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闫世东: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消融不容忽视
4月21日,地球日到来之际, 以“全球变暖下的冰川保护:我们和冰川并不遥远”为主题的媒体沙龙活动在京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指导,天津市极致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简称“极地未来”)主办,快手提供战略媒体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冰川学家、科学探险家、资深媒体人等齐聚一堂,共同讲述探讨冰川消融与气候变化的现状与问题。
图: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闫世东致辞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副主任闫世东在活动现场表示,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消融是急迫而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需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总书记亲自添加了一个“冰”字,进一步丰富了生命共同体理念,明确了冰川保护的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希望媒体朋友加强对冰川相关议题的深入报道,持续向公众传递关于冰川保护的信息和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形成全社会的减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研究院冰川学家田立德教授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张强弓研究员各自分享了多年来他们的冰川相关研究,全方位介绍了与冰川相关的科学事实。
田立德教授强调:“我们国家是冰川大国,随着全球气候转暖,大部分冰川面积、厚度、体积在减少。冰芯作为气候历史书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家正在争分夺秒,要在冰川顶部出现融化之前,尽可能把这宝贵的冰川档案保存下来。“冰川记忆”项目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为我们的下一代留下宝贵的样品与历史档案。”
图:田立德教授作《冰芯——气候环境变化的天然档案》
张强弓研究员分享到:“冰冻圈作为一个整体,冰川消融带来的次生灾害不容忽视,从科学的立场倡导保护冰川,我们需要更多科技的加持,更多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以及更积极的态度认识和应对冰川消融的现实。”
图:张强弓研究员分享《保护冰川,我们需要什么》
随后,光明日报新媒体客户端副主编徐谭与科学探险家、极地未来创始人温旭进行了对谈问答。
图:极地未来创始人温旭介绍“冰川记忆”抢救冰芯项目
温旭作为冰川科研与保护一线实践者,讲述了极地未来作为从事冰川保护的公益组织,发起“冰川记忆”项目的由来与目标,强调了建立冰芯库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今年将要在西藏普若岗日冰原和新疆慕士塔格峰开展的可持续拯救冰芯活动,即将上线的“看冰川”公民科学小程序项目,让更多人线上线下参与到冰川保护行动中来。
本次活动邀请到多位资深媒体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探讨“冰川保护如何从小众走向大众”,就媒体如何报道冰川故事、引导公众参与气候行动等议题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