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道上,西安用“硬实力”battle!

杜超@36氪陕西·2023年11月02日 09:42
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风口之下,全球的目光将通过硬科技创新大会,再次聚焦西安。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即将到来的科技盛会,为西安赋予更多可能。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成永红团队原创的石墨烯界面纳米阀技术,破解氢能储运难题;西北工业大学空天微纳系统创新团队在飞行器减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内专门进行秦岭环境监测的首颗商业卫星“西安航投8号卫星”成功发射,为西安再添一枚“太空天眼”……今年以来,西安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创“硬实力”频频出圈,科创活力持续迸发,高质量发展动能愈发强劲。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陕西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强调陕西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竞争前沿,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旗帜引领方向,奋斗开创未来。西安广大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充分发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带动作用,以建设高质量的“双中心”为战略统揽、立市之本,汇聚资源建设更高水平的秦创原生态系统,勇于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硬”实力凝聚新动力   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金秋十月,叠翠流金,丰收在望。

位于西安高新区的丝路科学城,项目建设的热潮持续涌动,处处迸发着蓬勃的发展活力。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及高端研究机构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同样,在位于西咸新区的秦创原总窗口,科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科创项目和企业成倍增长……

建设“双中心”,做优秦创原。近年来,西安市先后获批承担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硬科技创新示范区等十余项科技创新领域国家级试点示范任务。

今年初,西安市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进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优化升级的新阶段。这是国家对西安科研、产业实力和潜力的肯定,也是对西安进一步发挥优势,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殷切期望。

长期以来,西安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科教资源富集优势,全力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实验室体系,积极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建好用好长短波授时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推进阿秒光源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建设,聚力攻克更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国之重器”。

如今,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西安已形成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硬科技产业集群。

此外,在“2023全球科技集群Top100”排名中,西安更是靠着自身的硬实力,排名全球第19位,位列中国上榜集群第7位;在《自然》杂志发布的“全球科研城市100强榜单”中,西安由2021年全球第35位跃升至2022年全球第29位;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报告》中,西安居副省级城市第6位,西部第1位。

以创新生态聚合新优势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创新生态是一座城市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衡量标尺,更关乎这座城市发展的后劲和动能。

西安作为硬科技的原始策源地,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锚点,致力于以科技创新发展为引领,打造最优创新生态,发掘经济发展的新跑道。近年来,西安通过对硬科技从“0”到“1”的多路径、全方位探索,持续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基础研究能力,加快构建完善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集聚”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在硬科技城市科创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下,西安立足科创资源优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充分释放创新动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创新技术供给方面,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布局,积极参与陕西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主动融入陕西省“1155”工程,重点布局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实施人工智能赋能企业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研发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生态营造等领域全面发展。

成果转化方面,西安市先后印发《深化科技成果“三项改革”若干措施》,出台《西安市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文件,从创新主体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成果转化、布局重大平台、构建良好生态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启动“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留住更多人才团队,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努力将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设立创新投资基金,精准切入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等。

产业创新升级推进方面,强化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发展,加速产业链式创新技术供给,推进企业技术需求和快速响应平台建设。聚焦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产业,精准挖掘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断链技术和“卡脖子”技术。

人才引育方面,西安深入实施“西安英才计划”,组建西安人才集团,开办“人才服务银行”,设立人才发展基金,积极开展“人才+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松绑+赋权”人才分类评价机制,加快高端人才集聚。

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营造方面,大力提升“科创西安”品牌影响力,办好全国“双创”活动周分会场、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西安国际创业大赛等重大活动,吸引优质人才和项目团队落地西安,遴选一批高质量初创期企业、项目、成果进行培育孵化。

在良好的创新生态带来的聚合优势下,西安已着眼科技前沿领域布局未来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带动性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如今,西安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高位增长,科技型企业群体活力迸发,不断为区域创新生态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以硬科技支撑探索力  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与世界愈发紧密相连。如今,在西安获批建设“双中心”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下,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牵引下,西安更需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建设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硬科技力量。

11月3日-5日,2023年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将在西安举行。本届大会以“硬科技·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突出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策划举办1场大会开幕式、1场“双中心”建设主题论坛、5场平行论坛、5场专业论坛,共计12场活动,重点展示硬科技创新发展典型案例、项目和成果等。

作为西安城市新IP,硬科技早已成为代表西安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的“金名片”。从2017年,西安扛起硬科技大旗,到“硬科技之都”的城市定位,再到硬科技进入国家话语体系,硬科技已经与西安深度绑定,互相成就、全面融合。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硬科技正赋能西安竞逐新赛道,焕发出更“硬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风口之下,全球的目光将通过硬科技创新大会,再次聚焦西安。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即将到来的科技盛会,为西安赋予更多可能。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资深编辑

打造陕西新商业资讯高地,约稿加微18681815454

下一篇

陕西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密布,硬科技创业支持系统日益完善。无论是科技突破带来产业机会,还是“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 ,随着科技链和产业链的深度互融,越来越多的硬科技创业者将在这里汇聚,在这里书写他们的创业篇章。

2023-11-0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