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以新促兴,“新新”向荣的科创城
日前,南瑞集团、西安交大、西咸新区签署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提到将以“南瑞集团西安项目”入驻创新港为契机,全力打造校地企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标杆典范。
座谈会
此前,全球行业领先的高效全能型新能源试验中心——维谛技术新能源实验中心在沣西新城沣翼现代智造园正式交付启用。
更早时间,西安天交新能源有限公司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中试线在沣西新城正式启动建设,陕西佳星电器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佳迩丝路科创园区项目正式落户……
向“新”而行、以“新”促兴,一个个新能源产业优质项目集聚落地,让沣西新城在新能源赛道上加速奔跑,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拥抱产业发展“新赛道”
南瑞集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要“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这将有助于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尤其是将推动形成具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
伴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聚焦新型电力与新能源产业的沣西新城,也在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现代化升级。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产业单位,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优秀的IT企业,是国际知名的智能成套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南京、北京、上海等20多个地区建有研发和产业基地,自主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拥有“电网运行风险防御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5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和服务覆盖全国各地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国电南瑞(600406)是“科改示范企业”,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央企ESG·先锋100指数”。南瑞集团西安项目的入驻,对沣西新城高端智慧电气产业规模化聚集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
维谛新能源实验中心项目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电力电源领域龙头企业。该公司在沣西新城建设的维谛新能源实验中心项目总投资约3.56亿元,主要开展风电变流器、中压变频器等新能源装备及工业样机的研发、装配及出口等,建成后将满足全球客户产品的开发和测试需求,实现年营业收入约9.51亿元。同时公司的EMC、安规、可靠性等多个专项测试能力将会具备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证资格,这将会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高规格、高标准、高技术能力的实验中心,同时也将成为全球行业领先的高效全能型新能源实验中心。
还有同属新型电力与新能源产业链上的陕西佳星电器有限公司在沣西新城投资建设的佳迩丝路科创园区项目,中工三航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北电气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它们共同构建起产业要素共生、互生与再生的新型电力与新能源产业生态,为奔跑在“新赛道”上的沣西新城按下绿色发展的“加速键”。
驱动科技创新“新引擎”
南瑞集团科研人员开展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技术攻关
在市场主体为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之前,产业要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一个不可或缺的“动力源”。
不论是南瑞集团西安项目的签约仪式上提出的校地企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态势,还是层出不穷的新技术,都是着力推动企业创新,构建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创新生态优化完善的“必答题”。
题目已定,如何作答?
从南瑞集团西安项目签约上提出的校地企合作3.0模式来看,从此前西安交大与南瑞合作的一纸合同、一笔经费、一个项目、一个报告的1.0版本,到校企合作、双首席、双导师、双签字的2.0版本,再到迭代后以企业为主体,有组织、有常态化架构、有产业布局的校地企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3.0版本,确定了创新供给端、企业需求端、政府服务端的协同合作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师生在南瑞集团开展学习走访活动
作为政府服务端,沣西新城与企业和高校共同推动创新港,尽快形成成果转化阵地、创新创业热土和产业聚集高地。
自2021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创新港初步建设了以国家重大科研平台等为主的创新策源圈层、以校企联合成果转化中心等为主的产教融合圈层、以科技产业孵化园等为主的产业培育圈层。目前,已与200余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中心)协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9家、中国500强企业50家,建立77个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组建66名职业化科技经纪人团队,从3万项存量成果中梳理出1300余项易于转化成果推送给企业,并引入80多支种子、天使基金和265家金融机构,转让许可专利1000余件,就地转化211家企业。
激发创新澎湃“新动能”
西部科技创新港
前不久,《西安市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发布,为创新港再次注入强大政策动力和发展信心。《措施》从支持创新港加强原始创新和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持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融通创新、支持校地协同引导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港三个方面,制定了16条措施。围绕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能级实验室体系、引培创新型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及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校地、校企深度融合。
“《措施》的出台令人振奋,我们感受到了更大的支持和关注,我们将深化‘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西安交通大学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陕西秦洲核与辐射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磊表示,《措施》为企业吸纳科技成果再添一把火,公司正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相关院系携手筹划创建新型研发机构,将聚焦核技术、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秦·港孵化器
除政策利好外,上半年,西部科技创新港“秦·港孵化器”投运,作为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半年多时间,秦·港孵化器已吸引超130余家科研团队、初创企业入驻,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32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
沣西新城
未来,沣西新城将不断深化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密切合作,搭建更多技术攻关、小试中试、成果转化等功能平台,为转化项目提供产品匹配、市场运营、融资服务等线上线下服务,构建“四链”同向发力、相互依存、共生演化的“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体系,让科技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