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山资本」程浩:四年完成从医疗产业人到医疗投资人的蜕变

许璧端@36氪广东·2023年10月17日 17:54
“只要手头上有子弹,还是应该继续布局生物医药行业。”

文| 许璧端

编辑| 廖尧

根据《2023年H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资本报告》,2023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的投资金额在56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3%,相当于2021年全年的340亿美金的总融资金额的1/6。时间来到八月末,随着IPO收紧政策正式落地,寒气进一步蔓延到整个一级市场,医疗行业和医疗投资正进入前所未有的寒冬期。

在这样一个寒意凛凛的时期,很多医疗投资人甚至开始转行,而「盛山资本」投资人程浩则在今年成功晋升合伙人,负责整个投资团队的管理工作,完成了从医疗产业人才到医疗投资人的成功转型。

程浩的投资生涯始于2019年加入「盛山资本」。初入投资圈的程浩刚好赶上医疗投资百花齐放的阶段,一直到2021年,医疗投资达到顶峰状态,而随后行情急转直下,医疗投资跌入了低谷。

短短的四年多时间,程浩经历了医疗投资的一个小周期。在这个小周期里,程浩和他所在的「盛山资本」坚定策略,步伐稳健地投出了多个知名项目,其中包括科创板上市公司和元生物以及亿康基因、吉因加科技、星童医疗、品峰医疗、江丰生物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

我们试图挖掘程浩独特的投资方法论,但在他看来,“每家公司有每家公司的特点,投资时有不同的平衡权重,核心思路还是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然后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比起追求共识,深入产业、主动出击才是程浩一直的坚持。

首发命中

「和元生物」是程浩投资的第一个项目。2019年,彼时专注于创新药投资的「盛山资本」已经布局了阳光诺和、维亚生物等一批CRO/CDMO企业。程浩则重点关注新兴的细胞基因治疗(CGT)赛道,秉持产业链投资的逻辑,他希望在CGT赛道也能布局CXO企业。

与行业专家交流后,程浩了解到,病毒载体是较易实现规模化效益的细分领域。“尤其当时海外企业产能受限,排队周期长,对国内企业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程浩找到了聚焦基因治疗领域、将病毒载体作为创业方向的CRO企业「和元生物」,后者正处于团队趋于成熟、产业化逐步放量的时间节点,且产业化步伐已走在国内前列。因此,「盛山资本」火速出手参与Pre-C轮融资。2022年,「和元生物」登陆科创板,程浩的投资生涯旗开得胜。

程浩回忆,「和元生物」的投资决策流程非常快,“是当时一批项目中第一个打款的”。

在程浩主导投资的项目中,像这样火速出手的项目并不多,反而大部分项目都花费长时间做前期观测,“从接触项目到最后投资,有些甚至经过一年到两年的时间”。

行业放缓  出手节奏不变

稳健是程浩一贯的投资风格。他愿意耐心等待一个合适的投资时机,不因为追求高收益而失去风险控制。对程浩来说,只有在看到足够的确定性时才是最佳时机,比如已经走过概念验证、产品验证或商业化验证阶段的企业。

“实际上,每家机构的投资策略不一样,有的抢在概念爆发期前,有的则看重企业的商业化进程,理论上在每个阶段投资都可以赚到钱,这取决于每家机构的风险偏好和承受度”。程浩谈到,「盛山资本」一直以“稳健”为目标,“我们的投资理念,是在避免本金亏损的前提下,谋求更高收益。”

这就强调投资人具备深入产业的触角和敏锐的嗅觉。基于对行业的深度理解和判断,围绕看好的、有能力深度赋能的赛道主动出击做投资,「盛山资本」将这一策略称为“主动投资”。

被投项目「亿康基因」便是对“主动投资”的注解。2020年,「盛山资本」完成对精准医学检测技术研发商「亿康基因」近1.2亿元的投资,这是程浩主导的投资金额最高的项目,也是机构成立以来的首个单笔投资超亿元的案例。果断重仓的一个关键原因正是在于程浩对基因检测和辅助生殖的深度理解。

踏进投资圈之前,程浩从2009年研究生阶段正式进入基因组学的研究领域,那时国内的高通量测序刚刚起步。博士毕业后,程浩加入了美国科学家George Church发起设立的基因检测企业「奕真生物」,担任研发负责人和产品经理。在此期间,他领导并参与多款临床产品的开发与市场推广。作为同行,程浩早早地认识了「亿康基因」,并判断这是一个优质的储备项目。

到了2020年,不管是规模还是市占率,「亿康基因」在整个行业内都走到了前列。时机成熟,「盛山资本」联合五家投资机构完成一轮战略融资,并辅助公司进行股权调整。此后,2021年,「亿康基因」再次获得2.5亿元的D轮融资,并在今年5月刚刚完成近亿元的D+轮融资。

「盛山资本」的投资以成长期项目为主,投资金额占比70%左右,早期项目投资总额占30%,同时基本保持每年3-4个项目的投资节奏。数量不多,但却能保证和企业的深度交流和及时帮助。

行业放缓后,「盛山资本」的投资节奏一如往常。程浩坦言,现在反而有更充足的时间对项目进行尽调,也有更充足的时间去深入了解整个行业,项目推进工作进行得更加扎实。

一步一个脚印,从2014年走到现在,「盛山资本」共投资了50个项目,其中包括6个IPO项目,总管理规模超20亿元。

一个不太医疗的项目

去年底,「盛山资本」官宣四期基金完成4亿元首关,程浩透露,预计在今年内启动五期基金募资。据介绍,第四期基金中有70%的LP为机构投资者,复投率达50%;目前已经投资5个项目,还有3-4个项目在交割中。

其中在合成生物学领域,今年6月份程浩刚刚主导投资了「昌进生物」。和以往投的项目不太一样,「昌进生物」“不太医疗”,是一个用微生物生产可食用新型蛋白的企业。

投资合成生物学领域,一个绕不过的难题是虽然概念端火热,但具体看产业端,不同领域的应用处于不同层次。例如在生物医药领域,酶催化合成技术已经发展了几十年,产业端打得火热;而在生物质材料领域,产业端正处于突破阶段。

程浩表示,「盛山资本」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关注合成生物学领域,重点在原料药/中间体、消费品、食品、农业这几个方向上的应用。“我们过往以来主要是在严肃医疗领域做投资,但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我们内部觉得一个大逻辑是一定要发挥合成生物学的优势,要么可以创造一个新品种,要么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食品是成本敏感型行业,恰好能发挥合成生物学的优势。

确定赛道后,程浩主动出击,最终选择「昌进生物」。一方面是「盛山资本」创始合伙人甘世雄与项目创始团队认识多年,彼此了解甚深;另一方面,创始团队在食品领域有过创业经验。2017年「昌进生物」成立后,2019年经历过一次战略转型,转型之后从团队搭建到产品定型,再到产品小试、中试、放大,进展迅速,目前已经走到产业化阶段,预计今年规模量产产品即可投放市场。

寒冬里子弹怎么用

在寒冬期下,投资人们不再只盯着某一条热门赛道,或者说赛道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整个医疗行业的细分领域众多,有的企业其实不只是在一条赛道里,甚至不再局限于医疗场景,可能横跨了生命科学、农业、食品等领域。”医疗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里蕴藏着庞大的投资机会。

在这一趋势下,「盛山资本」不再把投资标的定位于某一细分赛道,而是更关注交叉学科领域中有潜在发展空间的水下项目。比起在热门赛道里分一杯羹,企业的生存能力、市场竞争力,以及适应未来的能力在投资人的评分体系中显得更为重要。

譬如,在医疗企业面临多轮次集采和医保谈判推进所带来压力的当下,出海能力成为判断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能够进入欧美这些成熟市场,说明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也是国内企业实现二次增长的一个重要路径。“从投资角度来讲,企业能出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加分项。”

就程浩所看到的趋势,出海的医疗企业越来越多,且成功案例不在少数。“最近一年当中有几十家企业都与海外企业有合作,包括国内一些早期创新药企业,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很早就与海外大药企,甚至与海外Bio Tech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承担研发成本,探索商业化布局。”

而在企业出海过程中,程浩也看到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风险。“比如说海外对公司销售管理非常严格,此外成本控制也是一大难题,有可能企业出海业绩做得不行,成本又耗费了很多。”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出海而出海,国内的成熟市场还没有占领就先考虑海外市场,违背了公司原来的发展战略。“我觉得企业出海一定要跟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相匹配,吻合企业整体战略,这样的出海才可能是比较成功的出海。一定不要为了出海而出海。

看似放宽投资视野,实际上,程浩及其所在「盛山资本」是将目光聚焦到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上。程浩表示,现在的寒冬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阶段,当遇到有能力的企业,还是应该及时抓住。

放眼整个医疗产业的大环境,虽然整体处于低谷,但程浩认为,行业发展的大逻辑其实并没有变化。创新药物稀缺,很多临床需求尚未被满足,人口老龄化加速也将带来新的医疗问题,从长期来看,医疗行业的发展空间正不断扩展,当前只是行业周期中的一个小低谷。

从企业角度来看,低谷期正是企业迫切需要资源支持的时候;从投资角度来看,现阶段企业估值相对较为合理,创始人心态放平,反而是看清优质投资标的的好时机。“我觉得只要手头上有子弹,还是应该继续布局生物医药行业。”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

+1
1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危中有机,困难之时,信心比黄金更珍贵

2023-10-1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