企业长远价值增长的关键动力。”

与每一家智慧数字企业息息相关

除了身处通信运营等天然拥有大量数据沉淀的赛道下的企业能够大展拳脚,其他行业的市场主体同样存在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可能性。

陆培丽所接触的数据资产入表咨询服务项目,其行业跨度之广令人瞩目,已涵盖新能源、电力、物联网、旅游以及化工等多个战略性行业。

陆培丽指出,任何行业的市场主体,只要其数据资源实践能有效驱动科技创新,实现能耗降低或提升生产效率,那么这些数据资源就具备被纳入财务报表的可能性。

在阐述这一观点时,陆培丽以大模型举例向36氪说明:如果一个大模型运用在化工行业的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并实现了行业收入、生产效能等方面的增加,大模型本身可以作为生产的研发成本计入资产负债表,此外其产生的数据价值将被再次计入资产中。

值得注意的是,无限累加的数据资产会扰乱市场。陆培丽对此也特别强调,数据资产入表的前提在于必须明确其对企业收入增长或成本削减的实际贡献,否则可能带来ROE的下滑。在具体操作中,需着重注意每一份数据对应的收入提升或者成本下降,通过统一标准,筛选出真正创造价值的数据成果。

聚焦ESG方面,深耕行业多年的陆培丽也在挖掘数据入表与ESG的结合之处。在ESG的“G”——治理方面,通过精细建模与量化分析,数据入表能够将ESG因素的影响以货币形式精准映射至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实现数字化治理,不仅赋予了无形的软实力以有形的价值体现,更能够实现异业主体数字维度上的统一管理。

数据资产是通往共同富裕的路径之一。陆培丽看到市场已经出现了一些成功的模式,如直投门店的模式。它将每一笔投资与硬件挂钩,和数字化相结合,以实时监控赋能小微门店。这种模式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验证,当数据资产成为每个企业和个人的财富时,就可以形成网状式的互联互通,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在数字效能充分发挥的未来,陆培丽相信,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盏明灯,燃起推动企业乃至个人发展的源动力。

成都市金融服务业商会

成都金融服务业商会成立于2014年,是在监管部门和金融同业等多方关心支持下,以成都市工商联为主管单位,经成都市民政局审核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组织;是全国工商联“四好”商会,成都市市本级4A等级社会组织。商会会员单位来自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信托、基金、融资租赁、担保、资产管理、金融科技公司等在金融细分领域具有标杆性和卓越影响力的机构和企业,是西部首家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囊括全金融细分领域的综合性跨界金融业社团组织。

商会聚焦领域涉及乡村振兴、政信金融、AMC、REITs、股权投资、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家族办公室等。商会始终坚持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金融服务实体”为办会宗旨;以“聚合、引领、服务、共建、共享、共成长”为核心理念;以促进跨界合作为己任。商会平台上汇聚了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经济学家、金融家、知名学者为代表的顾问和专家,通过与国内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商协会的互动,加强金融机构之间、资本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市场“资源整合、资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极具创新能力的大金服、大资管、大协同金融生态圈,助力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4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