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招商白热化:300亿母基金,最高配比90%
相比其他地方,重庆的产业更聚焦,招商动作迫切但热情,对GP释放出满满的诚意。
基金招商大战愈演愈烈。
这一次,重庆也加入战队了,300亿母基金正式发布。
在“千亿母基金时代”,300亿或许并不出彩,若加上“最高1000万奖励”、“最高配比90%”等条件,很难不让GP心动。
带着满满的诚意,重庆正吸引一大批GP前往。
300亿母基金开出友好条件
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风靡的时代,山城重庆的存在感并不强,在创投领域更是难觅踪影。
而今,这座老牌工业城市也加入招商战队,且一出手就是王炸,带着满满诚意向全国GP抛出橄榄枝。
就在今天,新微资本、德同资本、临芯投资、和玉资本、建信北京等百余家机构闻讯前来,并与重庆达成合作。
在今天的“2023重庆创投大会”上,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发展母基金在会上正式成立,母基金规模300亿,首期100亿元。该母基金由重庆高新开发集团、西永微电园公司作为出资人组建,高新开发集团下属高瑞基金管理公司为管理人。
值得关注的是,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发展母基金对GP堪称十分友好。
据介绍,母基金紧扣西部(重庆)科学城“323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投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储能、空天信息等赛道,采用“母基金+子基金+直投”模式运作,构建科技创新基金、产业招商基金、行业发展类子基金的基金集群,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资链条。配资比例给予产业招商基金认缴最高90%、科技创新基金认缴最高50%的政府配资比例,将更好发挥国有资本引导作用、缓解投资机构募资压力。
在当前募资困境的环境下,最高配比90%,足以体现出重庆的热情与诚意,然而这还不够。除了出资友好外,重庆还提出了丰厚的奖励政策。
据了解,为加速优质创投风投资源集聚,科学城高新区出台打造西部创投中心若干措施,从“募、投、管、退”各环节给予机构和个人奖励。
对于机构:在鼓励基金设立、募集、经营、投资等方面,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对投资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失败的,给予最高50%的风险补偿。
对于个人:在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基金管理企业人才,按个人年工资薪金的5%给予奖励。
此外在退出层面提出:对设立S基金承接科学城高新区基金份额的,按实际交易额1%给予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励。
前两年,提起政府对GP的奖励措施,不少机构感受都是大同小异。但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投资端和募资端均与此前不同,尤其是募资困境的背景下,重庆“出钱、奖钱”双管齐下的策略,对GP的吸引力可谓超强。
“山城”增量LP大爆发
招商虽卷,但重庆绝非“随意”跟风,背后是“山城”蓄势已久的满满爆发力。
今年,引导基金拉开了“千亿”大幕,重庆也进入超级母基金队列,然而重庆的母基金却有着自己的独有特点——“专、精”。
3月8日,重庆市产业投资基金发起设立两支母基金,分别是规模20亿的重庆市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和规模10亿元的重庆市专精特新投资基金,两只母基金的投资领域正如基金名称,一个专注于打造重庆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一个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同月,规模200亿的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设立,该基金围绕两江新区“汽车产业集群龙头引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建圈强链、科技创新企业集结登峰、企业上市扬帆行动”四大计划,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区重点发展产业。
5月19日,重庆市宣布组建2000亿元规模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该母基金的重点领域为:聚焦重庆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与头部投资机构、产业方共同组建子基金群。
6月份,重庆渝富控股集团、重庆市江北区与中信投资控股,以及新加坡企业麦博控股等各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重庆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中新互联互通母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
上述新成立的母基金,大部分投资均聚焦在汽车或汽车上下游领域。而今,300亿元的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发展母基金的资金投向同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产业强则经济强,地方产业经济与创投营商环境有较强的关联作用,近期多只专注在汽车相关领域的母基金成立背后,与重庆市产业基础及战略部署密不可分。
LP活力满满
作为一个标准的“老工业基地”,重庆具备良好的制造业基础,是我国的汽车产业重镇,汽车工业基础雄厚,这两年,重庆在打造“万亿汽车集群”层面不断发力。
2022年7月份,重庆印发《重庆市促进汽车产业平稳增长政策措施》,对汽车行业研发提出多项奖励措施,最高奖励500万。
2022年9月份,重庆印发《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瞄准“万亿元”“世界级”目标发力产业转型升级。
这两年,重庆的汽车产业发展也成效满满。数据显示:今年1—7月重庆汽车制造业市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10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5.4亿元,同比增长3.6倍,年度计划投资进度达85.8%,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在人才和资金层面,重庆也不遗余力的投入。
一方面,先后出台《重庆市深化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设 加强创新型工科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重庆市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和《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总体方案》等文件,引导高校服务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围绕汽车产业设立的母基金比比皆是,对产业的专注度非常强。
今年明显感受到重庆市的LP火力全开,据不完全统计,今年 重庆至少有5只母基金宣布设立,目标规模近3000亿。 虽然与发达地区相比,重庆活跃LP数量不多,但聚焦在同一领域的单一LP却频繁出手。
以渝富控股为例,截止目前,公开信息显示的出资已有近60笔,仅仅今年,渝富控股及其旗下子公司就有近20笔出资,尚颀资本、杉杉创投等CVC均在渝富控股的被投GP之列。此外,重庆科学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重庆博迅电气有限公司以及重庆两江新区的一众母基金也有多笔出资。
根据FOFWEEKLY统计,今年下半年重庆市LP的出资情况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尤其是8月、9月,每月均有超20笔出资。活跃LP中,除了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外,还不乏产业类LP的身影。
长安汽车、巨人网络、赛力斯等上市公司在今年也多次发公告参设产业基金,上述产业被投基金中,对新能源等领域的关注度也是极高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 重庆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但过去几年在制造领域缺乏创新,科技创新投入相对落后。而今,重庆正在全面发力,“投、奖”双向开火,不仅出资比例高,给的奖励也丰厚,聚焦成熟产业“对症下药”,针对性地优化地方创投环境。”
在GP眼里:“相比其他地方,重庆的产业更聚焦,招商动作迫切但热情,释放出满满的诚意。”
结语
过去,重庆地方创投环境和产业创新层面有所欠缺,但产业确定性却很强,而今,重庆正围绕痛点和重点针对性发力,通过政策、资金、资源等多方给予GP和项目支持,为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创投生态做足了准备。
“最高1000万奖励”、“最高认缴出资90%”……
今年因募资不畅而躺平的GP不在少数,而西部(重庆)科学城产业发展母基金开出的友好条件无不令GP心动,伴随着母基金的陆续落地,或将再度激起GP去重庆的热情。
据悉,今天已经有14家机构与重庆科学城签约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OFWEEKLY”(ID:FOF_weekly),作者:FOFWEEKLY,36氪经授权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