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曝光后,它被罚没超60万

青眼·2023年07月05日 20:27
罪有应得。

近日,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处罚信息显示,广州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多项违规被合计罚没超6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即是今年央视3·15晚会被曝光的“打脸美容针”中的涉事企业之一。  

多项违规,罚没超60万元 

据行政处罚书信息显示,广州白云区市监局依据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视频信息,当晚即前往广州易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州易圣生物”)进行检查。经查,在今年3月3日至9日期间,该公司未按照许可范围组织化妆品生产以及生产不符合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化妆品两种违规行为,所生产的产品货值均为24536元。

截自广州市监局  

此外,广州易圣生物还在今年2月10日至3月14日期间,有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化妆品的行为,期间违法所得为2392.8元,产品的货值金额为14060元。  

白云区市监局认为,鉴于广州易圣生物未按照许可范围组织化妆品生产、生产不符合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化妆品等行为,适用于《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规定》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进行并案处理,按数行为中法定处罚最重的未按照许可范围组织化妆品生产行为给予一般行政处罚。  

其中,广州易圣生物未按照许可范围组织化妆品生产的行为,违反了《广东省化妆品安全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对其处罚适用《广东省化妆品安全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该公司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的行为,违反了《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其处罚适用《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五十九条第一款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条第(三)项的规定。  

综上,白云区市监局对广州易圣生物作出没收违法所得2392.8元;没收违法生产的化妆品;没收其用于违法生产的包装材料;对其用于未按照许可范围组织化妆品生产的行为处以39.26万元的罚款;对其未按照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的行为处以21.09万元的罚款;以上罚没款共计约60.59万元。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广州易圣生物成立于2012年,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了口腔清洁用品制造;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制造;化妆品制造;香料、香精制造;化妆品及卫生用品批发等。  

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广州易圣生物在去年8月1日取得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另据国家药监局普通化妆品备案平台显示,广州易圣生物作为备案人已备案了近1000款普通化妆品,包含了水、乳、精化、霜、面膜等多个品类。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曾在2022年11月被抽检时“发现问题并已责令整改”。  

截自国家药监局  

处罚、注销、经营异常

涉事企业“风雨飘摇”

众所周知,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部分企业披着化妆品的外衣销售注射类产品的医美乱象,并有6家化妆品企业作为典型被报道。  

除广州易圣生物外,还有上海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暨肽因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旭日美业商贸有限公司、广东遇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依圣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5家化妆品相关企业被点名“批评”。  

那么,另外5家企业目前处境如何?  

青眼经调查了解到,这6家企业中,成立时间最早的为广州易圣生物,该公司也是6家企业中,唯一具备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其他企业大多为2020年以后成立的企业,其中暨肽因子成立于2022年10月,时间最晚,距离其被3·15晚会曝光仅不足半年。  

从注册资本来看,仅遇太美的注册资本达到了500万元,该公司由广东遇太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其余5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均在100万元(含)以下。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另还有一家名为广东遇太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于2021年6月注销。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3月16日,广州依圣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广州暨肽因子医疗生物科技公司还均由于在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对其住所检查时,发现这两家均不在住所地经营,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企查查显示,今年3月27日,广州依圣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新增注销备案信息,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此外,上海海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早在去年就已显示为“已注销”状态。  

可以看到的是,被央视曝光“打脸美容针”的涉事企业中,部分企业已被处罚,还有部分企业已显示经营异常甚至是主动注销了企业。这表明,这些涉事企业均已是“风雨飘摇”。  

“超证”生产无小事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上述6个曝光企业中,唯一拥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广州易圣生物却是目前首个被披露已被行政处罚的企业。这是为何?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资深人士告诉青眼,“广州易圣生物有可能会是处罚最轻的,其余企业将化妆品作为医疗器械产品直接为顾客进行面部注射的行为,很有可能已涉嫌非法行医,这样的性质更为严重。需要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可能还会面临判刑,因此不会这么快出判决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可以预见的是,虽然目前监管部门暂未披露其他企业的处罚情况,但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另值得关注的是,于广州易圣生物而言,其所违规的三个方面,其法定处罚最重的为“未按照许可范围组织化妆品生产行为”,仅这一项违规的罚款就近40万元。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类违规情形的确处罚比较严厉,化妆品生产企业尤其值得警醒。  

“‘未按照许可范围组织化妆品生产行为’即是我们常说的‘超证’生产,超出了生产许可的范围。”广州一位法规工程师表示,“踩了这条红线的,一旦货值超过了1万元,就要面临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被责令停产停业、被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企业主要负责人甚至还会被终身禁业。”  

青眼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因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譬如,去年8月,广州市敦复化妆品有限公司就因未经许可从事化妆品生产的行为被罚款67.33万万元,是货值金额34350元的19.6倍。  

由此看来,化妆品生产企业按规生产至关重要,不论是无证生产还是“超证”生产,都将面临严重的处罚。而此次广州易圣生物被央视3·15曝光,随之被罚没超60万元,对于行业而言又是一记警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眼”(ID:qingyanwh),作者:葱白,36氪经授权发布。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特邀作者

阅读量第一的化妆品行业媒体,向世界讲好中国化妆品故事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