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失败,无缘大厂
如果因为面试官的无理问题导致你无缘大厂,你会作何反应?
周末我在星球里看到有一个提问,提问的同学详细描述了他上周的一次面试经历,既认为可惜,也觉得愤怒。
他有 4 年产品经验,上周在某大厂面了三轮,专业面试都过了,结果卡在了最后一轮领导面。
HR 给出的原因让他很无语,说是领导感觉不好。至于具体什么感觉不好,HR 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事后回想,他觉得可能是领导问的两个问题没有回答好,一个是关于产品的问题,另一个是关于加班的问题。
说实话,我看完这两个问题后也挺无语的。
第一个问题:如何把一杯倒进池塘的牛奶收回来?
可能有读者会好奇,这是个产品问题么?还别说,真是,不过这个问题出得有点无聊。
关于这个问题,这位同学的回答是从「需求合理性」角度切入的,重点讲了下他是如何判断需求并确定需求合理性的方法,同时附上了一个案例。
首先,倒进池塘的牛奶是不可能收回来的,这个需求不可能实现。
其次,收回一杯倒掉的牛奶对应的是一个解决方案,但方案对应的问题是什么并没有明确,也就是为什么要收回?
因此,如果需要的是一杯新牛奶或者是想喝东西解渴,那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还有很多,原始需求就可以得到转化。
我看了他的描述,其实说的没毛病。不过面试官却不是很满意,最后说了句「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看来,面试官是真想知道如何把一杯倒进池塘的牛奶收回来。
我是觉得这种问题挺无聊的,如果想考察候选人哪方面的能力和认知,大可直接说,没必要把问题包在另一个场景里拐弯抹角去说,又不是玩脑筋急转弯。
以前我也见过类似的产品面试题,比如「怎么把洗发水卖给和尚」以及「如何让非洲家庭装上暖气」。
你们自己感觉下,这类问题是不是很无聊?
在一场有质量的产品面试中,面试官应该尽可能考察候选人的产品能力和项目经验,重点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点在于,解决真实的问题,而不是这些类似脑筋急转弯的无聊游戏。
在现实的产品工作中,有哪家公司是让产品经理去池塘收牛奶的么?有哪家公司是让产品经理去向和尚销售洗发水的么?
可能有人觉得这是考验一个人的临场应变和反应能力,但不觉得这是面试宝典看多了产生的后遗症么。
通过这些问题来彰显自己「智慧」的面试官,真不知道是在秀什么优越感。
我个人是比较反感这种面试方式的,也不建议所有产品面试官采用。当然,可能有的公司喜欢。
第二个问题:如果你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但其他同事都在加班,此时你是留下继续工作还是回家?
关于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我觉得也还好。
他说,如果大家是在为同一个项目赶工而加班,那他会留下来和所有人一起并肩战斗,帮助其他人分担一些工作。如果都是在做独立的日常工作,那他完成工作后会选择下班回家。
对于这个回答,面试官只回了句「要有集体荣誉感」。
不过从他的感受来看,他觉得面试官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或许是想听到不管怎样都会留下来加班吧。
不知道你们什么感觉,但我觉得这类问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如果为了在面试官面前表决心,有些人可能会说不管怎样都会留下来加班,要和大家战斗在一起。
听起来是挺好的,可最终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但直接说实话吧,有的面试官可能就不高兴了,觉得你缺乏团队精神,觉得你的「味儿」和「价值观」和他们不匹配。
这么看来,以上两个问题他都没回答好,导致了这次面试失败并无缘大厂。
但我觉得大可不必否定自己,因为一次面试的失败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面试官也占一半。
尤其是因个人喜好做判断和决策的面试官,很可能会对实际情况产生误判,甚至是故意挑刺。
曾经我们星球里有个同学就因为普通话不太标准而被面试官嫌弃,但你说有多不标准吧其实也没有。他是广东人,在北方面试官眼里可能认为不标准。
面试是一场平等沟通,也是一次相互选择。面试者需要认真准备好好发挥,面试官也需要认真对待客观评判。
从曾经的面试经验来看,我个人是比较讨厌以下几种情况的面试官的。
第一,面试不准时且迟到后没有任何歉意的。
第二,面试从不正眼看人,拿着简历对纸说话。
第三,面试期间看手机接电话且不提前打招呼的。
第四,带着极强的优越感和俯视姿态的。
第五,不让候选人把话说完就着急打断的。
对于参加面试的人来说,面试官就是公司的门面和形象,真心建议所有公司对有资格成为面试官的人好好做做培训,不要什么人都上。
最后,这位无缘大厂 A 的同学今天上午跟我说自己又收到了大厂 B 的面试邀约,下午就去。
那么,就祝他成功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唐韧”(ID:RyanTang007),作者:唐韧,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