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18年信托「老兵」:家族应如何做好资产隔离与保护架构

家办新智点·2024年01月17日 16:56
信托如果能尽早规划,就尽量早点设立

2014年6月,张兰在库克岛,以儿子汪小菲及其子孙后代为受益人,设立了离岸信托。但没想到2022年11月,该信托就被击穿。

对于超富家族而言,设立信托的意义何在?什么是真正的信托?它又该如何保护家族和受益人的权利? 

近期,家办新智点邀请了汇益国际集团(AOGB)家族办公室(以下简称家办)主管、架构咨询董事何庭坚先生以「家族应如何做好资产隔离与保护架构」为主题进行了深入分享。何庭坚在信托及金融领域拥有18年的丰富从业经历。 

信托的核心功能

在讲述信托功能前,我们先看三个案例。

案例一:

企业家A某白手起家拼搏出一番家业,现已年纪渐长,两个儿子虽已成年但都不愿接手家族生意。

这样的案例多出现在一些传统企业中,如工厂。一代企业家辛苦建厂,进入传承阶段,二代或三代成员则没有意愿接班。为了家族企业长远发展,一代企业家往往会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在二代子女中,如何判断谁有能力、谁为家族做了哪些贡献,具备成为家族继承人的资格。

第二,家族资产如何在子女间做出合理的分配。

第三,当子女都不愿接班时,他能通过什么「工具」让家族企业得以「永续经营」下去。因为除子女外,企业就相当于他的「另外一个孩子」,他不愿卖掉它。

那么,此时这位企业家就需要一个「工具」,既可以让他能对资产分配、子女接班问题做出合理判断,又能够让家族财富和企业精神永续传承下去。

案例二:

企业家B某只有一个女儿,女儿打算结婚,她的未婚夫表示愿意帮助打理家族企业。为保障家族和女儿权益,B可能会有以下思考:

第一,如果女儿所遇非「良人」,受到感情欺骗时怎么办?

第二,除感情欺骗外,如果女儿还被骗了资产,如何保障女儿一直都能有高质量的生活?

第三,根据《民法典》,夫妻离婚时,需要分配一半的资产给对方。假如女婿打理家族生意,如何保证家族企业控制权既不在女婿手里,又不在女儿手里,确保即使双方离婚仍能够保全家族资产?

这时,B就需要一个「工具」来帮助他做资产隔离。

案例三:

C某是一个女性家族成员,离婚后准备再婚。在再婚前,C某和前夫有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她非常担心结婚后,再婚丈夫会苛待儿子。那她该如何保证儿子的权益不受影响?如果再婚后又离婚,她资产的一半将会被分配给再婚丈夫。那么有没有一个「工具」,让她既可以将大部分资产留给儿子,也能让自己有一定资产保证生活?

上面几个案例所指的「工具」,就是「家族信托」。

从上述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托有以下五大功能:

一、延续财富控制权。

具体来看:信托的受益人范围更广;可以隔代传承;信托财产支付条款非常灵活,可以指定用途;信托财产领取还可以附加条件;可以传承家族文化。

譬如,所谓隔代传承,举个例子,在企业家D某60岁时,发现自己的儿子的性格、特质和做事方法已经「定型」了。且不幸发现,他不是一个有担当的「当家人」。那么,D某就可以通过隔代或跨代的信托方式,观察二代的表现再决定是否给他分配一些资产。如果发现二代确实「无所作为」,D某可以通过信托直接将资产传给三代和四代,寄希望能出一个有担当的家族成员。

二、统筹资产管理。

信托适用于那些没有时间和能力打理财产,且又想追求稳健投资目标的人。信托可以将金融资产、不动产和股权等全口径资产装入信托,统筹管理及有序传承。

三、隔离风险避免纷争。

信托可在企业和家业之间建立债务防火墙,能防止不当利益人侵占,以及防范继承人遗产纠纷。相较遗嘱、保险、家族信托传承方案,信托更具隐秘性。

譬如,如果一个企业家在创业时存在「多业务」关联,不同业务都需要他用个人资产做担保。一旦其中一个业务出问题时,就会影响他的资产。但是如果用「家族信托」来做「风险隔离」,即使一个业务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个人资产或其他业务的发展。

四、为婚姻「保驾护航」。

信托能够为为婚姻「保驾护航」,适用于那些意欲离婚的高净值人士、子女结婚前的防婚变准备、离婚夫妻的子女养育以及再婚家庭复杂的继子女关系。

五、帮助家族成员做好「税务筹划」。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财产不视为委托人客户的遗产,以及可以做到“父债子不还”。

关于信托的四大核心问题

家族信托既是一个保护信托的架构,也是一个法律架构。其中,「成立人」是客户,他将资产托付给「受托人」。

「受托人」只是名义上的资产拥有者,但却不是实际资产拥有者,真正资产拥有者为「受益人」。「受益人」可以是家族成员,包括丈夫、妻子、子女等,甚至还可以是那些还未出生的后代,也可以是慈善机构。

第一,信托可以是什么资产?

信托中包含的客户的「资产」,包括现金、股权、金融产品、物业、保单、上市公司股份、非上市公司股权、艺术品、虚拟资产、红酒等。即只要是客户持有的资产,都可以被「装入」信托中。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资产会涉及到税务问题,如房地产。当房地产从个人名下转到信托名下时,实际上是「转让过户」,无论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都会涉及到税务问题。因此,房地产不是一个可以「立刻」放到「信托」的选择。

当然也有例外。如果房地产是由一家公司(法人)持有,那么将它转让到信托中,属于股权转让,税务层面可能有些优势。

「境外信托」的服务是一种有温度、有情怀的服务,并非冷冰冰只是将「资产」装入「信托」的过程。信托灵魂的终点是爱,即爱自己和家人。信托的本质是「家族传承」,是将爱传递给下一代人的「工具」。

此外,「境外信托」也可被形容为一个家族的「应急通道」,这个「应急通道」和我们在大厦中看到的「逃生通道」是一样的。平时,「境外信托」可能用不上,但一旦需要用时才来搭建,已经来不及了。

第二,信托的初始资金是多少?

信托的门槛并不高,我们以一个案例来说明:

H客户40多岁,经营一家汽车电子公司,太太多年未工作,两人育有一双未成年子女。他的痛点在于虽然认同信托概念,也希望能尽早成立信托,但奈何境外资产量较少。另外,他还担心发生极端情况,太太和子女的生活质量没有保障。

后H选择用几百万元买入一个一两千万的大额寿险的保险理赔金,将它放入信托中。从此处可以看到,信托的门槛最低为数百万元。如果该客户不选择放保单,而是放一个私人银行账户,通常私人银行账户的门槛一般也就一两百万美元。如此,利用好这笔钱所获得的投资收益,他既能满足信托的维护费,也能将资产传承给下一代。

第三,信托成立后是否能修改?

有些客户在成立信托时,会担心一旦成立信托后就不能修改。实际上,信托是一个很灵活的架构,可以修改。

客户成立信托后,一般每年会有一个「年检」。我们会和客户开年检会,并问询他们在信托内容上是否有要修改的地方。譬如是否需要增加受益人或减少受益人,架构中的资产业务需要增加还是减少等。

此外,信托的灵活性还在于客户在生活中如果估计会发生什么事,或预想会发生某种超出预期之内的事情时,可及时提意愿给「受托人」,让「受托人」处理。

第四,成立信托后需要遵守的规则。

2022年,张兰设立的家族信托被击穿。信托如此隐秘,为什么能被击穿?不少客户都会向我询问信托的安全性何在。

从张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没有遵守信托规则,因此导致信托被击穿。从信托上来说,既然张兰已经将资产放入信托中,那么从名义上说,信托已经不属于张兰了。但是,她却在不同的场合以口头甚至书面形式强调,她持有该信托,并拥有自由转出资金或转移账户的操控权利。事实上,法庭宣判的理由也是如此。

在新加坡高等法院判决中,法官认定张兰为家族信托下资金的实际权利人,主要基于以下理由:家族信托成立之后,张兰仍可自由地从银行账户为自己转账。在接到中国香港冻结令通知和新加坡冻结令之前,张兰急于转出家族信托项下资金。

信托的规则就是从底层为受益人做资产隔离。张兰没有遵守该规则,不应该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受托人,甚至直接跳过受托人。如果,她尊重受托人,受托人再将资产分配给张兰,很可能她的信托就不会被击穿。

如何成立信托?

对于超富家族而言,如何成立信托?以我们为例,以下是信托成立流程和时间表,分为「前期准备」、「架构建立」、「信托成立」、「开户转入资产」四个步骤,一般八周内即可完成

第一步,我们会与客户或客户代表(如中介和律师)沟通,确认客户信托架构,并提供信托调查问卷供客户填写;

第二步,为客户提供方案,客户确认方案后,提供信托服务协议供客户审阅;

第三步,客户背景尽职调查(如财富来源等);

第四步,审批后,客户签署信托服务协议;

第五步,客户支付信托费用;

第六步,确认信托名称;

第七步,制作信托契约及其他文件和信托架构等供客户审阅及意见;

第八步,信托契约、信托架构和意愿书等信托成立文件定稿;

第九步,信托成立文件签署后,正式成立信托和支付信托年费;

第十步,账户开卡,用时需与银行确认;

第十一步,资产存入银行账户,用时需与银行确认;

第十二步,账户管理投资,用时需与银行确认。

在这些步骤中,需考虑的一个点是,因为信托涉及到银行开户,如遇到金融资产包括上市公司的股权时,因金融资产量及每家银行开户时间不同,可能会用时比较久,一般在2-6个月不等。另外,还需考虑地域因素,信托是落在香港还是新加坡、欧洲、中东等,用时也有所不同。

境内外信托的区别在哪里?具体来看:

国内信托,更多代指一种投资理财方式和产品,「信托人」负责投资。

境外信托则是一种以授信责任为基础的法律约束架构,存在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的三者之间的受法律约束和保护的关系。受托人一般不会给客户做任何投资决定权,而是让客户自己决定。客户可以指定银行家,或指定一个家办,给信托资产进行投资。受托人的角色相当于「管家」,扮演的是行政管理角色,一般不涉及投资工作。

在投资标的上,国内投资信托处于不透明状态,而国外家族信托则高度透明。这是因为在境外家族信托中,客户可以自己找银行家帮他们打理投资。

在风险上,国内投资信托因为涉及投资,风险比较高。而境外家族信托只是一种行政工作,因此风险低。在管辖法律上,国内投资信托是以国内法律为基准的,境外家族信托则以普通法为基准。

另外,在成立境外家族信托时,家族又该如何从市场上繁多的信托公司中,选择值得自己信赖的信托公司或可以设立信托的专业人士?

事实上,具有国际背景且独立,活跃于香港和新加坡的境外家族信托公司可能不到10家。在这些国际机构以外,可能还有以个人或小团队为受托人建立的信托机构,这样的机构比较小,且可能会出现受托人去世,但受益人还没去世的情况。这时候,受益人就要重新寻找信托机构,较为麻烦。

因此,想要选择一家好信托,重点看服务,看客户经理背后的集团是否有足够的人员保证受益人及其后代能够顺利传承下去。信托成立只是开始,维护才是关键!

那么,设立信托的最佳时间点是什么时候?我们认为,信托如果能尽早规划,就尽量早点设立。信托可以对受益人的税务、婚姻、家庭变故、债务等问题起到资产隔离作用。如果一旦发生财务或诉讼问题,设立信托则已经为时已晚了。

(《家办新智点》提醒: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办新智点”(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36氪经授权发布。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加入「职升机头等舱」计划,解锁更多机器人红利公司。

2024-01-1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