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芯”高地,谋“西”发展,西安半导体产业正加速崛起
谈及国内的芯片制造,位于内陆的西安,似乎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城市。但实际上,西安半导体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拥有雄厚的产业基地与产业实力,更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贡献着重要力量。
2022年,陕西半导体产业规模达1700亿元,居全国第4位,西安作为陕西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主阵地,产值已破千亿,发展优势明显。近日,国际芯片巨头美光科技更是在西安追投43亿元,计划美光西安工厂加建新厂房。
近年来,西安半导体产业发展提速,汇聚了英特尔、三星等国际半导体巨头以及华为、中兴、华天、奕斯伟等国内龙头企业。其中,西安三星半导体生产基地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闪存芯片生产基地。
与此同时,集成电路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部分,西安不仅是设立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的城市,其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更是入选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为国家发展集成电路的核心区域之一。
用“芯”绘就蓝图
聚焦今年,韩国荣达半导体等外资企业陆续落地,8英寸高性能特色工艺半导体生产线项目加速建设、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主体完成封顶,并将于年内正式投产。
项目的快速推进,折射出了西安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在半导体领域,西安现已生产出像三星存储器、 紫光国芯存储器等多类具有市场竞争力与优势的产品,且在新型空客技术、航空航天专用芯片,动力电池管理芯片等领域也多有突破。
不仅如此,诸多本土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掌握关键技术和进口替代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西安创新方面能力的可圈可点,是其强大的科研团队支撑起的广阔发展空间。
在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领域,西安重点开展专项课题攻关和产业技术“揭榜挂帅”工作。支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交大、西工大、771所等优势科研资源联合企业共同围绕芯片设计与架构、特色工艺制程、先进封装测试工艺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
此外, 作为全国半导体领域重要的科研、教育和生产制造基地之一,西安诞生了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史上的许多第一。而至今,西安已拥有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相关科研机构20余家,学历教育机构12个,从业人员近6万人,是我国重要的半导体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基地。
可以看到,西安半导体产业正以多举措、多模式、多方面打造产业集群的绿色生态,秉持扎实的产业基础、出色的创新能力以及丰厚的科教资源等优势,用“芯”绘就西安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蓝图。
产业链串“点”成“线”
西安作为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支点,通过聚集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加强创新驱动和国际合作,逐步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系统。
目前,西安已拥有超过200家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机构,其中包括120多家设计企业、8家晶圆制造企业、13家封装测试企业、10个测试与分析中心、70多家支撑业企业、20多家相关科研机构和12所学历教育机构,从业人员近6万人。
在设计业领域,西安集聚了中兴克瑞斯、华为、紫光国芯、拓尔微、翔腾微、中颖、芯派、龙腾、航天民芯等半导体设计企业。
在晶圆制造方面,主要企业包括三星、西岳电子、卫光、派瑞等,其中西安三星在全国晶圆制造业中规模排名第一。
在封装测试领域,西安拥有三星、华天、力成、华羿、中车永电、西谷微等企业。其中,华天在全球封装测试规模中位列第六,国内排名第三。
在支撑产业领域,西安涵盖了奕斯伟、理工晶科、唐晶量子、吉利电子化工、应用材料、开尔文测控、秀博瑞殷、韩松电子、空气化工、住化电子、摩西湖等材料和设备支撑企业。围绕三星配套的气体、液体、化工等国际知名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
基于上游科教优势、招商聚集、龙头引领作用,西安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其中包括“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测”的完整环节。
半导体产业配套领域的完善,西安正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绿色生态。而聚焦产业布局,西安半导体发展已落地各区域实现多点开花。
分地区看,西安高新区综合保税区以三星半导体存储芯片制造为核心,聚集了30多家涉及设备、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的企业。
其中,软件新城以西安紫光国芯为主导,汇集了联咏、西谷微电子、智多晶等集成电路和测试企业,集聚了存储器开发、模拟芯片、混合信号芯片、高性能手机芯片等领域的高精尖技术力量。长安通讯产业园则形成了集成电路硅晶圆生产基地和光子产业基地,其中奕斯伟硅产业基地生产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抛光片和外延片,预计到2023年年中产能将达到满产50万片,成为世界单体最大的硅产业基地。
与此同时,经开区作为全省首个工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也是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承载区,聚集了中国电子、永电电气、华天科技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吸引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及封测配套企业30~50家,形成了以高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供应链。
西咸新区近年来也在努力构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日前,总投资30亿元的均和云谷·西部信息智造港项目落户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该项目计划吸引约60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
未来,西安将加大招商引资、完善产业环境,促进西安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串“点”成“线”,助力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的持续“快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机遇西安”(ID:xaic2018),作者:小勤,36氪经授权发布,标题与内容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