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嘉成刘迪:关注投资企业内在价值的成长|WISE2023 新风向
刘迪“WISE2023新风向大会”演讲(图源:现场拍摄)
编辑|许璧端 廖尧
9月22日,“WISE2023 新风向-36Kr × 金苗行动专精特新大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大会由36氪、广州产业发展研究院和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中国工商银行广州分行特别支持。
经过了12年的发展,2023年的“专精特新”已然具备一定规模,企业不断释放出企业想要做大、做优、做强的时代声音。“专精特新”已迈向全新的时代,一个生态重构的时代,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在实际发展中能够实现资金支持、创新协同、市场拓展、人才短缺等多方面破题、让“专精特新”不再受困的新生态。
而广东作为国内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截至今年,全省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数量达1525家,跃居全国第一。粤港澳大湾区更是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数量最多、发展质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去年,我们针对“专精特新”的发展机遇、转型难题和融资堵点进行深入共创讨论;今年,我们以“筑基服务生态,链接产投风口”为主题,与政府、券商、投资机构、律所和各企业代表一道,解读专精特新新政策,探讨大湾区商业资源的流向,深度助力“专精特新”新生态构建。
本次大会也邀请到了盛景嘉成创投董事总经理刘迪,从投资人的视角出发,和我们分享他眼中的专精特新投资。
刘迪“WISE2023新风向大会”演讲(图源:现场拍摄)
以下是刘迪的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非常高兴代表北京盛景嘉成,来到今天专精特新大会和大家分享我们在专精特新领域投资的经验和心得。
北京盛景嘉成实际上创办于2007年,有两个主要的业务板块:一是咨询培训,希望通过给国内众多中小企业主提供咨询和培训,在企业关键性的决策和资源对接层面上面进行赋能和强化,从而使得优质创业公司加速成长,加强在股权直投的确定性;二是针对股权投资,我们采取母基金+直投的方式,通过直投基金和母基金携手全球顶级基金管理人和GP,获取优质项目早期股份,为国内新经济赋能。
截止目前,盛景嘉成的咨询培训板块累积赋能超1万家中国企业,助力学员企业累计超500亿元的融资规模;同时,我们的母基金和直投基金管理规模超130亿元,已收获投资组合企业上市超220家。
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效?这和盛景嘉成母基金所覆盖的全明星、全球化、全行业、全阶段的VC和PE是分不开的。通过这样的布局,我们能够很快搜寻到这些投资机构投过的高价值早中期企业。另外,盛景嘉成的投资也受到了诸多媒体的专业级评议,累积获奖超100个。
我们被投的上市公司目前为止有224家,直投企业也大规模覆盖了专精特新领域,包括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多行业。
这些企业背后反映的是盛景嘉成在专精特新领域独特的投资理念和认知。我们发现在国际环境严峻的情况下,投资机构在整个资本市场,尤其是在投资赛道的选择上,已经开始呈现了非常明显的K型分化。
支撑着一级市场的非常重要的投资资产,已经从原有的消费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文化娱乐、房地产、信托理财,开始转向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半导体、信创、医疗健康等一系列专精特新领域,而这些专精特新企业一定程度上是未来A股资本市场的重要支柱,将分享A股未来十年,从现在60万亿到100万亿的市值增量。
盛景嘉成在专精特新投资上,还是希望在给LP创造最大资产价值的同时,兼顾产业发展,所以我们的一个核心逻辑是“以退定投”,在投资的时候就要想好这个企业怎么样去退出。
但是现在看到的专精特新投资,跟我们过往做的互联网投资、移动互联网投资、消费投资、文娱投资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什么?
首先它的行业集中度非常之高,包括机械、电子、信息、化工、建材和冶金、科技服务、信息安全等“六基”产业,这些产业都需要有相当强的行业认知或者高沉浸度,才能够深刻理解并挖掘企业价值。
其次,专精特新企业的存续时间比互联网公司更长,从成立年限来看,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平均成立年限16年,而实际上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基本也就三至五年。其实对于一级市场投资人来说,需要有更多耐心和多元化的资本配置,才能够达到给LP创收的目的。
此外,在主营业务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聚焦。我们发现在细分市场领域市占率达10%-30%的企业超过了50%;同时,从业务来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比重高达98%,这意味着中小企业在行业的垂直度和专注度是足够的。
在此背景下,投资机构不可能去陪伴一个中小企业16年,或者更长。我们能够干的事情,是按照工信部发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实行VC和PE的分阶段退出。
左边那张图其实是这个Gartner曲线,大家都理解这张图背后的含义,我不给大家赘述。但是我们会想说,作为早期投资来说,第一部分挣的其实是曲线最左边的这段线,挣的是大家的认知差,我们更希望在早期分享认知差带来的快速收益。而在最右边这段,我们希望拿到中长期,也就是企业相对进入更稳定的产业培育期时的收益。
但是在中间段的下行通道,也就是所谓的“死亡谷”,资本其实是企业遇到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也就是说当企业技术相对成熟以后,开始初步进行市场导入的时候,这个时候资本在市场面前其实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更希望看到更多的服务机构、更多的政府政策、更多的产业资源去给企业进行赋能,让其尽快跨越“死亡谷”,从而获得更长久更稳定的回报。
经常有人在母基金募资的时候,给我们讲策略,无外乎希望投两端,第一端挣的是快钱,第二端挣的是Pre-IPO的钱。可能在座的很多企业也会发现,现在市场上面更多的投资分布在两头,投早投小投科技以及投Pre-IPO。
但是在中段,其实更需要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和抗周期、抗风险能力,以及在市场导入的过程中,随时面临的新技术难以在产业里快速应用的风险。那此过程当中,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像今天的“金苗行动”一样,和各地的政府、专业机构、中介机构以及孵化机构一起携手,协助企业跨越生死周期。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今天的发言,就是我们永远关注投资企业内在价值的成长。我们是盛景嘉成,谢谢大家。
36氪广东——在广东观察世界,在湾区链接全球。
36氪广东作为广东地区领先的新商业媒体,以大湾区为核心,为各位创业者、投资人以及科技、财经、新经济领域从业者提供最前沿的深度商业报道,搭建最畅通的产业对接通道,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如果你希望得到36氪广东的报道,或转载相关文章,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送至指定邮箱:guangdong@36kr.com。如果你希望转载公众号文章,或进入社群(备注:社群),请联系小编微信。我们将在24小时内回复。
小编微信ID:gd36kr001 微信公众号ID:gd36kr 官方微博:@36氪广东 抖音:湾区会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