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融合,武隆全产业发展新范式
编者按:提到重庆,最绕不开的是火锅、小面、江湖菜。殊不知,重庆区县遍地是宝,梁平张鸭子、万州烤鱼、武隆羊角豆干、綦江老四川牛肉干、三峡柑橘、涪陵榨菜、荣昌猪、城口腊肉、合川桃片、丰都麻辣鸡、巫山脆李、潼南柠檬等等。
重庆有太多优秀的食品及农产品,是中国美食高地;重庆还是制造强市,工业门类齐全,41个工业门类重庆占了39个;重庆也是网红旅游圣地,海量游客自发为重庆代言。无论是B端还是C端,重庆有条件做成中国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富士康”,未来也有望长出中国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苹果”。
11月20日,重庆将举办2023 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专场。围绕本次专题会,我们将对重庆各区县食品及农产品产业展开研究。本期带来的是武隆。
武隆是重庆周边旅游热度最高的区县。今年五一期间,武隆旅游累计接待游客121.3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45亿元,位列重庆周边景区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曾称赞武隆为“人间仙境”。这里有雄奇险峻的天生三桥,“南国第一牧场”仙女山,世界三大洞穴之一的芙蓉洞,“地球最美裂缝”龙水峡地缝等景区。《满城尽带黄金甲》,选择了它作为唯一外景地。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首站开拍地点选在这里。《变形金刚4》外景地也选在这里。
走进“人间仙境”,武隆遍地是宝藏。《环球时报》把武隆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区县”之一。据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测算,2021年武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超2000亿。
以农业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武隆形成了其特有的三产融合全产业发展新范示。截至6月,武隆共打造了“云上牧羊谷”草牧旅综合体、高山番茄农文旅融合等122个农文旅项目,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产品商品化率超90%、85%。
三产融合,武隆全产业发展新范示
温室大棚里的番茄苗正茁壮成长,玉米等作物种子运进了农户家,板角山羊在圈舍里哞哞欢叫……重庆武隆大地上,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正劲。
近年来,武隆深耕绿色生态农特产品领域,形成了以“武隆火锅苕粉”为核心的甘薯全产业链;以“武隆碗碗羊肉”品牌为依托的“繁育+养殖基地+屠宰加工+销售”产供销一体化的武隆山羊全产业链;以武隆高山番茄谷为核心基地的高山蔬菜全产业链。
山羊、番茄是武隆重点产业。武隆区先后出台《山羊全产业链建设的实施方案》、《乡村产业振兴扶持政策》、《武隆区碗碗羊肉“百村万店”实施方案》支持山羊产业发展。力争到2025年将武隆区建设成为重庆市最大的山羊养殖大区,实现山羊产值20亿元,带动2万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泰丰畜禽养殖公司是山羊龙头企业之一,主要培育渝东黑山羊。围绕三产融合,泰丰打造了“云上牧羊谷”草牧旅三产融合综合体,实施渝东黑山羊保种、羊肉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进一步做优做大“渝东黑山羊”地方品牌。目前,已建成存栏1000只基础母羊的渝东黑山羊标准化养殖基地、重庆市级渝东黑山羊保种繁育基地、重庆市草食牲畜产业技术体系渝东南示范场和3000亩改良天然草场与人工牧草基地,带动300余农户养羊,“云上牧羊谷”也成功纳入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点。
围绕高山番茄,武隆正在打造集番茄全产业链科技输出、高山蔬菜平台交易服务、农文旅康创融合发展示范、产业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于一体的总投资8.1亿元的武隆高山番茄谷项目。
水果番茄“天使之唇”
截至11月,武隆已完成高山番茄谷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武隆高山番茄谷核心区高标准大棚建设项目(1000亩)、番茄智慧工厂建设项目、高山番茄谷番茄种植品种确定及育苗工作等8个项目,并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签订了蔬菜产业发展合作协议。
打造“中国火锅苕粉之乡”
甘薯种植和苕粉加工是武隆的传统产业。《重庆市志.农特产品志》记载,武隆苕粉始于1593年,乾隆年间相传为贡品。武隆乌江两岸高山峡谷特别适合红苕的生长,是全国少有的优质红苕产区;武隆独拥亿万年喀斯特岩层过滤的弱碱山泉,与石磨现浪苕粉水粉交融,成就了石磨苕粉独一味;武隆红苕核心产区仙女寨,油沙黄壤岩土长出了椭圆形的独特武苕·红宝石红苕,口感脆甜清香。目前,武隆红薯种植15万亩产量13万吨,苕粉产量2.4万吨。
1992年武隆县苕粉厂成立(武隆苕粉集团前身),开创了武隆苕粉商业化,产品覆盖90%以上重庆火锅,成为重庆火锅必点菜品。后与永辉超市、盒马鲜生、重庆刘一手火锅、重庆德庄火锅、重庆农投等达成战略合作,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和地区。
武隆苕粉
为加快推进武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武隆区委区政府作出全力推进武隆甘薯全产业建设决定,全力推动武隆建设成为“中国火锅苕粉之乡”,并与重庆火锅产业协会达成合作意向,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武隆苕粉与重庆火锅双品牌打造。
此外,武隆还制定了《甘薯全产业链发展规划》及《甘薯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现已与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创新团队深度合作,挂牌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战略合作薯类加工示范基地”、“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薯类加工试验基地”,争取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支持,申请成为万州站5个甘薯试验区县之一。推建设进沧沟、桐梓等地3个甘薯新品种植试验基地。力争到2026年实现薯类产品综合产值突破10亿元,全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30亿元。
政策扶持,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武隆不是一千个人来一次的地方,而是能让一个人来旅游一千次的地方,更是让企业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武隆区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共112家,包括新希望饲料、爱臻多、天华园艺、中苕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先的龙头,以及羊角豆制品,久味夙食品、瑞糖粮油、渝味飘香等多类型的本土企业。开发了武隆石磨苕粉”“羊角豆干”“板角山羊”“武隆高山番茄”“高山五倍子蜜”“武隆高山茶”“仙女红”红茶等,“叫得响、拿得出、传得开”的特色旅游商品和“后备箱”产品。
“当时选武隆的原因也很简单,被诚意打动,为承诺的资源服务配套心动。”某项目总经理表示,武隆也确实信守诺言,明确专门的相关领导担任“项目经理”配合相关工作,甚至每次出去也派了领导、专家陪同。
近年来,武隆区将营商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软实力”,推出升级政策、完善配套服务、助企纾困等多措并举,被评为2023重庆市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比如,出台《招商引资“招接建管服”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让项目招引到项目落地真正形成了闭环管理;出台《武隆区历年招商引资问题项目分类处置工作方案》,盘活约定建设用地指标,为招引新的项目腾挪更多空间。
为大力推进武隆农业产业招商,激励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武隆农业在《武隆区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扶持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还起草了《武隆区加快推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武隆区豆制品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武隆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招商扶持政策》、《武隆区关于支持“一区一品”甘薯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武隆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等多项政策,拟于近期出台。
比如,正在制定的《武隆区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招商扶持政策》,针对甘薯产业投资项目制定普惠政策8条、个性化政策4条,对项目用地、厂房租赁、设施设备投入、经济贡献、宣传推广等给予最大力度政策保障。可以说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没有最优,只有更优。
未来3到5年间,武隆将紧紧围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精深化、链条化、品牌化发展,大力推进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集聚化加工园区打造、现代化生产主体培育等各项工程,着力构建以甘薯全产业链产业为主导,以山羊、番茄产业为重点,以豆制品、茶、中蜂等特色产业为支撑的“1+2+N”武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特色产业体系,升级打造一批“重庆味道”特色产品、知名品牌,加快建成年产值30亿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武隆招商推介
武隆招商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