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理德新材料完成Pre-A轮融资,万创投行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深圳索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理德”)完成Pre-A轮融资,万创投行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项目介绍
近期,由中电投融和资产、九智资本发起设立的基金——融和九智、融和新能源战略入股索理德签约仪式在深圳顺利举行。中电投融和资产团队、投控东海董事长蒋露洲博士、索理德创始人慈立杰教授、总裁王守臣博士、首席技术官王预博士、副总裁王麓女士及长禾资本、国华投资、前海资本等股东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图源索理德
本次索理德引入战略投资者,将加速其锂电负极材料纳米硅产能扩张,构建产业链协同,推动索理德与融和生态圈企业在锂电新材料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助力产业落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索理德新材料简介
深圳索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锂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生产商,囊括了硅氧负极、纳米硅负极等全系列硅基负极业务。
索理德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孵化、“国家千人”慈立杰教授2019年11月创办,聚焦硅基负极材料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其中硅氧产品已在四十余家客户测试通过或商用;纳米硅产品采用公司自有“包覆自修复”专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解决了纳米硅负极材料因充电膨胀导致的电池循环寿命短等问题,使其规模商用成为可能。目前纳米硅产品正在与行业核心客户联合测试中。
索理德融资信息
从成立之初至今三年来,索理德的研发方向和技术储备依托以慈立杰教授为主导的哈工大团队,逐步实现硅基负极材料技术的里程碑突破。硅氧产品已经量产并实现持续订单,纳米硅产品正与行业头部客户共同测试应用实现。
从市场反馈上看,索理德纳米硅产品是真正可以解决客户痛点的核心材料产品,是必经的技术路线。
未来,索理德将继续深耕硅基负极材料,纳米硅将成为公司核心产品,逐步达成稳定订单,实现公司自盈造血能力,成为行业内核心负极材料提供商,在核心负极材料的基础上,实现固态电解质及固态电池的产业应用,以核心材料技术带领固态电池技术研究进入产业化。
阅读延伸
硅基负极材料:
硅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高的比容量,但由于其循环性能差,应用受到限制。氧化硅由于含氧量和颗粒尺寸大小的不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电化学性能也不相同。
目前,将硅材料(主要是单质硅和氧化硅)包覆到碳材料或者金属化合物表面,通过改变材料晶相结构及表面状态,可以获得具有高容量(800mAh/g以上)、循环性能好的负极材料,是目前较为成功的一种方法。进一步寻找合适的包覆条件和反应条件,制备具有更高容量和优良循环性能的硅基材料,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目前我国硅基材料主要用于消费领域(电动工具、高端数码等),动力电池领域有望带来指数型增长。GGII预计到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的需求预计将以7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硅基负极材料未来可期
主要原因有三点:
①硅基负极克容量高,可大幅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续航里程是新能源汽车的痛点之一。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续航需求,我国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断提高。
②快充车型纷至沓来,硅基负极高倍率性能傲视群雄。已有多家车企已经或即将推出800V的快充车型。为了提升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就需要使用高倍率的电池。
③大圆柱电池推出,负极材料膨胀率容忍度提高。主要原因为:大圆柱电池体积更大。硅基负极在充放电的过程中膨胀率极高,大圆柱电池的体积较大,为硅的膨胀预留了一定的空间,减少了膨胀所带来的影响;大圆柱电池表面为弧形。硅基负极膨胀时多个方向可以分摊膨胀压力,因此对于硅基负极的膨胀容忍度更高。
硅基负极材料的应用与预期
当前商业化的硅基负极主要为硅氧负极,其主要应用场景是高端线消费电子产品、小动力产品和少部分电动车车型。
在这些产品应用中,硅氧产品的用量较少,市场份额增长缓慢。 但是,随着 4680等大圆柱等电池即将加速规模应用,同时得益于市场上快充需求,特斯拉、宝马、保时捷等头部车企对大圆 柱电池的市场需求增长,将有效推动硅基负极的普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万创投行”(ID:wanchuangtouhang),作者:并购交易,36氪经授权发布。















