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首期新消费产业会氪厅圆满落幕,巴蜀企业共话未来

尹子璇@36氪四川·2023年04月21日 12:23
共话新消费趋势。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以及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退,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市场加速恢复。但同时,我国的人口红利消退、企业竞争加剧、消费者的需求也在更新,这一切给行业带来了全新的趋势,给企业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对于企业而言,他们应该如何去把握新的机遇,如何在竞争中实现持续增长,以及如何修炼内功都将成为重要的命题。 

4月20日下午,36氪四川举办了第一期城市OpenDay暨2023年首期新消费产业会氪厅。在本期新消费产业会氪厅中,围绕新消费企业的新趋势、新增长以及企业的新发展展开了探讨,本期活动中,成都米小酒酒业有限公司(下称“谷小酒”)董事长助理刘晓宇、COFFICE G1市场总监刘翰超、上海蓝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蓝蛙国际”)销售总经理周沁、四川创意盒子品牌营销策划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创意盒子”)创始人何瑶及厚为资本成都负责人郭纹伶、四川文投文化产业基金投资业务一部总经理彭渊韬等发言嘉宾参与了本次活动。

新趋势带领新创新

近日,第108届全国糖酒会在成都举行,作为三年疫情后首场糖酒会,多项数据刷新了糖酒会的历史纪录,火热已经不足以形容其盛况,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可以集中全面高效地了解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机会。

在会上,刘晓宇分享了三个在糖酒会上发现的变化:第一,从今年开始,酱酒大概率可能会进入到去库存的周期;第二,四川的浓香型白酒,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扮演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消费者的喜好,大概率会重新聚焦在浓香型白酒市场上;第三,光瓶酒会成为白酒新锐品牌脱颖而出的最佳赛道。

「谷小酒」董事长助理刘晓宇

聚焦这些变化,「谷小酒」今年最重要的产品创新是“用品质最好的酒,来做光瓶酒,并且价格只有过去的一半”。刘晓宇表示:“我们坚信,在光瓶酒市场,产品的品质与服务是最终唯一可以致胜的法宝,就像街边小店一样,只要货真价实,味道好,就一定有源源不断的顾客。”

在刘翰超看来,疫情后消费者开始精打细算,把钱更多的用在了刚需方面,减少了冲动消费。从咖啡行业而言,目前市场出现了产品类型趋同、价格两级分化严重的现象。针对此现象,COFFICE G1的策略是升级产品、不卷价格,将产品创新重点放在产品类型和供应链质量上。

COFFICE G1市场总监刘翰超

他介绍道,一方面,COFFICE G1如今提升咖啡豆质量以及奶源质量,大幅度提升了口感,同时做零乳糖产品,尝试解决因乳糖不耐受人群的痛点;另一方面,COFFICE G1倡导模式上的创新,将精品咖啡店植入共享办公空间,高辨识度、品牌高附加值,客人粘性高、想象空间大,办公客人带来的净利润是普通客人的两倍,通过积分兑换工位的模式提高客户的留存和转化,解决咖啡馆第三空间翻台率的困扰,更容易收获合作、人脉等资源。

「蓝蛙国际」作为一家食品供应链企业,服务了大量的新茶饮企业及咖啡品牌。周沁表示:“疫情过后,我们明显感觉到两点变化,第一个是大健康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包括今年初期的早期爆发的牛油果产品及乳糖不耐受产品,所以我们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会朝着功能性及健康方向进行产品开发;同时,我们还观察到,疫情后的消费力比疫情前要高一些,尤其是偏中高档的品牌,在恢复时期有着更强劲的销量。”

「蓝蛙国际」销售总经理周沁

「创意盒子」为消费领域较多的企业提供品牌营销等服务,何瑶表示,现在看到四川非常多的企业都在做创新,新模式和新产品不断涌出。同时,她也聊了聊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看法,她认为,做数字化需要打通对内和对外两个环节,企业做数字化一是对内的企业效能的提升,二则是对外围绕了解消费者需求数字化,去做产品创新。

「创意盒子」创始人何瑶

投资视角下的四川新消费

面对新形势下的消费行业,投资机构也对企业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郭纹伶表示,厚为资本如今更看好四类新消费企业,一是供应链类的消费企业;二是科技驱动型消费的公司;三是国际化、出海的项目;四是利润率足够高的项目,重点看复购率和毛利率。

厚为资本成都负责人郭纹伶

彭渊韬则表示,现在,流量红利逐渐见顶,新的模式和新的品牌机会正在逐渐减少。所以现在会更关注有基础的“老”品牌的“新”变化,其中,“老”体现在产品、品牌、产能的基础上,“新”来自渠道、营销、团队的革新上。

四川文投文化产业基金投资业务一部总经理彭渊韬

疫情结束后,一些品牌悄然退出市场,一些品牌依然坚挺。而此时,如何在渠道红利消失、用户审美疲乏的当下,有效提升品牌销量与声量,探索更稳健的发展道路,成为了新消费品牌迫在眉睫的需求。

郭纹伶表示,消费型项目的发展需要时间,不能追求短平快。在用户增长方面,郭纹伶认为,企业最好有b端+c端这样组合起来去打造出的商业模式更加稳定,b端作为安全收入,c端提高收入的天花板。所以很多消费企业在上市前会谋求从b到c或者从c到b的转型。她也提出了两种品牌增长的案例,一是让种子客户做消费企业的产品经理,另一种让种子客户成为品牌的主理人,走近用户、贴近用户、发掘用户真实需求,让用户成为企业的布道者。

在彭渊韬看来,要从知名度、美誉度和诚信度这三个维度来看“产品力”。其中,企业品牌的差异体现在“知名度”上,大量的企业拥有极高的产品力,但却只是区域性的品牌。他提出,四川企业要同时打通销售渠道和品牌宣传的壁垒,让客户在看到产品的同时可以买到产品。

消费的恢复是一个长期化的过程,企业又该如何在这一阶段寻找增长、不断打磨?如今,四川的新消费企业整体产品力和区域品牌影响力较强,但是,却容易出现规模瓶颈、渠道集中在线下且线上拓展不利等情况,从而产生后续增长乏力、距离上市标准较远的问题。对于四川的企业而言,需要企业家突破舒适圈,进行品类和模式的创新,在渠道及内功上强加修炼,并且保持稳健发展,方能在这一阶段稳步向前。未来,36氪四川也将持续关注新消费产业,产出更多的内容及活动,与企业共话四川新消费未来。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本次领投方为建银国际,跟投方为四川省数字经济基金以及两家关注集成电路的投资基金。

2023-04-1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